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麗娜

【摘要】 目的 分析垂體膿腫的磁共振成像(MRI)診斷與鑒別診斷信號特點。方法 15例垂體膿腫患者, 患者均進行MRI診斷, 觀察患者術前診斷結果、診斷信號情況及MRI增強掃描情況。
結果 ①術前診斷結果:MRI診斷結果顯示:垂體瘤患者6例, 垂體瘤伴隨囊變患者5例, 垂體膿腫患者3例, 垂體炎患者1例。手術中發現患者黏稠液體呈現灰白色或淡黃色。且經病理學檢查, 提示患者白細胞水平較高。②診斷信號情況:15例患者經掃描后, 可見垂體腺體積增大, 且突出方向朝向鞍上。經MRI診斷后, 可見T1WI高信號患者3例、等高混雜信號患者4例、高低混雜信號3例、等低混雜信號5例;T2WI高信號患者9例、等高混雜信號6例。③MRI增強掃描情況:經MRI增強掃描后, 病灶薄壁可見有環狀強化患者7例;伴隨視交叉神經受壓患者4例, 伴隨軟腦膜強化患者5例;接受 DWI 序列掃描患者5例, 結果顯示均為高信號。結論 對于垂體膿腫患者, 采用MRI診斷特征性明顯, 對疾病診斷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 垂體膿腫;磁共振成像診斷;鑒別診斷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0.034
近幾年, 隨著我國醫療、影像學技術的發展, 有關垂體膿腫的報道相對增多, 其引起相關研究者的關注[1]。由于垂體膿腫作為一種罕見的疾病, 該疾病患者患病率低、影像學表現認識不足, 導致該疾病診斷存在較大困難。為了提高該疾病的影像學診斷水平, 本次以本院收治的15例垂體膿腫患者為研究對象, 分析垂體膿腫的MRI診斷與鑒別診斷信號特點,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7年5月~2018年8月本院15例垂體膿腫患者的臨床資料, 所有患者均符合垂體膿腫診斷標準, 并經病理學檢驗證實。其中男10例, 女5例;年齡18~65歲, 平均年齡(31.2±12.5)歲。臨床表現:8例患者頭痛, 其中4例患者出現輕度惡心及前額眉間位置疼痛;3例患者視力下降;6例患者曾有膽囊炎、鼻竇炎等感染史;
4例患者經實驗室檢查, 其垂體前葉功能退化, 且出現血壓下降、疲勞乏力等表現。內分泌檢查顯示:6例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上升, 4例患者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較低, 3例患者垂體功能正常, 2例患者生長激素水平低。
1. 2 方法 患者均進行MRI診斷, 采用西門子核磁共振掃描儀。采取SE序列成像, 頭線圈, 采取T1WI 、T2WI冠狀位及T1WI矢狀位成像平掃;其中, 冠狀位與矢狀位成像的掃描層間距、層厚均為3 mm[2]。增強對比劑使用釓噴酸葡胺(Gd-DTPA), 注射濃度為0.5 ml/L, 在注射過程中, 根據患者體重情況將劑量控制在0.1~0.2 ml/kg, 注射速度控制為
3 ml/s, 待注射完畢后, 行T1WI 冠狀位、矢狀位及橫斷位的掃描。
1. 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術前診斷結果、診斷信號情況及MRI增強掃描情況。
2 結果
2. 1 術前診斷結果 MRI診斷結果顯示:垂體瘤患者6例, 垂體瘤伴隨囊變患者5例, 垂體膿腫患者3例, 垂體炎患者1例。手術中發現患者黏稠液體呈現灰白色或淡黃色。且經病理學檢查, 提示患者白細胞水平較高。
2. 2 診斷信號情況 15例患者經掃描后, 可見垂體腺體積增長, 且突出方向朝向鞍上。經MRI診斷后, 可見T1WI高信號患者3例、等高混雜信號患者4例、高低混雜信號3例、等低混雜信號5例;T2WI高信號患者9例、等高混雜信號6例。見表1。
2. 3 MRI增強掃描情況 經MRI增強掃描后, 病灶薄壁可見有環狀強化患者7例;伴隨視交叉神經受壓患者4例, 伴隨軟腦膜強化患者5例;接受DWI序列掃描患者5例, 結果顯示均為高信號。
3 討論
對于垂體膿腫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 有文獻報道, 該疾病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和不明原因性。①原發性:患者由于蝶鞍周圍炎性反應擴散所致, 如化膿性蝶竇炎等;②繼發性:多發生在原有鞍區病變的基礎上, 如腦膜瘤、垂體瘤等;③不明原因性:在正常腺垂體內, 該疾病無明顯的發熱病史, 多由其他部位的感染灶經患者的血行傳播到垂體, 而原發感染灶難以確定[3-6]。
