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佃勛

[摘要] 目的 研究循證護理在老年股骨頸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內固定術患者中的應用。方法 選擇2017年6月—2018年8月老年股骨頸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內固定術患者作為該次研究患者或研究對象,并采用“電腦隨機法”將100例老年股骨頸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內固定術患者進行分組,主要包括兩組,其中觀察組實施循證護理;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分析兩組護理滿意度、空腹血糖水平。結果 觀察組老年股骨頸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內固定術患者護理滿意度96.00%高于對照組,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老年股骨頸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內固定術患者空腹血糖水平(6.31±1.02)mmol/L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循證護理在老年股骨頸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內固定術患者中具有較高應用價值,值得研究。
[關鍵詞] 循證護理;老年股骨頸骨折合并糖尿病;內固定術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7(b)-0153-02
糖尿病為臨床常見慢性疾病,該疾病主要以中老年人為主,而患者由于年齡的增加,易增加其骨折風險,其中以股骨頸骨折最為常見[1]。而對于老年股骨頸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其具有傷口延遲愈合、增加患者心理負擔、增加手術風險等特點,故此加強其護理干預十分重要[2]。該文2017年6月—2018年8月通過分析兩組老年股骨頸骨折100例合并糖尿病行內固定術患者的各項情況,總結其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頸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內固定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或研究患者,分組原則為“隨機方式”,分為50例觀察組患者、50例對照組患者。
觀察組50例中有男性、女性分別35、15例;年齡值在60~80歲,平均為(70.12±1.87)歲。
對照組50例中有男性、女性分別36、14例;年齡值在61~80歲,中位為(70.33±1.72)歲。
將兩組老年股骨頸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內固定術患者性別、年齡等資料進行對比和分析,表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即可比性成立。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護理。
1.2.2? 觀察組? 實施循證護理,護理內容:(1)確立循證護理。通過與老年股骨頸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內固定術進行病史資料回顧、開放性交談等方式評估每位患者心理狀態以及關心問題[3]。患者關心問題主要包括:害怕增加家人負擔、擔憂醫護人員水平不足、心理狀態評分、擔心醫療費用等。而引起患者負面情緒的因素包括:家庭經濟條件差、護理工作未個性化、護患溝通不恰當、護患間信任度不高等。
(2)尋求循證支持。根據每位患者確立問題進行尋找證據,通過在知網、維普和萬方等資料庫搜索相關依據,并與臨床資深醫護專家意見相結合,對每位患者護理需求以及主觀愿望進行考慮,充分評價證據的可靠性、可行性和真實性,從而得出最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護理人員共同制定方案。
(3)循證護理內容。①護理人員應進行有關糖尿病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藥物治療、病情監測以及飲食干預等[4]。由于老年人記憶力較差,故此需加強對每位患者進行強化指導,并制定針對性護理方案。糖尿病的控制主要依賴患者自身管理,而通過掌握科學的飲食為實現控制血糖的目的。通過采用食物模型方式進行健康教育,能夠促進老年患者更易于理解,使其能夠了解25 g饅頭、50 g肉、6 g鹽、10 g油的分量,并叮囑患者多食用新鮮水果和蔬菜;通過食物模型,使患者能夠了解自身每日食鹽和食油量,以感性、直觀的方式使其了解糖尿病相關知識。②由于老年人記憶力減退,對用藥相關知識難以掌握,比如用藥方法、用藥劑量等,且加之老年人患者腎功能、肝功能和脾功能減退,導致其用藥不良反應相比年輕人高達3~7倍。故此,護理人員應向患者反復講解用藥方法和目的,直至其能夠掌握;另外,護理人員應親眼看到患者口服藥后離開,并對患者用藥后不良反應以及療效進行觀察,一旦發現任何問題需立即進行解決;選擇醒目標識貼在藥袋上,還可用鬧鐘提醒方式,使患者能按時服藥。
1.3? 觀察指標
對比觀察組、對照組兩組老年股骨頸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內固定術患者護理滿意度、空腹血糖水平。
1.4? 統計方法
上述數據均采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統計,研究結果中計量資料用(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老年股骨頸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內固定術患者護理滿意度96.00%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空腹血糖水平
觀察組老年股骨頸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內固定術患者空腹血糖水平(6.31±1.02)mmol/L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我國人口逐漸呈老齡化趨勢,導致我國糖尿病人群不斷增加,而由于患者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且具有反應遲鈍、視力低下、髖周肌群退行性病變等特點,易增加其骨折風險。股骨頸骨折為臨床常見骨折類型,該骨折不僅易增加患者機體痛苦,同時增加其心理負擔,增加家庭經濟負擔[5]。目前臨床對于該疾病一般以內固定術治療為主,該手術雖然具有一定效果,但易增加其并發癥風險,故此加強其護理干預十分必要。
循證護理為臨床新型護理方式,其主要是將實證作為護理基礎,其遵循以患者需求作為主體、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原則,通過檢索相關文獻提出依據,并根據依據制定針對性、全面性以及細致性的護理模式。循證護理中根據患者關心問題和引起負面情緒因素進行了解,給予患者有效的心理輔導,使其能夠消除一系列負面情緒,保持積極樂觀心態,增強戰勝疾病信心,促進疾病早期轉歸。特別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給予其循證護理干預,能夠使其對用藥情況充分了解,同時能夠預防其出現較多意外事件,降低并發癥風險。同時能夠改善其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質量水平。
該文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老年股骨頸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內固定術患者護理滿意度96.00%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老年股骨頸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內固定術患者空腹血糖水平(6.31±1.02)mmol/L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在老年股骨頸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內固定術患者中具有較高應用價值,值得進一步推廣與探究。
[參考文獻]
[1]? 李靈玲,樊麗潔,周密,等.老年股骨頸骨折合并糖尿病慢性腎衰竭患者的圍手術期的風險控制[J].中國醫學裝備, 2017, 14(9):158-160.
[2]? 林兆雪,梁苗苗,石廣卉.專科護士健康教育模式在股骨頸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7, 21(2):152-153.
[3]? 佚名.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骨科機器人導航下股骨頸骨折空心螺釘內固定術圍手術期的應用[J].海南醫學, 2018, 29(19):143-146.
[4]? 石廣卉, 王姣, 杜玲,等. 臨床路徑在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7, 21(4):216-217.
[5]? 李春花, 劉淑娟. 定時段強化健康教育對股骨頸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7, 23(8):1072-1075.
(收稿日期:2019-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