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磊磊

黃藥師當爹,第一眼看去很不靠譜。因為長得帥,太喜歡耍帥。
他給人的感覺是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喪父式育兒,父愛如山體滑坡,閨女這邊已經尿了,他可能還在玩音樂。
長得帥的人,就是更容易承受世界的惡意。如果黃藥師長成魯有腳那樣,你們的評價就會又不一樣。
黃藥師教女兒,給人印象也是隨著心情隨便教的,亂開科目,督導不嚴。黃蓉仿佛沒學到真本事。
另外,黃藥師最大的黑點,是他還不是一個好師父,亂遷怒弟子。拿德云社打個比方,假設曹云金反了,郭德綱卻把岳云鵬、張云雷打斷了腿,這叫什么事啊?
不是好師父,還能是好爸爸?
其實黃藥師咋了,又沒給黃蓉貼三伏貼。
十幾年一把屎一把尿,把黃蓉從嬰兒拉扯成小天仙,真要“喪父式育兒”怎么可能?
再說,黃藥師教育女兒真是不負責、隨便教的嗎?
我們倒推一下。黃蓉離開桃花島大概是十五歲,這個十五歲的小姑娘已經學了哪些科目呢?
文學、歷史、音樂、美術、算術、幾何、博物學、天文歷法、奇門遁甲、五行八卦……粗算下來十幾門。
別忘了,武功這一大類還沒算,其他的像劃船、游泳、烹飪等疑似自學的也都沒算。至于醫藥占卜、農田水利,黃蓉后來很少展示相關能力,也都不算。
一個宋朝的小姑娘,學的科目比今天一個中學生還多。當過爹媽的就知道,這叫隨便教教嗎?你“隨便”教十幾門試試。
注意到沒,黃蓉的知識結構和所有人都不一樣。
江湖上別人基本都是單一的文史背景(個別的像郭靖是單一的畜牧學背景)。黃蓉卻是獨一份的文理兼修,橫跨人文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三個領域。
黃藥師不說苦心孤詣,至少也是用心栽培,誰說他不顧女兒整天玩音樂?
今天的爹媽輔導一下孩子作業,都動不動崩潰。江南七怪七個老師教一個郭靖,經常教得想原地自爆。
人家郭靖是傻,難教,可別忘了,七怪只教武術,別的綜合科目統統不教的!
相比之下,本來性格古怪、孤僻的黃藥師教女兒時卻沒見不耐煩,十幾年如一日教了下來。這個爸爸不差吧?
另外,黃蓉是“隨便學學”,黃藥師是督導不嚴嗎?
看一下黃蓉后來參加學科競賽的戰績,搞詩詞大會,她贏了一燈大師的高徒朱子柳。朱子柳可是大理國丞相、辛未狀元,號稱對穿腸的,輸給了黃蓉。
比奧數,她贏了“神算子”劉瑛姑,而且是碾壓式的勝利。她贏的都是各個學科的一流人物。
我們總有種誤解,覺得老爹自己水平太高,閨女就可以“隨便學學”,不用嚴格督導,就天生比人強。這是不可能的,就像李白的兒子怎么就不會作詩,做了農民?
如果“隨便學學”就行,郭芙怎么又不“隨便學學”,怎么成了啥都不懂草包一個?
為什么人們總覺得黃蓉“學得輕松”?那恰恰是黃藥師最成功的——呵護了黃蓉的興趣。
他言傳身教、潛移默化,讓小黃蓉形成了學習型人格。興趣這東西一旦建立起來,怎么苦學都顯得輕松。
周伯通天天練武,你不覺得他苦。歐陽鋒天天搗鼓毒藥,歐陽克夜以繼日地泡妞,你都不覺得他們苦,因為他們有興趣。我天天讀金庸、讀唐詩,我做助理的妹妹從來不說我辛苦。偶爾一背單詞,她就同情地說哥哥你好辛苦啊!
黃蓉后來人生事業極大成功,完全可以說一聲“我最大的煩惱是太紅了”。
當時要是發她一個“本世紀最成功女性”,沒啥大問題吧?
可她一路走來,你會發現背后總離不開桃花島上養成的那些東西。
三教九流她都談得來、鎮得住、吃得開。搞文的,可以和朱子柳、陸乘風等大名士談笑風生。搞理的,不用挖掘機就可以布個石頭陣,活活困住金輪法王。
而且,黃蓉思維縝密,遇事從容,說話做事有條理,每臨大事有靜氣。
那個江湖上,沒頭腦的死直男、老憤青扎堆,黃臉的丘處機叫喳喳,黑臉的柯鎮惡哇呀呀,做事都不講邏輯。
江南五怪在桃花島被殺,沒一個人能帶上腦子好好想想,查出真兇,都死認兇手是黃藥師。整個江湖最后就靠黃蓉一個腦子推理破案。這樣的人不冒尖、不成功,什么人成功呢?
曾經,黃蓉為了教訓劉瑛姑,隨手給出一個數學題,叫作“立方招兵支銀給米題”。
想到這道題,忽然莫名感動,有點淚目。
童年時,在島上,輕柔海風中,小黃蓉多半曾拿著算籌、石子,由黃藥師陪著,津津有味地算著“立方招兵支銀給米題”。那時候,別人都覺得這是游戲。
多年之后,她英姿颯爽地站上襄陽城頭,指揮若定,支銀給米,調度萬千甲兵糧秣,你還覺得那是游戲嗎?
有首歌叫《有人》,有一段詞:
有人浪跡江湖,有人寒窗苦讀,有人精打細算,有人滿不在乎。
多年后看著來時路,有人難得糊涂,有人悔不當初。
少年的書桌上,從來都沒有虛擲的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