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北
滿族是在我國東北地區崛起的一個民族,在數千年的社會歷史進程中,滿族民眾一直生活在被人稱為“絕域”的白山黑水間,世代以漁獵、畜牧和農耕為生。
滿族民間故事主要分布于長白山余脈的廣大區域內,這里群山環抱,風光旖旎,是一片自然資源富集、人文內涵深厚的熱土。世代生活在遼寧東部山區的廣大滿族民眾,不僅創造了本民族輝煌的歷史,也創造了豐富多彩、蔚為大觀的民間文學。
由于地處特殊的地理位置,歷史上當地的滿族群體在文化建構上很少受中原禮教的束縛,有著較為自由的發展空間,在文化創造方面也有大俗大雅之氣。白山黑水不僅滋養了遼東人健壯的體魄,也磨礪了遼東人堅韌豁達的文化品格,遼東文化除具有關東文化的一些普遍特征之外,其構形與內質還浸潤了遼東山林的精神氣韻,別具這一方水土的獨特風格。
滿族民間故事想象豐富而綺麗,展現出一幅色彩斑斕的超現實圖景,例如滿族民眾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放蠶姑娘》,故事不僅塑造了“身穿綠衣,腳蹬紅靴,頭插兩根綠長纓”這樣一個頗具神話色彩的蠶姑娘形象,而且通過“蠶上山,蛾上樹,蠶脫皮,破蟻子,挪蠶場,姐妹倆九九八十一天,日日夜夜守護在春蠶身邊”這樣生動的講述,向人們傳播了養蠶的知識。像《放蠶姑娘》這樣的故事還有許多,這些民間故事是滿族勞動人民的集體創作,反映了遼東獨特的生產生活方式。

滿族民間故事中的神話傳說充滿了浪漫色彩,如《天鵝仙女》《布庫里雍順》《天女浴躬池》等,講述了天神最小的女兒因為吞食朱雀(或喜鵲)銜來的朱果而懷孕生下了愛新覺羅·布庫里雍順,而他就是滿族的始祖?!度赵路濉分v述的同樣是遠古時期世界死氣沉沉,天神的小女兒把左眼拋上天空化作太陽,把右眼拋上天空化作月亮,把脖子上的一串珍珠拋上天空化作星星,她的身體則化作了一座山峰——日月峰。
清太祖努爾哈赤的軍事崛起及其創造的歷史功績在民間文學中亦有生動的描述。《罕王巧計破葉赫》《瓜拉佳格格》等故事講述了努爾哈赤征戰多年統一女真部落的傳奇故事,歌頌了努爾哈赤的遠見卓識與膽魄謀略,反映了當時斗爭的艱巨性、復雜性以及滿族人民要求統一的強烈愿望?!独虾蓖鯕骸贰痘谏健贰都t河》《得骨》等作品記述了滿族官兵在老罕王的指揮下大敗明軍的壯觀戰斗場面。其他反映老罕王老年生活的《罕王進北京心滿意足》《索大奈的故事》等,也從不同角度刻畫了老罕王的形象。
傳說老罕王為了報答救過他性命的人和動物,為后人立下了許多規矩,這就是滿族家家供奉“無事媽媽”,不食狗肉,院內立索羅桿祭烏鴉等風俗的來歷。這些傳說雖帶有某些宿命論的色彩,卻也反映了滿族人民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英雄人物的懷念與崇敬。
在遼東地區還廣泛流傳著很多風物傳說,如流傳在岫巖滿族自治縣的《細玉溝》《唐帽山的傳說》《香爐山的傳說》《牧牛河》《登天石》《桂花嶺》等。其中《細玉溝》中的主人公是一個靠打獵供養老母親的青年,有一天忽然下起瓢潑大雨,河溝的水開始暴漲,他剛想過河回家,忽然來了個白胡須老人,小伙子不厭其煩地幫助老人,老人為表示感謝便送給他兩塊石頭,沒想到石頭后來變成了細玉,這便是細玉溝的由來。
滿族民間故事是滿族最豐富的文學寶庫,直接反映了滿族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具有鮮明的滿族民族色彩。
在漫長的人類歷史進程中,滿族民間文學通過口頭傳播方式流傳至今,盡管作為口頭文學很難確定作品創作的確切時間和地點,但優美動人的滿族民間故事仍一代代流傳了下來。
巧是民間故事的重要手段,極富戲劇性,是民間故事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滿族民間故事飽含巧妙的故事情節設置,并采用不同藝術手法,將靜態的事物描述得極富靈性,人們由現實聯想到遙遠的過去,同時憧憬美好的未來,因此也更加熱愛自己的生活。
滿族民間故事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決定了它在描寫人物、景物、風俗時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所使用的滿族語言使滿族人民對故園油然生出一種鄉土情結,也有利于我們深刻理解滿族的鄉土文化和民族精神。
滿族民間故事充滿了鮮明的浪漫主義色彩。在過去,低下的生產力決定了人們的認知水平,于是人們開始尋求神靈的幫助,從而產生了眾多神奇的幻想故事,這是民間故事具有濃郁浪漫主義色彩的主要因素。在滿族民間故事中常常出現的玉兔、狐仙、天鵝、黃狗甚至草木花石都有了靈性,往往幫助善良的人們一起戰勝邪惡。
滿族民間故事具有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特點,簡練的表達方式和曲折的結構技巧是滿族人民在長期的創作中自然形成的,是中國傳統審美習慣的典型代表。滿族民間故事因其真實、全面地反映了滿族人民的生活狀況和思想感情,總結了滿族人的生產勞動經驗,充滿了蓬勃的藝術生命力,經久不衰。
據了解,目前在遼東地區有千余人能講百則以上民間故事,在遼東滿族聚居區域還有一些老人保留著講故事的傳統,津津樂道地講述著滿族先人的英雄事績以及當地的風物傳說,但這些老人大多年事已高,記憶力減退,還有些講述者已經謝世,因此講傳統民間故事的人越來越少。如今,遼寧省已為三十位滿族民間故事重要傳承人建立了影像資料庫,并結集出版了《遼東滿族民間故事集》《遼東滿族民間風物傳說故事集》,與此同時,有關部門也已組織專家開始深入研究遼東滿族民間故事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