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會超

澳航32號航班是從英國倫敦飛往澳大利亞悉尼的洲際航班,其間經停新加坡。所謂經停,是指航班不是直接從出發地機場飛到目的地機場,而是中途需要在第三方機場降落。大部分經停航班都會在經停機場辦理客運業務。以澳航32號航班為例,乘客既可以購買從倫敦到悉尼的機票,也可以購買從倫敦到新加坡或從新加坡到悉尼的機票。對于航空公司來說,增加經停機場可以更靈活地出售機票,提高飛機的使用效率。在乘坐經停航班時,購買了全程機票的乘客需要先下飛機再二次登機。如果乘客購買的是從倫敦到悉尼的機票,當飛機抵達新加坡時,他們要先下飛機,再和購買了從新加坡到悉尼機票的乘客一起登機。
澳航32號航班使用的是空中客車公司交付給澳洲航空的第一架A380客機。這種大型民航客機能夠在空中平穩飛行的動力來自機翼下方的4臺巨大的渦輪風扇發動機。A380的操作系統非常復雜,但由于空中客車公司具備相當成熟的飛行自動化技術,所以A380與其他民航客機一樣,只需機長和副駕駛兩位飛行員操縱。飛行員對操縱桿、腳舵實施的操作會在飛行控制計算機(簡稱飛控計算機)的輔助下,由電傳飛控技術轉化為飛機的實際動作。此外,遍布飛機各個部位的大量傳感器,還會嚴密監控飛機的工作狀態,并將狀態信息傳送給飛機的飛控計算機,由計算機判斷飛機的飛行狀態是否正常。一旦有異常情況出現,A380的飛控計算機能將故障的位置與情況顯示在駕駛艙的顯示屏上,還能給出處理這些問題所要進行的操作步驟。
從新加坡起飛后,澳航32號航班按計劃朝著悉尼方向飛去。此時,機艙內除了操控飛機的兩名飛行員外,還有另外兩位資深飛行員坐在駕駛艙后方的觀察員位置上。他們的任務是對機長的操作進行評估,完成航空公司的日??己巳蝿?。

新加坡國土面積很小,飛機起飛4分鐘后就已經到達印度尼西亞上空。此時,位于飛機左側、靠近機身的2號發動機發生了爆炸。隨著一聲巨響,發動機碎片從2號發動機上飛出。雖然身處駕駛艙中的飛行員們無法用肉眼看到發動機的情況,但儀表盤上忽然出現的大量警示信息使飛行員們馬上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機長趕緊向管制員發出了求救信號,要求管制員清空附近空域,而澳航32號航班將設法返回新加坡樟宜機場。
在爆炸發生之后,飛控計算機首先提示飛行員爆炸發動機的油溫過高。飛行員們試圖切斷這臺發動機的燃油供應。然而,由于發動機爆炸產生的碎片損壞了相關的控制設備,這項操作并沒有奏效。之后,飛控計算機又發出了發動機起火的警告。如果發動機的火勢不能被控制,飛機機翼上的油箱就有可能發生爆炸,這樣飛機就很可能在空中燃燒并解體。到那時,就算飛行員們有天大的本事,恐怕也無力回天了。所以當務之急就是控制發動機的火勢。大家將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飛機發動機的滅火裝置上。當飛行員們按下了啟動滅火裝置的開關后,阻礙火焰燃燒的滅火劑被釋放到起火的發動機中,火災警報消失,飛行員們暫時松了一口氣。
不過此時,飛控計算機給出了多達58個異常提示,飛行員們必須按照提示逐一處理。在日常訓練中,飛行員在模擬機上遇到過的情況,最多只會有三四個異常提示同時出現,而此時大量的異常提示考驗著他們的應變能力。機長馬上在駕駛艙中進行了任務分配:他本人負責操控飛機在等待空域中原地盤旋;副駕駛專心負責處理飛控計算機的異常提示,按照系統的要求采取相應的措施;而兩位坐在觀察員位置上的考核飛行員則從旁協助。
2號發動機的爆炸不僅使發動機無法正常運轉,還破壞了飛機的液壓系統,使得飛機翼面無法正?;顒樱虼孙w機在降落時無法放出襟翼,增加了降落的難度。同時,飛機剛起飛不久,還攜帶著為整個航程準備的大量燃油,因而當時飛機的重量已經超過了正常情況下允許的最大落地重量。在一般情況下,飛機可以在特定的空域將燃油釋放。但在當時緊迫的情況下,飛行員已經沒有多余的時間釋放燃油,且在機翼附近存在燃油起火風險的情況下,啟動機翼末端的放油裝置也容易引發更大的危險。為了評估理論上是否存在降落的可能,飛行員們將當時飛機的相關參數輸入機艙配置的便攜式計算機中,計算出了一個降落方案。但在此方案下,飛機落地后幾乎將用盡跑道長度。這意味著,如果出現輕微的操作失誤,飛機就有可能沖出跑道,造成嚴重的事故。

