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寧


【摘要】 目的 探討撫觸聯合體位護理對新生兒肺炎患兒智能發育的影響。方法 60例新生兒肺炎患兒, 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30例。對照組患兒給予體位護理干預,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撫觸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 干預前后心理運動發育指數(PDI)及智力發育指數(MDI)。結果 觀察組患兒咳嗽、咳痰、哮鳴音、濕啰音、發熱癥狀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干預后6個月MDI及PDI評分均高于干預前, 且觀察組MDI評分(97.85±9.93)分、PDI評分(98.70±12.14)分均高于對照組的(91.57±10.21)、(91.93±11.05)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撫觸聯合體位護理可改善新生兒肺炎患兒的臨床癥狀, 促進患兒的智能發育。
【關鍵詞】 新生兒肺炎;智能發育;體位護理;撫觸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4.078
新生兒肺炎為新生兒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 是導致新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據統計全世界范圍內每年約有200萬新生兒死于肺炎[1, 2]。新生兒肺炎患兒呼吸道中大量的分泌物不能及時控制和排出, 患兒呼吸困難嚴重威脅其生命安全。體位護理干預通過變換患兒體位, 幫助緩解其呼吸問題, 有利于肺內痰液的排出, 改善肺通氣。在體位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撫觸干預, 可以刺激患兒神經末梢對外界的感知能力, 改善智能發育狀況。本次研究選取60例新生兒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探討撫觸聯合體位護理對新生兒肺炎患兒智能發育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新生兒肺炎患兒, 納入標準:參照第7版《兒科學》新生兒肺炎診斷標準[3];患兒胎齡為37~41周;分娩后1 min阿氏評分>6分;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患兒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合并新生兒溶血癥;產婦妊娠期間并發糖尿病或妊娠期高血壓等疾病或存在胎膜早破或感染史;新生兒娩出后出現代謝性酸中毒或者重度窒息情況;合并先天性的神經功能發育不全。將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30例。對照組男19例, 女11例;日齡10 ~37 d, 平均日齡(19.80±5.74)d。觀察組男18例, 女12例;日齡9~38 d, 平均日齡(19.75±6.09)d。兩組患兒性別、日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給予體位護理干預, 患兒取頭高腳低30°體位, 頭偏向一側, 雙上肢微屈向上舉到頭部兩側, 下肢則向外微屈呈蛙式, 臀部墊小枕維持30 min, 轉變為仰臥位或自由體位。3 h后更換成頭低腳高左側臥位, 四肢中線呈屈曲位, 保持頭低腳高30°以及背部、臀部斜坡30°, 維持約30 min左右轉變為仰臥位或自由體位。3 h后更換成頭低腳高右側臥位, 維持時間及方法均與左側臥位一致。3 h后取頭低腳高俯臥位, 并保持患兒臀部與背部傾斜15°左右, 維持30 min后取仰臥或自由體位。每次進行體位轉變前叩擊背部5 min左右, 并按照患兒需要進行吸痰。
1. 2. 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撫觸護理干預, 于患兒喂奶1 h后進行, 將潤膚油涂抹于手掌, 將患兒置于俯臥位, 輕柔按摩患兒臀部和背部, 調整為側臥位, 按摩小兒四肢, 最后更換為俯臥位, 按摩胸部、腹部及頭部, 撫觸按摩時間控制為20 min左右, 早晚各進行1次。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 3. 1 比較兩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 詳細記錄兩組患兒咳嗽、咳痰、濕啰音、哮鳴音、發熱消失時間。
1. 3. 2 比較兩組患兒MDI和PDI 于干預前與干預后6個月通過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及中國兒童發展中心共同編制的小兒智能發育量表(CDCC)評估MDI和PDI, 發育指數≤69分為遲緩, 70~79分為邊緣水平, 80~89分為中下水平, 90~109分為平均智力, 110~119分為中上水平, 120~129分為優秀, ≥130分為非常優秀。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兒咳嗽、咳痰、濕啰音、哮鳴音、發熱癥狀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兒干預前后MDI及PDI評分比較 兩組患兒干預前MDI及PD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干預后6個月MDI及PDI評分均高于干預前, 且觀察組上述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新生兒肺炎患兒往往由于非實質性病變進展, 導致較為嚴重的肺部換氣功能障礙, 同時由于新生兒的呼吸道功能發育不全, 同時支氣管平滑肌較為薄弱, 自身清除能力有限, 更易發生氣道阻塞或呼吸衰竭[4-6]。
通過有效的措施及時改善新生兒肺炎患兒臨床癥狀, 促進肺功能的恢復, 對改善預后具有重要價值。新生兒肺炎患兒若長時間保持一種臥位, 可能導致痰液于氣管內滯結, 對其局部血液循環造成一定的影響。本研究對患兒實施體位護理, 其中頭低腳高俯臥位可減輕患兒肺后葉的充血與水腫, 有效改善受壓部位的血液循環, 增加肺活量, 同時使病肺處在高位, 改善肺部血流, 提高肺部順應性, 改善缺氧狀態;頭低腳高側臥位和俯臥位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有利于改善患兒臨床癥狀。撫觸護理通過科學有序的干預方法對患兒皮膚進行局部的刺激, 促進其全身血液循環, 有利于其身心發育, 是當前新型的、科學的育兒護理策略。本研究結果表明, 撫觸聯合體位護理較單獨的體位護理更有利于改善患兒預后, 加快其恢復進程, 而且能夠在促進新生兒智力及心理健康發育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
綜上所述, 撫觸聯合體位護理可改善新生兒肺炎患兒的臨床癥狀, 促進患兒的智能發育。
參考文獻
[1] 蔡忠忠, 沈曉霞. 新生兒肺炎患兒血小板參數、炎癥因子及心肌酶譜水平的變化及意義. 中國衛生檢驗雜志, 2017, 14(3):371-373.
[2] 張愛蓓. 探究撫觸護理對新生兒肺炎患兒心理運動功能及智能發育指數的影響. 智慧健康, 2018, 4(22):133-134.
[3] 劉曉紅, 翟淑芬, 張瑞敏. 氨溴索聯合布地奈德治療新生兒肺炎臨床效果評價及安全性分析. 河北醫藥, 2017, 39(12):1824-1826.
[4] 耿潤紅. 撫觸護理對新生兒肺炎患兒臨床癥狀及智能發育的影響分析. 基層醫學論壇, 2017, 21(12):1494-1495.
[5] 龍英. 新生兒肺炎護理中應用人性化護理模式的效果. 中國醫療設備, 2017, 18(S1):126-127.
[6] 周茉, 鄭琪, 李小玲. 轉變體位護理干預對新生兒肺炎患兒肺功能及智能發育指數的影響分析. 臨床護理雜志, 2018, 17(5):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