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社會經濟水平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在此基礎上,對建筑質量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只有建筑工程的質量,能夠基本滿足居民生活的要求,建筑行業的發展才能得到基本的保障。工程技術人員想要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首先就要從建筑材料入手。在建筑行業中,水泥是使用最廣泛、最基礎的材料。強化對水泥的相關檢測,對提高建筑的整體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我國現今建筑行業的水泥檢測,依然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本文就建筑行業水泥檢測中,各個要素進行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檢測準確度的相關意見。
【關鍵詞】建筑行業;水泥檢測;要點分析
1、引言
在建筑行業中,水泥是使用得最為廣泛、基礎的材料。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水泥可與砂石混合形成混凝土。同時,混凝土不僅可以起到隔離熱源、促進積水滲透的作用,還具有耐磨、耐壓的優點 [1]。具有如此眾多優點的混凝土,可以非常好地適應建筑行業的要求,還可以促進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為了保證建筑行業的質量,就需要在建筑工程檢測中,加大水泥檢測的力度。工作人員需要對水泥檢測的各個要素,分別進行詳細分析。這也是持續促進建筑行業發展的一項重要課題。
2、水泥檢測的重要性
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工作施工人員對水泥也有了清晰的定位。建筑施工人員在具體的檢測中,需要意識到水泥檢測的重要性。要準確把握水泥檢測的重點、難點,盡力減少偏差。水泥作為建筑行業中最普及、重要的材料,逐漸受到了建筑施工人員和業內專家的重視。保證水泥的質量,是整個項目質量的基石。但是,在我國的水泥質量檢測工作中,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不僅影響了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也影響了建筑工程施工的順利展開。
水泥檢測是一個嚴謹的過程,其任何步驟出現問題,都會對檢測結果產生很大影響。更嚴重的是,此結果還會進一步對整個建筑的質量產生影響。作為檢測的主要工作人員,要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技能,還要積累經驗,確保各個環節不出紕漏。工作人員應盡最大努力,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保證建筑安全的可靠性。
3、水泥檢測的流程及常見問題
3.1檢測基本流程
3.1.1 初步取樣處理
工作人員進行水泥的初步取樣時,需要選取水泥含量在90%以上的混凝土樣品。然后把取得的水泥放在直徑約為22厘米的攪拌桶中,進行攪拌。這樣的操作可以使得樣品質地均勻。
3.1.2 壓力處理稱重
將水泥初步攪拌后,工作人員需要在水泥的上方蓋好面蓋,然后放好負壓篩并接通電源。負壓篩的壓力等級需要保證在四千帕至六千帕之間。然后啟動負壓篩,在儀器工作兩分鐘后,如果還需要加入水泥,則需要采集負壓篩上部的樣品,再進行稱重處理。
3.1.3 再次取樣處理
進行再次取樣處理之前,工作人員需要首先將殘留在攪拌桶和攪拌螺旋附近的水泥清洗干凈,然后再進行攪拌。注意一定要將水泥攪拌均勻。攪拌時間不得超過120秒。
3.1.4 抹平操作處理
工作人員將充分攪拌后得到的樣品,倒入測驗模具。然后經過一定的操作,除去攪拌桶中的空氣,最后開展抹平工作。然后對水泥成分進行檢驗分析。
3.2 水泥檢測常見問題
3.2.1 檢測設備環境問題
國家已經出臺了相關政策規范。但是在實際的檢驗過程中,這些規范卻沒有得到工作人員應有的重視。在實際工程中,施工方為了節約成本、減少開支。大都采用低于國家標準的設備,這會對整個建筑項目的工程質量產生威脅。
3.2.2 人員技術經驗問題
檢驗方想要確保水泥的質量,需要控制兩個方面的因素。第一,采取的檢驗設備一定要符合國家的規范。第二,進行檢驗的工作人員,必須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在水泥檢測的實際過程中,很多企業、施工部門所采用的標準,遠低于國家標準。這就會導致檢驗結果準確度偏低。如果不及時加以控制,這還會對建筑工程的質量產生不小的影響。
4、提高水泥檢驗精度的方法
4.1水泥采樣要及時
想要從根本上,提高水泥檢驗的精度,工作人員就要從各個方面做起。在水泥采購完成后,就要及時對水泥樣本進行采樣。要防止因空氣作用、雨水潮濕等因素,對水泥檢測的結果產生影響。在對樣品進行檢測之前,操作人員還要將水泥和水及時混合。然后放進定型室中,測定溫度變化情況并及時記錄。