垂體膿腫是鞍區少見的感染性病變, 分為原發性垂體膿腫和繼發性垂體膿腫。原發性垂體膿腫又稱為特發性垂體膿腫, 占垂體膿腫的2/3;繼發性垂體膿腫占垂體膿腫的1/3。手術前可根據患者的癥狀及實驗室檢查結果進行診斷, 患者可能有發熱、血常規白細胞升高的病史, 常合并乏力、胃口不好、性欲下降、多飲多尿、頭痛等癥狀;激素檢查可以出現皮質醇功能低下、甲狀腺功能低下、性腺功能低下等情況;蝶鞍區增強磁共振可以發現鞍區腫物, 多數情況下被誤診為垂體腺瘤。所以, 單純采用MRI不易判斷腫物性質, 需要比較豐富的閱片經驗才能判斷。一定要結合病史中的垂體功能低下和多飲多尿等特點做出準確判斷。垂體膿腫手術中的要點包括首選經鼻蝶微創手術;手術以鞍底開窗, 充分引流為主, 盡量在術中避免腦脊液漏;如果沒有腦脊液漏, 鞍底不需要重建, 鞍內不必填塞明膠海綿。蝶竇內、鞍內可以壓迫碘仿紗條, 5~7 d內拔出。膿液需要進行需氧培養、厭氧培養、真菌培養和涂片檢查, 取部分膿壁送病理。術中要用雙氧水、絡和碘鹽水、抗生素粉劑等處理膿腔。患者術后需要注意圍手術期應用2~3周的抗生素;激素功能低下仍需要用激素替代治療;多飲多尿仍需要用醋酸去氨加壓素片(商品名:彌凝)對癥治療, 根據尿量可以逐漸減藥;盡量避免游泳、劇烈咳嗽、便秘等, 易引起顱內壓升高[7, 8]。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MRI診斷結果顯示:MRI診斷結果顯示:垂體瘤患者6例, 垂體瘤伴隨囊變患者5例, 垂體膿腫患者3例, 垂體炎患者1例。手術中發現患者黏稠液體呈現灰白色或淡黃色。且經病理學檢查, 提示患者白細胞水平較高。15例患者經掃描后, 可見垂體腺體積增長, 且突出方向朝向鞍上。經MRI診斷后, 可見T1WI高信號患者3例、等高混雜信號患者4例、高低混雜信號3例、等低混雜信號5例;T2WI高信號患者9例、等高混雜信號6例。經MRI增強掃描后, 病灶薄壁可見有環狀強化患者7例;伴隨視交叉神經受壓患者4例, 伴隨軟腦膜強化患者5例;接受 DWI 序列掃描患者5例, 結果顯示均為高信號。這與淋巴垂體瘤、垂體腺炎等表現相似, 在診斷過程中需要加強重視。而MRI 診斷病變可能信號會出現差異, 發生這一現象的原因為受到蛋白質水平、出血等的影響, 增強掃描是鑒別診斷的關鍵, 如果垂體瘤患者沒發生囊變壞死, 診斷后可見周圍部分強化。對于垂體膿腫環形強化是鑒別診斷的重要跡象, 在臨床中應特別進行重視。
綜上所述, 對于垂體膿腫患者, 采用MRI診斷特征性明顯, 對疾病診斷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 楊紅玉. 垂體膿腫的MRI診斷及鑒別診斷效果觀察.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7, 9(2):85-86.
[2] 張新廣, 劉福堯, 劉建國, 等. 垂體膿腫的MRI表現. 現代醫用影像學, 2016, 25(3):449-451.
[3] 李建勝, 高運英, 傅暉. 垂體膿腫的MRI診斷及鑒別診斷. 當代醫學, 2010, 16(12):16-18.
[4] 高冬冬. 垂體膿腫的MRI診斷. 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 2010, 27(3):312.
[5] 張斌, 韓芳, 錢銀鋒, 等. 垂體膿腫MRI診斷. 中國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 2014, 20(3):218-221.
[6] 王琳琳, 甘潔. MRI診斷原發性垂體膿腫1例. 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 2012, 10(1):89.
[7] 楊恒, 韓國強, 劉窗溪, 等. 垂體膿腫5例診斷及治療. 貴州醫藥, 2014(2):128-130.
[8] 李品品, 劉保清, 田靜. 垂體瘤的MRI診斷與鑒別診斷. 中國保健營養旬刊, 2014, 24(4):1964-1965.
[收稿日期:2018-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