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白卷葉蛾spilonota ocellana schiff是一種很少見的果樹害蟲,在過去一些年份往往有一些新梢被這種害蟲為害,可是近幾年不僅為害新梢,更重要的是近幾年來數量漸漸增多,重要的是近幾年有很多花芽也被此蟲為害,嚴重的影響了下年的產量。
此幼蟲體長8~12mm,頭黑褐色,前胸背板和臀板褐色,成蟲灰褐色,體長6~8mm。幼蟲以小幼蟲在枝捎內越冬,第2年5-6月份卷新梢嫩葉危害,常咬斷中間一片葉柄,很易識別。后來便注入嫩梢內,達15mm,多在10mm左右,并且會有蟲便排出,大多在頂芽周圍導糞并掛在枝上。雖然整個生活周期都是在枝捎內部生長,但卻有一種寄生蜂也能將其從枝梢內寄生,控制著其的大量發生,筆者從2015年發現此蟲,2017年摘梢進行飼養,并進行多種觀察,發現有一種寄生蜂姬蜂科,國內尚未見報道,很可能為一種新種寄生蜂,現將觀察的結果報道如下:
1白卷葉蛾姬蜂形態特征
膜翅目姬蜂科,雌成蟲體長5~7mm,復眼黑褐色,單眼褐色呈三角形排列,中熊盾片及小盾片黑色,有細小的刻尖,并被白色洗毛,小盾片圓形,觸角柄節梗節和鞭節均為褐色,翅透明,并有金屬光澤,翅痣黑色,前緣脈黑褐色,亞前緣脈褐色,無小翅室。前足及中足各節為黃褐色,后足腿節黑褐色,脛節前端黃褐色,末端黑褐色,爪黑色。腹部靠前端為黑色,向后有幾節從腹板到背板都為黃色。產卵器于體等長,5~7mm,產卵管為褐色,產卵器鞘為黑色,雌成蟲在無補充營養的情況下,能活4d,9月上旬羽化的多幼蟲蛆狀。蛹褐色是圍蛹。
2寄生現象
在田間觀察,其在空中飛翔,是一種搖擺式飛翔,當發現在害蟲為害的新梢會停止飛行,便會落到此枝上。在此枝上來回的奔跑幾下,找準此蟲的位置后,則會停下,將尾部翹得高高的,緊接著將尾部卷起,將產卵器插入枝捎內,進行產卵寄生。產卵部位大都在枝捎的尖端,害蟲經常倒糞的地方插入,這里有幼蟲經常上下串動,而且此處很暢通的地方插入產卵器。產卵結束后立即飛出。另找一個受害的枝捎。此寄生蜂以上午到午間活動的比較頻繁。此蟲一般在8月中旬發生最多,到了9月下旬,基本很少能見到此蜂。被寄生了的寄主幼蟲照樣可以生長,到了快5令時此寄主幼蟲呈滯育狀態。后來便從寄主體內脫出一個黃白色的蜂幼蟲卵。幼蟲長5~8mm,蛆狀,頭部尖細。此幼蟲后來做一個白色膜繭,很薄。然后從此繭內羽化出蜂。成蟲繭為圓筒形。剛從寄主體內脫出的幼蟲,體內還帶有褐色物質,從外觀就能看到,可是后來經過導糞,把體內的物質導完以后,即成一個白色的蛆狀幼蟲。隨即開始做繭。做繭的時候也是這頭做一回又調轉頭來再做另一頭。經過1d多的時間。即可做成一個膜繭,試驗觀察,在8月25號采的白卷寄蜂在8月29號做成白繭,在9月1號變黑而出蜂,蛹期4d,9月3號死。(據2017年資料)
3寄生蜂的助遷與利用
如果在果園內發現有此蜂的時候,盡量少噴殺蟲劑。必須噴可以少打殺蟲劑,改用滅幼尿。如果自己園內無此蜂,可到有此蜂的果園內去助遷。方法就是在生長季節到有此蜂的果園處剪被害蟲為害的樹梢,剪下約6cm長的枝條回來,放在礦泉水瓶內口端用紗布綁上,紗布網目要大于1mm。綁好后再在果園內的果樹背陰面的主枝上橫向將此瓶綁好。待羽化以后蜂則可從網內飛出,而白卷蛾體大則飛不出。至于此寄生蜂在哪里以什么蟲態越冬,有待進一步觀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