【摘要】建筑工程監理制度不斷完善,已經成為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質量的重要監管措施。文章首先對建筑工程監理的發展現狀進行介紹,進而結合兩個具體的工程案例,探討建筑工程監理與施工技術的相互關系,得出兩者之間具有相互促進作用,在現代監理制度的實施下,有利于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水平。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監理;施工技術
建筑工程發展快速,工程規模和數量不斷增加。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除了施工單位開展的內部管理外,還要依靠監理單位等外部監管力量,為工程質量提供保障。同時在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應用過程中,也需要對監理制度加以補充和完善,從而確保監理機制能夠正常發揮作用,促進工程施工質量的提升。
1、建筑工程監理的發展現狀
建筑工程監理是建設單位委托具有工程監理資質的企業,代表建設單位對工程建設過程實施專業化管理的活動。監理單位必須與建設單位通過簽訂合同的方式獲得委托,才能履行對建筑工程的監管責任,具體責任、義務、監理范圍等,都需要在委托合同中確定,如圖1所示。
根據我國《建筑法》對建筑工程監理的定位,監理單位可在獲得建設單位委托后,代為行使施工質量監督、進度監督、造價控制等方面的權力。為實現委托合同目標,監理單位需要制定詳細的監理工作計劃,盡可能全面的掌握工程資料,綜合各方面因素,客觀評價施工單位的管理水平,并參與到各個方面的工程管理工作中,獨立進行記錄和評價,反映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目前我國建筑工程監理制度越來越完善,已經對監理單位的管理權責及工程參與方式做出了較為詳細的規定。但是從監理單位在實際工程中的參與情況來看,工程監理的作用效果還未完全發揮。這主要是由于工程監理缺乏對施工技術的關注,而目前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更新較快,容易導致監理內容出現缺失,或無法準確評價施工技術質量,進而出現監理失效的狀況。
2、建筑工程監理參與下的工程案例分析
2.1工程監理完善施工技術管理
某住宅建筑工程包含四棟住宅樓建筑,每棟建筑的總樓層數為30層,帶有一層地下結構。工程建筑占地為18576.5m2,約定工期為18個月,總投資額8500萬元人民幣。工程業主方委托當地某甲級監理單位負責對工程建設過程實施監管,監理單位為業主方服務,維護業主合法權益,同時需要為工程施工質量負責。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實際困難,比如施工條件較為惡劣、基礎開挖難度等。但這些問題沒有引起施工單位足夠的重視,在施工過程中存在隨意性較強的現象,沒有嚴格執行施工設計方案。針對這一現象,監理單位根據平時的監督記錄,及時與施工單位負責人員進行溝通,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確認,同時督促施工方人員及時制定解決措施,避免對施工質量造成影響。在監理單位的參與下,許多施工技術問題被提前發現,通過對施工技術方案進行審核與調整,同時規范施工過程,減少了質量問題的出現。
2.2施工技術創新補充監理制度
某商住混用建筑工程包含六棟建筑,設計高度為35層,帶有2層地下結構,建筑占地面積為21395.8m2,投資估算為12000萬元人民幣,約定工期22個月。業主同樣委托專業監理單位負責對工程實施監督,確保施工技術管理的全面性。但是在該工程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單位對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了創新,改變了以往采用大模板直接澆筑方式容易因施工縫處理不當引起砼結構缺陷的問題。這也對工程監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監理單位人員需要參與到新技術的論證和實施過程中,判斷技術創新措施的可行性,并根據技術創新的施工方案,對監理細節加以調整和完善,從而繼續發揮創新技術應用過程中的監理功能。在該工程中,監理單位就施工方采用的新技術,開展了多次監理試驗,同時專門為新技術方案的實施制定了監管辦法,從而確保監理工作能夠有效開展。
3、建筑工程監理與施工技術的相互促進關系
3.1工程監理角度的分析
