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摘要] 目的 觀察高血壓伴糖尿病患者采用纈沙坦聯合氨氯地平治療的效果,并探討藥物作用機制。方法 選擇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86例高血壓伴糖尿病,隨機分為I、II組,每組43例。I組給予纈沙坦治療,II組,在I組治療基礎上聯合氨氯地平,兩組患者均連續用藥治療3個月后,對比療效。 結果II組治療優良率為95.35%,較高與I組76.74%(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壓[收縮壓(SBP)、舒張壓(DBP)]與血糖[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紅蛋白(HbA1c)]及胰島素(RI)水平均有降低,II組以上兩項指標更低于I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用藥期間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經對比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纈沙坦聯合氨氯地平用于高血壓合并糖尿病臨床治療,能更明顯降血壓及血糖,優化臨床療效,且過程相對安全可靠,值得推廣。
[關鍵詞] 高血壓;糖尿病;纈沙坦;氨氯地平;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 R544.1;R587.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7(b)-0040-02
高血壓是以體循環動脈壓升高為主要特征的一類常見慢性病。發病原因較為復雜,遺傳、不良生活習慣、肥胖癥等均可誘發高血壓疾病的發生發展。糖尿病是以血糖水平上升為典型特征的代謝性疾病。有研究發現[1],糖尿病是高血壓發生的高危因素之一,約有30.0%的糖尿病患者并發高血壓,患者長時間血壓水平居高不下使腎臟血管受損風險明顯增加,進而誘發高尿酸血癥,對胰島素細胞功能造成損傷,促進糖尿病患者病情惡化進程。加強高血壓伴糖尿病患者血壓、血糖水平的控制,對優化患者生存質量有深遠的意義。針對高血壓并糖尿病,臨床以藥物治療為主,該次選擇86例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治患者,主要觀察纈沙坦聯合氨氯地平用于治療該病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86例高血壓伴糖尿病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所有患者收治時間均為2016年4月—2017年8月,均符合高血壓、糖尿病臨床相關診斷標準,患者或其家屬知情參與研究;排除心腦血管疾病、重要臟器器質性病變、惡性腫瘤、精神類疾病及對研究中所用藥物過敏者等。分為(I組、II組)兩組,I組(n=43)男女構成比為27:16;年齡52~76(54.09±5.30)歲;病程1~14(8.36±1.23)年;FBG水平為13~24 mmol/L。II組(n=43)男女構成比為25:18;年齡51~78(54.41±5.27)歲;病程2~15(8.36±1.23)年;FBG水平為12~25 mmol/L。I、II兩組患者以上資料經對比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I組? 給予控制飲食、注射胰島素或口服降壓藥等常規對癥治療。在此基礎上聯合纈沙坦,80 mg/次,1次/d。
1.2.2? II組? 在I組治療方案基礎上,聯合氨氯地平,5 mg/次,1次/d,口服。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定期監測血糖與血壓水平,結合監測結果適時調整用藥治療方案。
1.3? 觀察指標
①療效判斷:①優:治療后,血壓降至正常區間或降低幅度≥20 mmHg,血尿酸水平降低>20%;②良:血壓下降幅度為10~20 mmHg,血尿酸水平降低10%~20%;③尚可:治療后血壓水平有所降低,降低幅度為5~9 mmHg,血尿酸水平降低為5%~10%;④差:不符合以上兩項評價標準,治療前后相關指標變化不顯著。優良率=(優人數+良人數)/總數×100.00%。
②分別檢測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血糖及胰島素水平。
③記錄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方法
該實驗使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療效比較
經3個月連續用藥治療后,II組療效符合優、良評價標準的患者數分別為34例、7例,I組為20例、13例。II組臨床療效優于I組,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血糖、血壓及胰島素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SBP、DBP、FBG、HbA1c、RI水平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治療3個月后,以上水平均有降低,且II組SBP、DBP、FBG、HbA1c、RI水平低于本組治療前與同期I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用藥治療期間,均有個別患者出現不良反應,以頭痛、胃腸道不適、眩暈等為主。II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30%(4/43),I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95%(6/43)。經統計學軟件分析,組間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為臨床上一類較為常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高血壓是誘發糖尿病患者出現心血管及微血管病變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若高血壓、糖尿病兩種疾病同時發生,將會明顯增加心腦血管意外發生的風險,增加了心肌梗塞和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還可能誘發腎功能損傷與眼部病變。最近幾年中,伴隨老齡化社會進程的推進、人們飲食與作息方式的顯著調整,以致高血壓與糖尿病的患病率均有明顯上升的趨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