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巢湖水環境整治的受關注程度不斷提升,但在近年來數百億資金投入后,巢湖的水體富營養化狀態仍未完全遏制,巢湖的流域水環境狀況不容樂觀。基于此,本文簡單分析了巢湖水環境綜合治理的現狀,并深入探討了巢湖水環境綜合治理的對策,希望由此能夠為相關業內人士帶來一定啟發。
【關鍵詞】巢湖;水環境;綜合治理
作為我國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屬于長江中下游重要生態濕地,但受到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滯后、農業面源污染、水土流失及水產養殖、農村生活污水與生活垃圾散排影響,現階段巢湖水環境綜合治理仍面臨著較為嚴峻的形式,由此可見本文圍繞巢湖水環境綜合治理的現狀與對策研究具備的較高現實意義。
1、巢湖水環境綜合治理的現狀
1.1基本整治情況
近年來巢湖水環境治理投入的資金高達數百億人民幣,巨額的投資使得巢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巢湖水環境依然形勢嚴峻,污染治理任重道遠。結合2017年曝光的中央環保組督查巢湖水環境問題清單可以發現,巢湖水環境長期存在水質未滿足國家要求、巢湖流域考核斷面達標比例僅為50%、主要支流雙河橋水質下降(2016年)、藍藻水華高發、環境保護工作落實不力、大量違法建設問題未得到有效查處、侵占防浪林臺等濕地、非法傾倒土方、違規開發等問題,而在中央的督促下(圖1為《安徽省貫徹落實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督查反饋意見整改方案》),上述問題在2018年底基本完成了整改,巢湖水環境由此實現了進一步改善,而隨著《巢湖綜合治理綠色發展總體規劃》(2018-2035年)的印發與實施,巢湖水環境綜合治理正步入良性循環的快車道[1]。
1.2現存問題分析
雖然巢湖水環境治理仍在快速持續推進,但推進過程中仍存在的問題必須得到重視,較為典型的問題如下所示:(1)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滯后。結合實際調研可以發現,現階段巢湖流域存在的中垾鎮工業園區、柘皋鎮工業園區、夏閣鎮工業園區均存在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滯后問題,部分污水因此未經處理直接排入周邊水系。(2)農業面源污染。近年來巢湖流域的城鎮和工業點源污水治理不斷推進,這就使得以往受關注程度不足的農業面源污染日漸突出,其在巢湖污染負荷中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斷提升。農村生活、畜禽養殖、種植業污水及固廢均屬于面源污染的主要來源,其在巢湖流域污染負荷中所占的比重高達18%~30%。(3)流域上游缺少清潔水源。受廢棄礦山、荒山存在的嚴重水土流失問題影響,巢湖上游清水產流區受到了嚴重影響,而由于巢湖流域上游的多數水庫均承包作為水產養殖,清潔水源的總量進一步減少。(4)農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散排。結合實際調研可以發現,自然排放農村生活污水的情況廣泛存在于巢湖流域,這類污水的污染因子濃度往往過高。此外,隨意堆放在河邊、村邊的生活垃圾受雨水沖刷影響,同樣導致了巢湖水體污染負荷增加。(5)其他問題。除上述問題外,民眾環保意識的缺乏、當地水環境治理管理機制制定與應用存在的問題同樣需要得到重視,這類問題的存在往往會直接影響巢湖水環境綜合治理的有效性,圖2為2018年巢湖藍藻水化情況,由此可見巢湖水環境治理面臨的較為嚴峻挑戰[2]。
2、巢湖水環境綜合治理的對策
2.1明確重點任務
結合上文分析及近年來巢湖水環境治理實踐,本文明確了以下三方面巢湖水環境綜合治理重點任務:(1)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通過限制水功能區納污、控制用水效率、開發利用控制水資源,并開展“三條紅線”管理,即可為巢湖水環境綜合治理提供有力支持。此外,水資源節約利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定與重點保護同樣需要得到重視。(2)強化水污染防治。通過落實水污染總量控制、全面實行“河長制”、消除劣Ⅴ類水體、推進雨污分流改造、規范城鎮排水行為、全面實施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計劃、強化執法監督與環境監管,即可有效提升巢湖水環境質量有效性。同時還需要關注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嚴格執行限養區、禁養區規定,配合城鄉環境整治統籌發展,推動“三線三邊”工作范圍擴展,即可更好服務于水環境治理有效性提升。(3)加強水生態系統的保護修復。可結合實際新建生態滾水堰、保護和恢復濕地生態系統、加強生態岸線建設,以此逐步構建濕地體系和環湖生態屏障,水體的自凈能力、生態系統穩定性也能夠由此實現長足提升。