雖然迫降充滿危險,但至少存在理論上的可能性。在沒有更好選擇的情況下,飛行員們決定放手一搏。發動機爆炸造成了液壓系統失效,飛行員們不得不啟用了備用的起落架放出方式——讓起落架利用自身的重力放出并鎖定。落地時,飛機用于減速的發動機反推裝置和減速板無法正常工作,飛行員不得不利用起落架的最大制動能力實施剎車。在四個輪胎全部爆胎后,這個龐然大物終于停在了距離跑道盡頭150米的地方。
到這里危機并未解除,由于爆炸破壞了發動機的控制線路,與爆炸的2號發動機同處一側的1號發動機,在落地后始終無法關閉。同時,油箱中的燃油也在泄漏,這些燃油一旦接觸距爆炸位置不遠的起落架,起落架上由剎車造成的高溫就有可能將燃油引燃。在這種情況下,常規的做法是實施緊急撤離,打開爆炸發生位置另一側的機門、放出充氣滑梯,讓乘客逃生。然而,澳航32號航班的飛行員們認為,此時外部環境的變數太多,且還沒有到完全失控的程度,因此更好的選擇是讓乘客留在客艙內。不過,他們讓客艙中的乘務員各就各位,一旦情況有變,他們能在機長下達命令后立刻實施撤離。

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消防員在飛機落地后及時趕到了現場,他們立即向飛機起落架和爆炸發生位置噴射滅火劑,在阻止火情發生的同時也為這些部位降溫。按照機長的建議,他們還集中幾條水槍,向關不掉的1號發動機內大量噴水,最終幫助發動機停轉熄火。在危機完全得到控制后,乘客們利用機場派出的客梯車有序地撤離,這場意外最終以全機乘客和機組人員無一傷亡告終。
事后,調查人員發現造成事故的原因是一個相當低級的錯誤——發動機中采用了一根不合格的供油管。這根供油管的管壁薄厚不均,最薄的地方僅有0.35毫米。在當天的飛行中,這根供油管發生破裂,泄漏的燃油與高速旋轉的發動機渦輪盤接觸后被點燃,放出的熱量使渦輪盤越轉越快,溫度也越升越高,最終發生爆裂,釀成了本次事故。作為補救措施,發動機制造商羅爾斯·羅伊斯公司改進了他們的質量管理體系,盡量利用管理制度避免這樣的情況再度發生。同時,他們還設計了新的發動機自動檢測機制,萬一發生類似的燃油泄漏情況,發動機就能自動停止供油。
在找出事故原因、走出事故的陰霾之后,人們把目光聚焦在了澳航32號航班的機長身上。在危機發生后,機長對各位飛行員的有效分工,以及臨危不亂的精神 都被民航界公認為經典,也成為各個航空公司學習與研究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