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漪 尹美尚

【摘要】 目的 探討高血壓患者的用藥護理策略及效果。方法 60例高血壓患者, 均在基礎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加強全面用藥護理, 觀察患者的血壓控制效果。結果 干預前, 患者的收縮壓為(154.5±6.3)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張壓為(94.8±5.5)mm Hg;干預后, 患者的收縮壓為(124.6±7.0)mm Hg、舒張壓為(68.0±2.1)mm Hg。干預后患者的收縮壓及舒張壓均低于干預前,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給予高血壓患者加強全面用藥護理可確保治療效果, 值得肯定。
【關鍵詞】 高血壓;用藥護理;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0.081
我國每年因高血壓死亡的患者高達上百萬, 高血壓已成為威脅國人健康的公共衛(wèi)生疾病[1]。高血壓是多種疾病的高危影響因素, 合理控制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 已成為目前重要的研究課題。大量國內(nèi)外研究資料證實, 高血壓是可防、可控的, 合理應用藥物及改善生活方式, 能有效控制血壓水平[2, 3]。為探討高血壓患者的用藥護理策略及效果, 本文研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7月~2018年10月本中心管理的60例高血壓患者, 納入標準:①患者與原發(fā)性高血壓臨床診斷標準相吻合[4];②患者可進行正常的文字、語言交流;③患者同意參與本次調(diào)查研究。排除標準: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哺乳及妊娠婦女、不配合等患者。其中, 男35例, 女25例, 年齡42~78歲, 平均年齡(63.2±5.5)歲。
1. 2 護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基礎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加強全面用藥護理, 具體如下。
1. 2. 1 基礎護理 加強患者心理護理, 高血壓患者飽受疾病折磨, 容易出現(xiàn)焦慮、恐慌等心理狀況, 不利于自身健康。故而, 需要加強對高血壓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良好情緒、心態(tài)與高血壓之間的重要關系, 告知患者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 才能更好地戰(zhàn)勝病魔。與此同時, 告知患者高血壓與飲食、運動之間的關系。結合患者飲食習慣, 幫助患者制定健康的飲食方案, 多攝入粗纖維、高蛋白、高纖維素食物, 低脂、低鹽, 多攝入新鮮水果、蔬菜。指導患者合理運動, 多進行慢跑、太極拳等有氧運動, 戒煙戒酒、規(guī)律作息, 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 2. 2 用藥護理
1. 2. 2. 1 用藥指導 加強患者用藥指導, 藥物劑量應從最小劑量開始, 在數(shù)周內(nèi)逐漸增加, 當達到治療目標后改用維持劑量。必須叮囑患者不能隨意停藥或減量, 以免導致血壓反彈。各醫(yī)療部門應完善高血壓人群的病歷信息與藥歷信息, 從而方便醫(yī)生全面掌握患者用藥情況, 有針對性地加強對患者的安全用藥指導。與此同時, 還必須充分利用咨詢窗口強化藥物咨詢服務工作, 詳細、耐心地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合理用藥的重要性、正確用藥方式以及用藥注意事項。
1. 2. 2. 2 用藥時間 有研究資料指出, 上午8:00~10:00、下午3:00~5:00患者血壓水平最高, 而一般血藥濃度高峰是在服藥2~3 h內(nèi)出現(xiàn)[5]。故而, 應安排患者早上7:00服藥以及下午2:00服藥。若降壓藥為1次/d的24 h長效制劑, 可指導患者在早上7:00服用。因機體夜間血壓水平較低, 故而, 不建議臨睡前使用降壓藥物。
1. 2. 2. 3 用藥觀察 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死亡率及心血管發(fā)病率是治療高血壓的重要目標。結合《JNC7、ESC/ESH 2007指南》、《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6]:患者血壓值應<140/90 mm Hg, 若患者耐受, 血壓值還可以降低些;糖尿病、腦卒中等患者血壓值應<130/80 mm Hg。若患者為老年人, 收縮壓應<150 mm Hg, 若患者耐受, 血壓值還可以降低些;這是因為充分考慮到患者器官灌注需要其自身特點, 循序漸進, 逐漸達標。
1. 2. 2. 4 副作用觀察 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波動幅度大, 應測量血壓 2次/d。若患者出現(xiàn)不適感, 應及時測量血壓水平。另外, 若患者出現(xiàn)站立不穩(wěn)、頭暈目眩、出汗、暈厥等癥狀時, 應警惕體位性低血壓。由藥物導致的體位性低血壓較為普遍, 需加強患者用藥觀察。容易引起體位性低血壓的藥物有抗高血壓藥物、抗腎上腺素藥物、血管擴張劑等。
