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敏

【摘要】 目的 探討分泌性中耳炎圍術期聽力護理的實施與價值。方法 9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5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 觀察組患者給予圍術期聽力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聽力改善50%時間、聽力完全恢復時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護理前后聽力水平。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56%(43/45),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0%(36/4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075, P=0.024<0.05)。觀察組患者聽力改善50%時間、聽力完全恢復時間分別為(6.24±1.42)、(12.56±3.65)d, 均明顯短于對照組的(8.45±2.12)、(18.41±3.51)d,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后氣導聽閾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圍術期聽力護理在分泌性中耳炎護理中的效果確切, 可改善患者的聽力水平, 縮短治療時間, 提高其護理滿意度, 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關鍵詞】 分泌性中耳炎;圍術期;聽力護理;價值;滿意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4.095
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的非化膿性疾病, 其特征在于中耳積液、聽力喪失, 需要盡快緩解患者的癥狀, 以提高其生活質量[1]。對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 除了需要研究有效的臨床治療方法外, 也需要進行有效的聽力護理。這是由于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患者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 導致最終治療效果不理想[1]。本研究分析了分泌性中耳炎圍術期聽力護理的實施與價值, 現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5月收治的9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5例。觀察組患者中, 男32例, 女13例;年齡8~42歲, 平均年齡(19.44±7.61)歲;患病部位:左耳27例, 右耳18例;病程2~7個月, 平均病程(4.13±0.96)個月。
對照組患者中, 男31例, 女14例;年齡8~41歲, 平均年齡(19.13±7.31)歲;患病部位:左耳26例, 右耳19例;病程2~7個月, 平均病程(4.18±0.94)個月。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患病部位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給予圍術期聽力護理, 具體內容如下。
1. 2. 1 術前護理 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護理和術前準備。心理護理側重于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的密切溝通。在此過程中需要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制定個性化的心理護理方法, 幫助患者緩解負性情緒;詳細解釋外科手術過程和術中注意事項及其他相關內容, 促使患者調整負性情緒, 積極主動地接受手術。由于中耳炎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聽力障礙, 因此在交流過程中可借助手機、平板等[2, 3]。
1. 2. 2 術中護理 護理人員需要配合臨床醫生的手術操作, 明顯縮短分泌性中耳炎的手術治療時間, 以減輕患者內耳刺激并改善聽力水平。主動和快速地協助醫生遞送手術器械和物品, 術中加強患者心理疏導, 消除其恐懼心理;適當分散患者注意力, 減少噪音, 待手術結束后, 需要探查患者的咽鼓管, 以有效保證患者咽鼓管的通暢。
1. 2. 3 術后護理 在患者完成分泌性中耳炎手術效果檢查后, 于手術后1周進行復查, 指導家屬每天與患者按時溝通
30 min。另外, 需要根據患者的聽力恢復程度適當地增加訓練強度, 以進一步改善其聽力水平。指導患者出院后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加強體育鍛煉以提高身體免疫力。此外, 還要避免外耳道進水而引發感染[4, 5]。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聽力改善50%時間、聽力完全恢復時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護理前后聽力水平。采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評價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分為滿意和不滿意2個等級, 護理滿意度=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56%(43/45),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0%(36/4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075, P=0.024<0.05)。
2. 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聽力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護理前氣導聽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后氣導聽閾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3 兩組患者聽力改善50%時間、聽力完全恢復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聽力改善50%時間、聽力完全恢復時間分別為(6.24±1.42)、(12.56±3.65)d, 均明顯短于對照組的(8.45±2.12)、(18.41±3.51)d,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7%(3/45),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4.44%(11/4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414, P=0.020<0.05)。
3 討論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種臨床常見的耳鼻喉科疾病, 其中主要是以導電性鼓室積液引起的耳損。目前, 其發病率越來越高, 尤其對兒童的聽力會造成一定的傷害, 限制了兒童的聽力發育, 嚴重影響其聽力水平, 在日常生活中, 父母應提高警惕, 以確?;純旱玫郊皶r的診斷和治療。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 病因復雜, 聽力損失是主要表現。若未及時采取有效治療, 將嚴重影響患者的聽力水平和身心健康[6-8]。目前, 臨床主要采取手術治療, 但多數患者有不良情緒, 需要強化護理干預。圍術期聽力護理的實施以患者為出發點, 能夠提供安全舒適的護理服務, 提高護理質量和治療效果, 有助于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 更好地促進患者的聽力重建[9-12]。在圍術期護理中, 首先必須獲得患者的信任。信任是相互溝通的基礎, 也是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語言。該輔助治療的應用可以治療中耳炎, 并發癥少, 可重復治療, 更重要的是, 提高生活質量及生存率, 對提高治療效果、減輕患者痛苦具有重要意義, 可有效減少護患糾紛的發生, 提高患者及其家屬的護理滿意度, 對于醫院形象的整體提升也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中,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 觀察組患者給予圍術期系統聽力護理。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聽力改善50%時間及聽力完全恢復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 氣導聽閾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圍術期聽力護理在分泌性中耳炎護理中的效果確切, 可改善患者的聽力水平, 縮短治療時間, 提高其護理滿意度, 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劉鐵娟. 整體護理在分泌性中耳炎圍術期聽力護理中的效果觀察.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8, 9(12):182-184.
[2] 張靜, 郝洪立. 分泌性中耳炎圍術期聽力護理方式及效果研究. 中醫臨床研究, 2018, 10(11):119-120.
[3] 劉慕華, 李佩明, 焦粵農. 護理干預對鼻內鏡下咽鼓管球囊擴張術治療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研究.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8, 39(3):357-359.
[4] 陳霞. 鼓膜置管治療兒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護理分析. 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 2017, 4(26):197-198.
[5] 關麗微. 圍術期護理干預模式對中耳炎乳突根治術患者舒適度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 2(22):
15, 17.
[6] 駱偉英. 鼻內鏡下咽鼓管球囊擴張術治療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圍術期護理措施.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 2(18):58, 61.
[7] 張菊. 現代護理在分泌性中耳炎圍術期聽力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7, 8(11):183-185.
[8] 王玨, 李桂湖. 整體護理在分泌性中耳炎圍術期聽力護理中的效果觀察. 西南軍醫, 2016, 18(5):482-483.
[9] 曾艷, 李棚. 兒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效果評價. 吉林醫學, 2016, 37(4):982-983.
[10] 葉旺娣. 鼻內鏡下咽鼓管球囊擴張術治療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圍術期護理方法及效果觀察. 遼寧醫學雜志, 2016, 30(2):
60-62.
[11] 侯青青. 現代護理在分泌性中耳炎圍術期聽力護理中的應用分析.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 7(28):209-210.
[12] 張菊. 現代護理在分泌性中耳炎圍術期聽力護理中的效果分析.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5, 6(19):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