2.2治理思路與措施選擇
2.2.1水生態安全工程
為進一步提升巢湖水環境綜合治理水平,需重點建設水生態安全工程,工程的建設需結合巢湖流域河流生態、防洪、可持續發展需要,以此開展全方位的水環境綜合整治,具體整治可圍繞河道清淤、底泥活化、生態涵養林、生態濕地、生態護坡、配套建筑物建設展開。
2.2.2節水型社會建設工程
通過開展農業節水工程、工業節水工程、生活及公共節水工程的建設,即可為巢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支持。農業節水工程需圍繞現代農業節水示范區的建設展開,以此推進巢湖流域現代農業發展,通過節水減排、農藥化肥使用量控制,即可有效降低農業面源污染,各地區可結合實際開展管護道路、節水灌溉配套設施、溝渠、塘堰濕地建設,并開展生態溝渠整治、塘壩清淤;工業節水工程建設需圍繞節水型示范企業建設、企業用水水平考核、高耗水企業技術技術改造展開;生活及公共節水工程的建設是為了降低輸水損失并進一步實現水資源節約,因此工程主要包括輸水管網更新改造、用水計量設備安裝、節水型設備和器具推廣等內容[3]。
2.2.3水污染防治及水生態修復工程
水污染防治及水生態修復工程的建設可較好服務于巢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具體工程建設可圍繞城市面源攔截及雨水調蓄工程、村鎮生活污水處理工程、村鎮生活垃圾處置工(下轉212頁)(上接210頁)程、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程、水土流失及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展開,如開展生態濕地、初期雨水調蓄塘、雨水截流管及配套建筑物的建設,即可有效治理工業園區徑流污染;應結合實際修建污水處理場并實行流域內垃圾全收集,配合自然村莊建設生態凈化系統的建設、廢棄垃圾填埋場的封場處置、針對性的散落垃圾清運,即可有效抑制農村生活污水與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需關停拆除處置禁養區內規模化養殖場,并圍繞現存的規模化養殖場重點開展外排污染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探索,水產養殖的污染治理可采用生態養殖技術、網箱養殖底排污技術、池塘生態循環水養殖技術;可采用區域地形整平、消除危巖體、設置截排水溝與擋墻、復綠等措施解決水土流失問題,由此即可進一步消除巢湖流域的污染源,并保證上游水體的清潔。
2.2.4其他措施
除上述措施外,全面規劃土地使用功能、調整流域產業結構、引進各類新型治理技術、堅持控源截污、“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理念的落實、民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培養等措施應用同樣需要得到重視,2018年底引發的《巢湖綜合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要求也需要在巢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中較好踐行。
結論:
綜上所述,巢湖水環境綜合治理現狀不容樂觀,在此基礎上,本文涉及的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強水生態系統的保護修復、水生態安全工程、節水型社會建設工程、水污染防治及水生態修復工程等內容,則提供了可行性較高的巢湖水環境綜合治理路徑,而為了進一步提升綜合治理的有效性,入湖污染負荷削減、河湖水質改善、湖區藍藻控制、流域生態服務功能提升等水環境綜合治理目標必須得到重點關注。
參考文獻:
[1]王曉媛,江波,楊夢斐,等.巢湖生態環境現狀及保護對策分析[J].人民長江,2018,49(17):24-30.
[2]王艷艷.巢湖柘皋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探討[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8(01):35-38.
[3]朱喜,胡明明,朱金華,等.巢湖水環境綜合治理思路和措施[J].水資源保護,2016,32(01):120-124+141.
作者簡介:
張杰,男,1965.5-,肥西,本科,工程師,主要從事:水利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