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教十余載,教學過程中用得最多的是電腦和多媒體投影儀、一體機等,但是,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僅僅依靠這些教學工具是不夠的,因為這些工具人人都可以擁有,甚至可以準備得更加豐富。但要想真正上好一節信息技術課,教師的自身修養更為重要。本人結合自己多年的授課經驗,談談信息技術教師應具備的一些自身素養。
關鍵詞:信息技術;素養;美德
一、 要有美德
教師具有美德,時時刻刻都會對學生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使得學生更容易親近老師,更容易對課堂感興趣。教師在教學中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提前候課。教學中能提前候課,不僅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更是體現了教師的美德。通常語數英等學科教師會提高候課,而信息技術老師往往忽視這一點,這樣會使學生從一開始就對教師失去了敬畏之心。
第二,充分準備,把有質量、有效益的課奉獻給學生。精心設計的課程,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能愉快地接受知識,而不是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如坐針氈。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應充分的做好準備,精心備課。
第三,甘當人梯,兼顧到每一名學生,幫助學生成功。比如我在聽一位教師課的時候,老師讓一名學生播放他自己做的幻燈片,需要點擊動物發出聲音,該名學生就是不知如何操作。這時教師并沒有讓學生離開,也沒有簡單地自己代勞,而是彎下腰,雙手握著學生的手,用學生的手指去觸擊屏幕上牛的圖片。當渾厚而悠揚的吼聲出來時,臺下的學生頓時高興起來,該名學生的表情也立馬舒展開來。
這是成功后的放松,這是成功后的緊張情緒釋放。假如是由該教師代替學生的手去點擊聲音,就出現不了這樣課堂氣氛,其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而這正是教師長期修煉出來的美德所在。
二、 要有學問
有一次我在聽一堂信息技術的公開課時,因多媒體投影儀老化,顏色有些失真,當教師在講繪畫各種顏色的圖形時,為了提高學生對顏色的敏感度,該教師設置了一個小實驗。
該實驗是通過化學反應而產生顏色上的變化,此效果非常明顯:在無色液體眨眼之間變成鮮艷的紅色液體時,孩子們瞪大眼睛、叫出聲音,在學生好奇心被激發之后,營造出興致濃濃的學習氛圍。
能想象得出,此時的孩子們對自己的老師景仰不已——我們的老師真厲害。這些效果的產生,來源于教師跨學科知識的學習與掌握,教師在擁有淵博的學問背景下,才能實現跨學科的綜合性教學,才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常言道:魅力來自實力。最能代表實力的就是學問。
三、 要有愛心
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由于學生大多對信息技術課充滿了好奇心,所以一上課就開始興奮起來,更甚至有的學生會跑下座位觀看老師的授課內容。
而這種情況,常常會導致一些教師情緒化,有的甚至發火。當然,教師出發點都是好的,但如果對于上述表現不太好的個別學生嚴厲批評的話,又將極大地打擊學生的積極性,甚至會讓學生產生反抗情緒。
雖然情緒化過程中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說明教師還沒修煉到仁愛境界。原因大概有兩點,其一沒有尊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性,其二是沒有走進學生內心世界。
作為有愛心的教師,應自始至終面帶微笑,耐心地對待有著不同表現的每一位學生,對學生具有發自內心的喜愛。
四、 要有追求
有追求的人才能用心去設計,讓課堂有趣味;有追求的人,才能靜心從規范抓起,讓課堂有效果。像于漪老師那樣,追求每一節課都是優課。
我聽過一位老師的《幻燈片的制作》一課,能夠滲透出教者背后所花的一番功夫,如課件的制作、圖片的選用、動畫游戲的融合,豬、牛等動物聲音的切入等,這都是備課中所需花的功夫。
其實,這只是一節課的功夫,真正的功夫是教育生涯中的孜孜追求,只有在不斷地追求中,才能鍛煉和積累自己的教學基本功、提升自己的教學素養,如“三字一話”的基本功,現代化教學設備的熟練應用,簡單的唱與跳,對于課堂教學進程的把握與掌控等,這些基本功絕非一日之功,沒有對“做一名好老師”的目標追求,就不能有堅持長期不懈的辛勤付出。
其實,像該這位老師一樣的許許多多老師,他們平日里的追求也談不上什么宏偉,他們的追求很普通,就是力爭做一名合格的老師,這種合格也就是我們平常在年終總結語寫的那樣:做一名學生喜歡、家長放心、領導信任、社會滿意的教師。
做到這些,說不難也難。說不難,是基于從上好一節課做起,不是什么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說難,是把上好每一節課作為自己的終生追求。
五、要有擔當
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有些人認為學生學不學不是老師的事,學得怎么樣,也與老師無關,老師只要上好課,就行了。其實這樣的觀點是錯誤的,這是沒有擔當的表現。
雖然信息技術課不參與考試,但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學生。教師課前不精心備課,就不能做出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師課堂上不能嚴于律己、關愛學生,就不能上出高質量的課;教師課后不深入學習、仔細反思,就不能讓自己的水平有所提升。
所以我們要做一名有擔當的信息技術教師,我的課堂我做主。課上得好是應該的,課上得不好是我自己的責任,不轉嫁給外在的條件,這就是一種擔當。缺乏擔當精神的教師,談不上有魅力的教師。
時代在進步,教師的發展離不開自身修養。作為一名信息技術老師,我們應該具備的自身修養就應該是:有美德、有學問、有愛心、有追求、有擔當,愿我們每位信息技術老師,都能做好一名新時代的“五有”教師。
作者簡介:
于世猛,江蘇省宿遷市,宿遷市湖濱新區皂河第二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