4.2 采用對比檢測方法
采用對比檢測可以極大地提高水泥檢測的精度,進一步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但是,對比檢測中使用的標準水泥造價很高。在購買標準水泥時,工作人員一定要要在正規經銷商處采購。只有如此,水泥的質量才能得到保障。
第一,在對標準水泥進行細度檢測時,無論是直徑為45微米還是80微米的孔,都可以滿足檢驗的要求。工作人員完成篩取后,可直接測量剩余樣品的質量。然后計算相應的質量百分數,用它來表示水泥的細度。一定要注意的是,操作人員對試驗篩要進行定期清理。這才能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第二,檢驗水泥粘稠度時,一定要嚴格控制水的用量。通常情況下,水泥和水的比例是固定的。在添加完水泥后,工作人員要對樣品進行充分插搗。這樣可以排出水泥中的空氣,盡量減少裝置中空氣對水泥檢測結果的影響。同時要注意,在裝置中添加水泥和水時,要輕手輕腳,防止液體飛濺。第三,下沉深度的檢測時間,一般控制在90秒之內[2]。在實際的檢測工作中,工作人員需要觀察研究不同泥水比率的水泥狀態,確定效果最好的泥水比率。
4.3 靈活處理實驗過程
工作人員在測定水泥凝固時間時,可以依據水泥粘稠度的不同,靈活地改變加水量,然后制成凈漿后刮平,最后放入養護箱內進行養護。一般情況下,初次檢測時間一般設置為30分鐘[3]。試針的下沉達到4毫米時,我們稱此種狀態為水泥的初凝狀態。在水泥的初凝狀態后,工作人員需要將水泥翻轉180度,進行第二次養護。在等待一段時間后,如果試針又沉入了0.5毫米左右,此時我們稱這個狀態為水泥的終凝狀態。我們把這段等待的時間,稱為水泥的終凝時間。一定要注意,測定時工作人員要始終用手輔助金屬棒,讓金屬棒既可自由下落,又不會使指針因重力沖擊被破壞。在水泥進入初凝狀態前,工作人員要每隔5分鐘,對水泥進行狀態檢測。在水泥接近終凝時,檢測時間一般間隔在15分鐘左右。尤其要注意的是,在每次檢測后都要及時清理指針,保證指針的清潔。
4.4 嚴格控制檢測環境
檢測環境的優劣,也會對水泥的檢測結果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工作人員一定要在適宜的環境溫度下,對水泥進行檢測。這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環境因素對檢測結果產生不利影響。尤其是在環境溫度較高時,高溫對水泥的破壞作用非常明顯。例如,當檢測環境在10攝氏度之上。此時水泥試件的強度會明顯降低。一般情況下,我們將水泥的檢測溫度,嚴格控制在10攝氏度之下。
4.5 嚴格選取檢測設備。
在水泥的檢測過程中,檢測設備的準確度和精確性,對水泥的檢測結果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應采取以下措施,嚴格把控檢測設備的質量。第一,在設備的采購時,首先選擇資質完整、信用良好的供應商。一定要保證采購的設備,能夠滿足檢測精度的要求。在設備卸貨時,工作人員要及時對設備進行質量驗收。第二。在日常的水泥檢測工作中,要嚴格按照操作步驟,對水泥進行檢測,同時對設備進行養護。這樣既可以提高水泥檢測的精確性,又可以減少日常使用的損耗。第三,對于檢測設備要定期進行檢查、養護。檢測人員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提高檢測設備的可靠性。
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建筑行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在此背景下,水泥的質量更會對建筑工程的質量產生影響。因此,在日常的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加強對水泥質量的檢測,是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的關鍵一步。負責施工的企業,一定要對此工序給予高度重視。委派專人負責水泥的檢測管理和日常工程管理[4]。由于水泥的檢測,會受到多重變量的影響。在水泥檢測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控制環境因素、設備因素、人為因素等。盡力減少這些變量可能會對水泥檢測結果造成的影響。施工方還要嚴格規范檢測步驟,對每一環節都嚴加把控。這樣才能保證水泥檢測的操作規范和結果可靠。
參考文獻:
[1]張勇,齊鵬.探討建筑工程檢測中水泥檢測的要素[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03):250.
[2]李慧梅.建筑工程檢測中水泥檢測的要素探討[J].科技與企業,2014,13(14):326-327.
[3]王海萍.建筑工程水泥檢測的重要性及存在的問題[J].中外企業家,2015,43(12):184.
[4]李志勇.探析建筑工程檢測中水泥的檢測[J].門窗.2014,34(18):116.
作者簡介:
李啟承(1984.10-),男,本科,工程師,主要從事工程檢測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