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澤蕓: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33期高研班學員,北大博雅元培學院文學客座教授,著有《心有千瓣蓮》《愛在紙上,靜水流深》等多部著作。
意林:您認為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解決閱讀與寫作脫節這一現狀?
納蘭澤蕓:讀書多,寫作時卻不知道寫什么,出現這種情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實踐不夠。
有位老藝術家說:“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行家知道,三天不練,觀眾都知道。”個人覺得寫作也是一樣。應該像老舍那樣,有事沒事一天至少寫五百字。我幾乎每天寫上千把字,不多,但這是一個集腋成裘與實踐積累的過程。
意林:對中學生閱讀,您有什么建議?
納蘭澤蕓:如今高度發達的資訊為中學生提供了源源不斷可供閱讀和思考的資料。但凡事具有兩面性,資訊發達也難免會泥沙俱下,所以要學會辨析良莠。
個人認為中學生閱讀還是要多讀經典作品。經典作品都是經過時間大浪淘沙淘下來的精華,對自身素養的提高大有裨益。
意林:您對中學生有何寄語?
納蘭澤蕓:用朱熹的《偶成》詩與中學生朋友們共勉: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珍惜時間,不僅在求學期間,珍惜時間的理念應該貫穿今后人生的所有歲月。
父親帶著7歲的女兒去十里之外的村子走親戚,下車時陰沉的天色變得越來越黑,雷聲伴著狂風隆隆滾過天際。
女兒瑟縮著小小的身子:“爸爸,我怕!”他將女兒緊摟在胸前:“丹丹不怕。把頭埋進爸爸衣服里,閉上眼睛睡覺。”他在對女兒說話的同時,腳下不停地狂奔。
一道雪亮的閃電劃過,在閃電的強光里,他看到一個巨大的黑色煙柱飛速移來——龍卷風!他大駭,本能地想要加快腳步。但一剎那間,他覺得腳下陡然失去了支撐,身子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吸得輕飄飄的。他知道此刻他和女兒都被吸到了高空,幾分鐘后就要被拋到九霄云外,然后粉身碎骨!
“爸爸,我怕!”緊緊貼著父親胸膛的女兒顫聲叫道。“乖女兒,爸爸在和你做飛的游戲呢,你不是一直想和小鳥一樣自由飛翔嗎?我們正跟許多小鳥一起飛翔呢。現在緊閉眼睛,我們開始數小鳥……”
他感覺自己像一個面團一樣被一只巨手揉來揉去,他什么也不敢想,只是盡力地弓身將女兒更緊地摟住。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他感覺這只巨手的力量漸漸小了,身體也開始慢慢下降,他知道龍卷風風力漸小,開始將吸入的物體拋向地面了。
突然,他感覺自己的背撞到了什么東西,是電纜!他心里滾過一陣狂喜,一瞬間,他一手摟緊女兒,另一只手拼盡力氣死死抓住那根電纜!
他就這樣單手懸吊著支撐父女兩人的重量。天慢慢地變亮了,狂風也小了。漸漸地,他感到手臂發軟打戰,后背正在滴答流血。最要命的是,睡著后的女兒不自覺地放松抱緊父親的雙手。不能再猶豫了,他看到腳底十多米的地方是一塊旱地,他摟緊女兒,緊抓電纜的那只手一松,他就成了一個背朝大地面向天空的自由落體。此刻懷里的女兒正在睡夢中甜甜囈語著,他笑了。
父親保住了性命,多處骨折并重度腦震蕩。而女兒,纖毫無傷,睡醒了還天真地對父親說:“爸爸,我看到了好多好多可愛的小鳥,真美呀!”
有人問他:“你知道不知道,你這次是僥幸從死神手里逃掉,因為這樣背對地面從高空摔下,極有可能丟掉性命。”
他憨憨地說:“我知道,但如果我不這樣背對地面,我的女兒就可能丟掉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