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慧英

[摘要] 目的 觀察分析在治療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時應用門冬胰島素聯(lián)合地特胰島素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該院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診斷并治療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將其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50例/組。觀察組患者使用門冬胰島素聯(lián)合地特胰島素治療,對照組僅應用門冬胰島素進行治療。觀察并分析治療后兩組患者血糖達標率、血糖復常時間,記錄低血糖發(fā)生情況及母嬰結局。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2周后血糖達標率高于且血糖達標時間短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期間觀察組患者低血糖及嚴重低血糖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外,觀察組的早產、巨大兒、產褥感染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應用門冬胰島素聯(lián)合地特胰島素可取得良好治療效果,并能有效改善母嬰結局,具臨床應用及推廣作用。
[關鍵詞] 門冬胰島素;地特胰島素;妊娠期糖尿病;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7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7(b)-0042-02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一種以血糖升高為主要特征的代謝疾病,常于患者妊娠期發(fā)生。臨床資料顯示,GDM在我國的臨床綜合發(fā)病率達1.31%~4.40%[1],且伴隨高齡產婦數量的增加及二胎政策的放開,這一數值有明顯上升趨勢。大量臨床研究表明[2-3],GDM患者妊娠期血糖控制不佳會導致嚴重的母嬰風險,如巨大兒、早產、妊娠期高血壓癥、產褥感染等,因此高效控制GDM患者妊娠期血糖具有積極臨床意義。運動療法及飲食管理是控制GDM妊娠期血糖最普遍的方法,但若收效甚微則需介入胰島素。該研究旨在探析門冬胰島素聯(lián)合地特胰島素治療GDM患者的臨床療效,以期提供臨床參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治療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收集100例),所選時間為2017年10月—2018年10月。病例納入標準: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中關于GDM的臨床診斷標準;均為初次診斷為GDM,無該病病史。病例排除標準:可通過運動療法、飲食管理等對血糖進行控制;并發(fā)有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高滲昏迷等癥狀;合并有糖尿病腎、眼、腦血管等疾病;對胰島素及相關治療藥物過敏。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同意。
采應隨機數表法將患者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50例/組。觀察組年齡23~34歲,平均(26.34±1.82)歲。對照組年齡22~35歲,平均(26.17±1.91)歲。兩組各一般資料間數據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門冬胰島素行皮下注射,于每日三餐前給藥,起始劑量為6 IU/次,隨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等指標合理調整劑量。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地特胰島素行皮下注射,于每日21:00左右給藥,起始劑量8 IU,隨血糖指標變化進行調整。
此外,兩組患者均給予運動及飲食管理,行糖尿病健康教育。
1.3? 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2周后兩組患者的血糖達標率(以空腹血糖≤5.3 mmol/L,餐后2 h血糖≤6.7 mmol/L為標準血糖指標)及血糖復常時間,記錄下低血糖及嚴重低血糖(低血糖:血糖<3.9 mmol/L;嚴重低血糖:血糖<2.8 mmol/L)的發(fā)生情況并計算發(fā)生率。另外,統(tǒng)計患者母嬰結局,計算巨大兒、早產、剖宮產、產褥感染的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該研究的各項資料及數據進行錄入與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血糖達標率、血糖復常時間、低血糖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血糖達標率高于且血糖復常時間短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低血糖及嚴重低血糖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母嬰結局
觀察組的早產、巨大兒、產褥感染、妊高癥、剖宮產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目前臨床普遍認為,妊娠期糖尿病的發(fā)生和遺傳、妊娠期激素分泌方式、孕婦日常行為及習慣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4]。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會直接影響到患者妊娠期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及母嬰結局,導致妊娠風險陡增。當普通的飲食管理及運動療法無法將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時,需要給予其胰島素進行治療,以提高血糖穩(wěn)定性[5]。
作為兩種常見的胰島素類似物,門冬胰島素和地特胰島素目前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妊娠期高血壓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中。憑借具有接近于胰島素生物活性、分子結構及免疫原性,門冬胰島素在患者進行皮下注射的15 min后即可發(fā)揮作用,適合用于孕婦的快速血糖調節(jié)[6]。地特胰島素是基礎性可溶胰島素類似物中的一種,具有可溶性,并且分子結構和作用機制獨特,可緩慢在血液中循環(huán),進而發(fā)揮在靶組織周圍的持續(xù)性生理性胰島素作用,對于防止患者血糖異常波動有積極作用,可提高治療安全性。此外,地特胰島素在維持患者體質量,延緩及減少并發(fā)癥等方面亦具有明顯效果。有研究表明[7],地特胰島素在與優(yōu)泌林中效胰島素血糖控制效果的比較中患者治療后的達標率更高,且對于飯后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糖蛋白等指標的控制效果亦較好,還能有效避免患者在夜間出現低血糖及嚴重低血糖[8]。
該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應用門冬胰島素聯(lián)合地特胰島素進行妊娠期血糖控制,而對照組僅應用門冬胰島素進行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聯(lián)合用藥治療的血糖達標率高于且血糖復常時間短于對照組患者。表明在治療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時應用門冬胰島素聯(lián)合地特胰島素的臨床療效顯著,可有效調控患者血糖指標。另外,觀察組患者的低血糖發(fā)生率及嚴重低血糖患者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地特胰島素能夠全天候發(fā)揮持續(xù)性生理性胰島素作用的原因,進而為長期控制血糖穩(wěn)定打下堅實基礎。而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母嬰結局好于對照組(P<0.05),是聯(lián)合用藥血糖控制效果的具體表現,使得母嬰并發(fā)癥減少。
綜上所述,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應用門冬胰島素聯(lián)合地特胰島素可取得良好治療效果,并能有效改善母嬰結局,具臨床應用及推廣作用。
[參考文獻]
[1]? 厲楊楊,谷雪梅.門冬胰島素聯(lián)合地特胰島素對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療效[J].數理醫(yī)藥學雜志,2018,31(2):239-242.
[2]? 周曉方.門冬胰島素聯(lián)合地特胰島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臨床觀察[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4(35):165.
[3]? 張露方.地特胰島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9):61-62.
[4]? 于云水,徐希坤.地特胰島素與諾和靈N治療妊娠期糖尿病臨床療效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3):104-105.
[5]? 陳曉麗.地特胰島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療效及對母嬰結局的影響研究[J].中國處方藥,2018,16(1):71-72.
[6]? 馬富兵,王薇彬,佟媛媛,等.門冬胰島素和人胰島素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嬰結局的影響[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3(4):98-99.
[7]? 肖紅霞,李建,李玉芳,等.地特胰島素治療初診妊娠期糖尿病的療效及安全性的臨床觀察[J].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6,33(5):526-528.
[8]? Wang Yanqiu, Jin Yuelong, Yao Yingshui, Liu Ling, Zhu Lijun, Chang Weiwei, Chen Yan, Zheng Tong, Shao Yaojun. Meta-analysis of insulin aspart and biosynthesis of human insulin in the treatmen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Medicine Therapeutics, 2018, 23 (5): 541-546.
(收稿日期:2019-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