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彬
悶熱的夏天到了,猖狂的蚊子最愛寶寶這樣的小鮮肉,一咬一個包,寶寶哭鬧不說,媽媽還特別擔心傳染性疾病找上寶寶。如何將蚊子拒之門外?
市面上的防蚊“神器”很多,但大多數其實都用處有限,最好的辦法還是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多加防護。1歲以內的寶寶,行動還不靈活,被蚊子一叮一個準,還要依靠爸爸媽媽為寶寶打造出一個無蚊環境。
家居:堅決不留衛生死角
要保持家中的整潔和清潔,避免留有衛生死角,讓蚊子有很多藏身的地方。可以重新更換紗窗,避免蚊子飛入,在大門口放置門簾,或者放一把扇子,進門前扇一扇,避免經常有蚊子飛入。
家中積水多的地方容易滋生蚊子幼蟲,因此,家中水盆里的水要及時倒掉,花盆中不要有積水,將抽水馬桶的蓋子蓋上,保持家中其他容器的干燥衛生,蚊子幼蟲就不易滋生。
睡覺:必須嚴防死守
寶寶出汗多的時候新陳代謝會加快,排出的二氧化碳增多,容易招蚊子。建議睡前給寶寶洗澡、換上干凈的衣服入睡。洗澡水中可加入少許寶寶金水或花露水。
睡覺時建議給寶寶床上掛蚊帳,蚊帳一定要選淺色的。最好不要選用蚊香驅蚊,因為蚊香的成分中的菊酯類都有微弱的毒性,對寶寶的健康不利。不喜歡掛蚊帳的,可選用電驅蚊器放置臥室,電驅蚊器一般是采用發藍光吸引蚊子飛過去然后將其電死的方式,比較安全,只要放在寶寶看不見的地方即可。也可以先將臥室進行驅蚊處理,比如用電蚊拍將蚊子殺掉,使用風扇將蚊子吹走后,再讓寶寶睡覺。
外出:得有“小心機”
夏天外出,盡量給寶寶穿淺色的衣服。因為蚊子喜歡顏色深的衣服,顏色越深,越容易招惹蚊子。同時,建議穿寬松輕便的長袖衣服和長褲,并將袖口和褲口扎緊,雙腳要穿上小襪子。如果是推車出行,出門后一定要用紗帳將嬰兒車防護好。
要讓寶寶在陰涼、通風和空曠的地方玩耍,遠離草叢、花壇、樹林、臭水溝和河邊等蚊蟲多的地方,尤其是黃昏以后更要注意,黃昏后和夜間聚集在樹木花草中的蚊蟲開始活躍,如果寶寶與它們“密切接觸”,被叮咬的概率會增大。
可以給寶寶的推車、衣服上貼上一些純植物型的驅蚊片。也可使用純植物的嬰兒花露水噴灑在寶寶的衣物上,驅蚊效果也不錯。
快問快答
問:被蚊子叮咬,真的會傳染疾病嗎?
答:現在我國出現了進口蚊子,俗稱花蚊子,毒力比普通蚊子強,人在被叮咬后出現皮膚紅腫、起水泡、瘙癢等過敏癥狀明顯;蚊蟲還會傳播肝炎、流行性乙型腦炎的傳染病。所以,我們在夏季確實要加強對蚊子的防護,尤其是皮膚嬌嫩、免疫系統尚未健全的嬰幼兒,更應該注意防護。
問:寶寶被蚊蟲被叮咬后,該如何正確處理?
答:被蚊蟲叮咬后,若寶寶的皮膚出現紅腫、有硬結、局部癢,可涂抹花露水等減輕局部癥狀。如果蚊子毒力強,寶寶的過敏反應嚴重,可能會有水泡形成,有的寶寶本身就是過敏體質,被蚊蟲叮咬后,耳郭、面部腫脹比較明顯,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藥物治療,建議第一次先去看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也可以請醫生指導和開出一些用藥,下次遇到相同的情況時使用。若寶寶被蚊蟲叮咬后皮膚被抓破了,就要避免沾水,傷口使用碘伏消毒,防止皮膚感染。
問:O型血寶寶容易被蚊子咬,這是真的嗎?
答: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蚊子不會區分人的血型,吸引它們的是氣味。人在睡眠時不斷地呼出二氧化碳,蚊子會使用它的近距離傳感器測定人的汗水溫度以及所含的成分,決定是否對你展開攻擊。所以,通常人群中肺活量大、呼吸沉重,以及汗腺發達、出汗多的人比較容易招惹蚊子。可見寶寶并不是最招蚊子的,只要防范方法得當,就能避免蚊子的侵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