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華 陳承新
社會主義國家常常提倡“集體主義”“無私奉獻”,共產黨人往往講求“淡泊名利講黨性,無私奉獻為人民”。那么,作為一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為什么要在跨入新時代后持續建立健全黨和國家功勛榮譽制度呢?因為,時勢造英雄,英雄領時代,新時代需要楷模,楷模也需要時代認可。
黨和國家功勛榮譽制度有效肯定并擴大時代楷模的成長效應,是記錄時代印記、弘揚時代精神的有效方式。
8位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是新中國70年各個時代和階段的典范,心系國家和人民,堅守初心、淡泊名利,映射著時代的光輝,是時代的楷模。他們大多數都是從普通人成長起來,在社會主義體制下成才,又反哺社會,為國家和人民作出重大貢獻。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之下,無論你來自工人、農民或者其他普通干部家庭,都有可能突破自我,成長成才,在此基礎上回報社會,推動國家更快更好地向前發展,形成一個國家發展與個人成就統一的良性循環。黨和國家功勛榮譽制度有效肯定并擴大了時代楷模的成長效應,讓他們從幕后走到臺前,讓他們的事跡展現于更多國人面前,帶給更多人以正能量。
建立健全黨和國家功勛榮譽制度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要求。
在治理形態中,國家治理提供制度供給、政策激勵和外部約束。其中,政策激勵是國家治理體系中的重要一環。陟罰臧否,尤其是從精神層面的褒揚和鼓勵,輔之以隆重莊嚴的國家級頒授儀式,都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不斷提升的表征,將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以榮譽激勵和鼓勵全國各族人民鼓足干勁,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努力奮斗。
黨和國家功勛榮譽制度的建立健全也是我國人事干部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是我國人才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統一、高層次的國家功勛榮譽制度有利于凝聚人才,鼓勵、激發廣大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國家的事業中來。社會主義事業是無窮的,凝聚人才力量,使廣大人民具有歷史感和事業感,有利于社會風貌的向上和向善,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建立健全黨和國家功勛榮譽制度是培育并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手段。
啟事在教誨,成事在榜樣。黨和國家功勛榮譽獲得者往往是英雄模范人物,通常意味著功德崇高、社會楷模和道義典范,受到全社會的尊敬和仰慕。制度化的國家功勛榮譽表彰體系使得社會核心價值有了生動擬人化的體現,既加強了廣大民眾對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了解和認識,又有利于凝聚和激勵全社會各方力量為黨和國家的建設事業服務,起到“凝心聚氣”的重要作用。
通過制度化的榜樣倡導,鼓勵見賢思齊,培育提升人民思想覺悟,去除思想認識誤區,增強人民文化素質和鼓勵崇高精神追求,提高廣大民眾的文化自覺意識;有利于引導大眾的政治意識,引導社會整體的價值觀和道德意識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對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建立健全黨和國家功勛榮譽制度是加強和拓展對外交往的有效紐帶。
“友誼勛章”的設立體現了黨和國家功勛榮譽制度保持著國際化的視野,一方面有助于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的文化形象,增強我國的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另一方面它作為拓展對外友好交往的紐帶,有助于增進中國與世界的互動交流,增強我國的國際話語權。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8年6月8日向俄羅斯總統普京授予了首枚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勛章”。普京總統是具有世界影響的大國領袖,是當前高水平中俄關系的締造者和推動者。這一授予,體現了俄中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高水平和中國人民對俄羅斯人民的深情厚誼,對于如何增進政治與戰略互信、推動構建與其他國家的新型國際關系也提供了借鑒。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在建立健全功勛榮譽制度方面的工作進程明顯加快。
在總結我國原有的制度發展經驗和借鑒國外有益管理經驗等的基礎上,中共中央《關于建立健全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制度的意見》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出臺,確立以“共和國勛章”“七一勛章”“八一勛章”“友誼勛章”以及國家榮譽稱號“五章”和功勛簿“一簿”為主干的統一、規范、權威的功勛榮譽表彰制度體系。隨著這一系列工作的展開,新時代功勛榮譽制度將日趨完善,在國內外發揮團結凝聚和精神引領作用。
一直以來,時勢造英雄,時勢也需要英雄。人民英雄身上的定力和韌勁,時代楷模身上的奉獻和犧牲精神,借助黨和國家功勛榮譽制度成為眾所周知的光環,成為鼓舞和激勵更多人不畏艱險前仆后繼的力量。未來,通過增進民眾參與、改進頒授儀式和完善制度傳播,建立健全黨和國家功勛榮譽制度,體現并推進國家榮譽的權威性、牢固性和崇高地位,讓時代楷模持續激勵和引領時代。▲
(作者分別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所所長、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