從上述工程案例中能夠看出,建筑工程監理與施工技術之間具有密切的相互影響機制,一方面工作的改進和完善,也可以帶動另一方面工作的優化調整。從工程監理的角度來看,工程監理對施工技術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工程監理可以協調建筑工程的各方主體關系,并以一個獨立的參與主體角色,開展工程施工技術監管工作,確保施工技術監管過程的規范性和有效性。目前建筑工程的參與主體主要是指業主方、施工承包方及監理方,三大主體之間相互獨立、不受彼此約束,以合同約定的形式,履行各自的工程建設責任,包括出資、施工、管理等。其中,監理單位與另外兩個主體之前的關系是對業主負責、對施工承包單位的技術管理加以補充和完善。監理單位同時需要與業主方和承包方進行溝通,就工程施工技術質量問題達成共識,建立統一的管理標準,確保施工承包方最終的工程建設成果能夠滿足業主方要求;
(2)工程監理可以為工程施工技術管理提供專業的理論和技術支撐。隨著工程監理制度的逐漸完善,工程監理單位的整體資質水平也得到明顯提升。目前具有工程監理資質的單位,都是擁有雄厚知識、技術資源的優質單位,監理人員均要有專業監理工程師資格證書,才能參與工程監理工作。而建筑工程的施工單位在施工技術水平、施工管理水平等方面,卻存在較大差異,優質的施工單位具有獨立開展施工技術管理的能力,較差的施工單位卻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方法落后等諸多問題。因此,監理單位的參與,可以通過發揮外部監督作用,為工程施工技術管理水平提供一個基準保障,避免出現較大的施工質量問題;
(3)工程監理與施工單位的施工技術管理、施工技術創新活動,具有相同的出發點,即提升工程施工質量、實現節約成本目標。因此,工程監理工作的開展,可以有效彌補施工單位內部管理存在的缺陷,有利于督促施工單位細化管理過程,加強重點、難點施工環節的技術質量控制。在一項施工任務完成后,首先由施工單位進行自檢,然后再申請工程監理師檢驗。在雙重檢查制度下,可以及時發現工程施工存在的問題,從而及時進行修整,避免后期因返工重建帶來較大的成本損失。
3.2施工技術角度的分析
從施工技術角度來看,在建筑工程的快速發展下,由于各個工程的地質條件不同、施工環境不同,需要針對工程特點,開展技術創新活動,以滿足相關標準的要求。施工技術創新不僅能夠確保施工過程的順利進行,縮短施工工期、節約建設成本,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監理制度的更新和完善。施工技術對工程監理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的使用,會引起監理檢驗技術方法的改變,包括工程監理試驗等。監理單位需要時刻關注于新的技術應用情況,對其可行性、施工效果等進行評判。在兩者的相互促進作用下,共同確保工程施工質量的提升;
(2)監理單位需要全面參與到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根據監理委托合同的規定,承擔相關工程管理責任。其中,工程施工質量必須得到保證,同時也是建筑工程競爭力的首要決定因素。在施工技術的創新發展過程中,也拓展了監理單位的監督范圍,讓其更加深入的參與到工程管理工作中,這對我國監理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隨著建筑工程規模的擴大、工程復雜性的提升,對監理單位的日常監督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保證信息數據的處理效率,及時掌握工程建設情況,監理單位也需要對管理技術方法不斷進行創新,引進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手段,提高監理工作水平。
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監理和施工技術之間有密切的相互影響關系,監理單位的參與,可以對工程施工監管加以補充和完善。施工技術的創新也能夠帶動監理制度的更新以及監理水平的提升。在兩者的共同作用下,可以為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李紅強.建筑工程監理與施工技術創新的關系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8(43):214.
[2]吳偉凱.建筑工程監理與施工技術之間的相互關系[J].四川水泥,2018(10):79.
[3]陳云龍.建筑工程監理與施工技術創新關系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8(41):157-158.
作者簡介:
黃海,1973-,男,安徽合肥人,本科,中級工程師,主要從事:工程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