1. 2. 2. 5 血壓監(jiān)測 高血壓患者一般血壓不穩(wěn)定, 冬季偏高、活動時偏高, 夏季偏低、安靜時偏低。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 在1 d內(nèi), 或者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 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都有較大的波動, 這就容易出現(xiàn)體位性低血壓。所以, 應指導患者定時測量血壓 2次/d, 特別是對于三級高血壓患者來說, 必須加強血壓水平監(jiān)測力度, 尤其注意晚上的血壓變化情況。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干預前后患者的血壓水平。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干預前, 患者的收縮壓為(154.5±6.3)mm Hg、舒張壓為(94.8±5.5)mm Hg;干預后, 患者的收縮壓為(124.6±7.0)mm Hg、舒張壓為(68.0±2.1)mm Hg。干預后患者的收縮壓及舒張壓均低于干預前,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隨著我國經(jīng)濟水平的提升以及人們飲食結構的變化, 高血壓發(fā)病率顯著上升[7]。高血壓屬于慢性疾病, 患者需終身用藥, 若患者治療與配合依從性較差, 則會導致其血壓控制水平不理想。
藥物治療是臨床治療高血壓的重要方式, 但大部分患者記憶力差、容易合并多種疾病, 漏服、錯服藥物等問題嚴重;再加上老年患者自身器官組織衰退、代謝緩慢, 機體對于藥物吸收、排泄速率減緩, 故而更容易出現(xiàn)不良反應[8]。因此, 必須加強對高血壓患者的用藥護理。通過心理護理, 使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有系統(tǒng)、全面的認識, 以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通過飲食干預, 根據(jù)高血壓患者飲食習慣, 幫其制定個性化飲食方案;通過運動護理, 指導高血壓患者進行各項體育鍛煉, 全面提升患者綜合素質(zhì)[9]。通過用藥指導, 更好地幫助患者遵醫(yī)囑用藥的重要性, 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通過用藥時間安排, 更好地幫助患者合理用藥, 充分發(fā)揮藥物作用;通過用藥觀察, 更好地幫助患者正確用藥, 更接近目標值;通過副作用觀察, 能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不良反應, 針對性處理, 預防發(fā)生危險事件;通過血壓監(jiān)測, 能更好幫助患者了解自身血壓水平, 從而對癥處理。通過全面的用藥護理, 能在充分發(fā)揮藥物作用的同時, 大大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效果顯著。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干預前, 患者的收縮壓為(154.5±6.3)mm Hg、舒張壓為(94.8±5.5)mm Hg;干預后, 患者的收縮壓為(124.6±7.0)mm Hg、舒張壓為(68.0±2.1)mm Hg。干預后患者的收縮壓及舒張壓均低于干預前,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給予高血壓患者加強全面用藥護理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 給予高血壓患者加強全面用藥護理可確保治療效果, 可明顯改善患者血壓水平, 值得肯定。
參考文獻
[1] 徐旻博, 林昆. 高血壓病住院患者死亡的原因分析.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8, 25(5):160-162.
[2] 原露露, 李雪瑩, 李小寒. 高血壓社區(qū)管理模式的國內(nèi)外研究進展. 護理研究(上旬版), 2015, 29(7):2308-2311.
[3] 羅建文, 劉超峰. 高血壓病的中醫(yī)治療進展.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8, 18(34):129-130, 132.
[4] 薛松維. 高血壓診斷標準又要改變嗎?(下)(43). 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 2018, 25(9):27, 30.
[5] 王金花. 高血壓時間生物治療對血壓節(jié)律、血壓變異性的影響分析. 西藏醫(yī)藥, 2018, 39(5):52-54.
[6] 梁峰, 胡大一, 沈珠軍, 等. 2014年美國成人高血壓治療指南. 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 2014, 8(2):70-76.
[7] 皮林, 趙欣, 楊菊, 等. 高血壓社區(qū)-醫(yī)院分級管理效果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中國醫(yī)刊, 2014, 49(3):24-27.
[8] 辛峰. 抗高血壓藥物的不良反應與處理. 中國處方藥, 2018, 16(6):45-46.
[9] 李德穎. 高血壓患者的用藥護理干預及效果分析. 海峽藥學, 2017(8):201-202.
[收稿日期:2019-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