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芹



【摘要】 目的 分析全程化護理在分娩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100例分娩產婦,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50例。對照組產婦采用常規護理, 觀察組產婦采用全程化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產婦滿意度評分、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產程時間。結果 觀察組產婦滿意度評分為(95.32±3.71)分,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2.19±3.64)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第一產程(423.66±120.87)min、第二產程(44.37±7.92)min以及第三產程(9.88±3.26)min均短于對照組的(628.64±138.46)、(77.19±10.21)、(17.03±4.66)min,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分娩過程中采用全程化護理干預的效果較為理想, 可以加速產婦的產程時間, 同時也能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切實保證母嬰健康, 提高產婦的滿意度, 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 分娩;全程化護理;產婦滿意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0.089
分娩是指胎兒脫離母體成為獨立存在的個體的這段時期和過程, 分娩方式可分為剖宮產和陰道分娩, 其中陰道分娩屬于最傳統的分娩方式, 有利于產婦的產后恢復, 但在分娩的過程中產婦會受到疼痛的影響, 再加上心理作用會對產婦分娩的狀態以及嬰兒的成長產生不利影響, 所以產科護理工作人員必須要對產婦進行全方面的干預和指導, 同時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產婦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并發癥, 因此有效的護理干預至關重要[1]。本文主要分析全程化護理干預在分娩中的應用效果, 特選擇100例產婦進行分組研究,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3月本院100例分娩產婦,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50例。對照組產婦年齡22~39歲, 平均年齡(27.15±4.44)歲;初產婦27例, 經產婦23例;孕周37~42周, 平均孕周(40.19±1.67)周。觀察組產婦年齡21~40歲, 平均年齡(27.32±5.56)歲;初產婦26例, 經產婦24例;孕周36~41周, 平均孕周(40.15±1.98)周。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產婦均為單胎;②產婦以及家屬均同意本次研究, 并簽訂知情同意書;③本研究經臨床醫學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合并妊娠高血壓綜合征以及其他妊娠綜合征患者;②不具備順產條件者;③依從性較差者。
1. 3 方法 對照組產婦采用常規護理, 觀察組產婦采用全程化護理干預, 具體如下。
1. 3. 1 產前護理 ①心理干預。為保證產婦分娩的順利進行, 對產婦的心理干預必不可少, 護理人員應在產婦入院后及時與產婦進行溝通, 并為產婦和家屬進行健康教育, 利用模型演示等方式告知產婦分娩過程, 讓產婦做好心理準備, 重點講解分娩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通過溝通了解產婦的心理問題, 并進行針對性的疏導, 告知產婦積極的心態對分娩的益處, 指導產婦正確的看待分娩疼痛, 減輕產婦的心理壓力, 讓其以積極的心態進行分娩。②疼痛干預。在分娩過程中疼痛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護理人員應及時評估產婦的疼痛情況, 并進行分級, 予以針對性的干預方案, 指導產婦進行深呼吸, 并告知產婦家屬予以一定的鼓勵, 進而緩解產婦的疼痛感[2]。
1. 3. 2 產中護理 在產婦分娩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實施相應的護理指導, 并啟用全程導樂式程序進行干預, 予以產婦心理和生理的雙重干預, 當產婦宮口開至3 cm后, 應告知產婦分娩疼痛的因素以及性質, 并及時告知產婦宮口的進展, 對產婦進行呼吸指導, 當宮口全開后進行分娩, 教會產婦如何配合用力, 并予以產婦充分的支持。
1. 3. 3 產后護理 分娩結束后, 護理人員應指導產婦在2 h內排尿, 并為產婦按摩子宮, 避免產后出現宮腔淤血的情況, 且在產后2 h將母嬰送至病房, 鼓勵產婦及早母乳喂養, 并加強新生兒的臍部護理, 教會產婦正確的喂養方式。
1. 3. 4 對癥護理 按照會陰裂傷的相關操作規范進行處理, 先將產婦會陰裂傷部位的毛發處理干凈, 使用無菌生理鹽水對會陰部位進行清潔, 再用安爾碘消毒溶液消毒, 使用型號為2-0的可吸收性縫線對產婦的會陰裂傷處進行縫合, 根據產婦的具體情況采取間斷縫合或連續縫合的方式。手術完畢后還需要再次使用安爾碘消毒液消毒。同時用消毒冷敷墊對產婦的手術傷口進行冷敷, 時間為2 h, 目的是為降低產婦發生手術傷口疼痛的幾率。產后6 h還需要使用ATP治療儀對產婦的傷口進行常規的治療, 1次/d, 20 min/次;同時用紅核婦潔洗液清冼外陰及傷口, 1~2次/d[3]。
1. 3. 5 飲食護理 要引導產婦科學有規律的起居和飲食, 盡量使用高營養、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 同時要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 對于衣褲的換洗也要遵循干凈衛生的原則。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產婦滿意度、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產程時間。采用本院自擬調查問卷進行滿意度評定, 問卷滿分為100分, 分數越高患者的滿意度越高[4]。不良反應包括便秘、感染、尿潴留。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 x-±s)? 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產婦滿意度評分比較 觀察組產婦滿意度評分為(95.32±3.71)分,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2.19±3.64)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產婦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產婦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產婦產程時間比較 觀察組產婦第一產程(423.66±120.87)min、第二產程(44.37±7.92)min以及第三產程(9.88±3.26)min均短于對照組的(628.64±138.46)、(77.19±10.21)、(17.03±4.66)min,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全程化護理方案的針對性、連續性以及科學性較強, 是臨床常用的干預方式, 主要是針對某一問題進行干預方案, 整個護理流程均圍繞一個主題開展, 保證整個護理的質量, 讓患者體會到無微不至的干預, 而將全程化護理干預應用在分娩過程中, 圍繞產婦的圍生期進行合理措施, 首先從心里以及疼痛方面入手,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對分娩的恐懼感, 保證分娩的順利實施, 同時在分娩過程中進行干預, 能有效指導產婦正確配合分娩, 加速產程, 而分娩后進行母乳喂養指導以及生活指導等, 可加速產婦的產后恢復[5-7]。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產婦滿意度評分為(95.32±3.71)分,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2.19±3.64)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第一產程(423.66±120.87)min、第二產程(44.37±7.92)min以及第三產程(9.88±3.26)min均短于對照組的(628.64±138.46)、(77.19±10.21)、(17.03±4.66)min,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分娩過程中采用全程化護理干預的效果較為理想, 可以加速產婦的產程時間, 同時也能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切實保證母嬰健康, 提高產婦的滿意度, 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 劉淑君. 助產士一對一全程陪伴分娩人性化護理模式在產科中的應用效果. 延邊醫學, 2015, 20(5):118-119.
[2] 黃峻瑋. 全程陪伴式分娩過程人文關懷護理的臨床效果觀察.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8(2):85-86.
[3] 金選花, 唐昀. 剖宮產術后陰道分娩產婦產痛程度及產程實施全程連續性助產護理的分析. 基層醫學論壇, 2018(3):315-316.
[4] 譚環. 人性化護理服務在產婦分娩過程中的作用. 中國社區醫師, 2018(7):160-161.
[5] 董健園. 助產士針對性護理在緩解產婦分娩疼痛中的應用. 全科護理, 2018(1):53-55.
[6] 韓艷茹. 人性化護理在初產婦自然分娩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 7(22):229-231.
[7] 馬春紅. 人性化護理在初產婦自然分娩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中國醫藥指南, 2016, 14(12):220-221.
[收稿日期:2018-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