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自主學習與環境創設學習的性質是由環境決定的,什么樣的環境里就有什么樣的學習。自主學習中,幼兒需要一個可以讓他們進行選擇的環境來培養和表現主體的獨立性和主動性。因此,選擇一些對幼兒有吸引力的游戲材料,創設一個幼兒感興趣的游戲環境,是提高幼兒教育教學活動興趣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本土化;游戲材料;創設;環境
我們在本課題的研究中,主要側重于本土化游戲材料創設的環境對幼兒的作用。
一、本土化游戲材料創設的環境,有助于激發幼兒的表現力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幼兒對一些本土化的游戲材料非常感興趣,于是我們就利用各種本土化的材料對環境進行布置,制作各種各樣的玩具和教具,同時發動幼兒在家里尋找一些廢舊的且自己喜歡的游戲材料帶到幼兒園來,如廢圖片、報紙、書簽、舊郵票、明信片、小貼紙、各種廢棄的包裝盒、易拉罐、包裝袋等,以及小木塊、碎布料、線繩、膠帶、膠水、顏料等各種廢舊的東西自己進行制作,幼兒自己用這些東西制作出了各種各樣的玩具、教具,并在這種過程中體驗了游戲的快樂,無疑,環境的創設大大激發了幼兒的表現力。
二、本土化游戲材料創設的環境促進幼兒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
幼兒在進行游戲時需要環境和游戲材料的支持,為此我們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和游戲場地,為了充分挖掘這些游戲材料的價值,在游戲的過程中我們讓幼兒積極想象一種游戲材料的多種玩法,于是在每次游戲的過程中,教師首先向幼兒們介紹各種材料的名稱,并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索更多游戲的玩法。其次在幼兒探索游戲玩法的過程中,每一位教師都要善于發現幼兒有價值的表現,并加以發揚并進一步推廣;從而讓更多的幼兒知道同一種材料具有多種玩法。在這個游戲的過程中,幼兒的想象創造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
三、本土化游戲材料創造的游戲環境,可以促進幼兒合作交往能力的發展
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必須積極為幼兒創設發展的空間,我們也利用本土化游戲中具有價值的教育資源,讓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得到發展,為此我們在組織形式上大膽探索,在平時的游戲中采用自主游戲、混班游戲、小組游戲等多種形式來促進幼兒的交往能力,如在運動游戲中有自主運動、混班運動、混齡運動、區域運動,其中不同運動的手段對幼兒的合作交往能力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和調控。幼兒在這種愉悅的運動氛圍中身心得到了全面的發展,特別是幼兒之間的合作意識自然而然地便形成了。
四、本土化游戲材料創造的游戲環境,可以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
新課程的教育理念體現的是教師教育內容、手段、形式的整合,在開展本土化的游戲中教師要充分利用資源的多元化,把幼兒當前的認知、情感有效地進行整合。如“造房子”的游戲中,在場地的設置上標記了不同的數字,把幼兒對數的概念有機地整合運動游戲中,幼兒在玩玩、跳跳的過程中對數產生興趣。“打耙子”的游戲中,對幼兒的思維又進行了一次挑戰,在耙子的每個環節設計成雙數2、4、6、8,幼兒在投耙的過程中不僅要看清楚自己投的是哪一環,還要知道自己所得的分數多少,連續三次的得分算是總分,并把三次的得分進行總合,然后再加出總分,把大班幼兒數的加減有機地整合在運動游戲中,活動中不僅鍛煉了幼兒的思維活躍性,而且身體的動作也得到了協調發展。
五、本土化游戲材料創設的環境,可以促進幼兒挑戰自我能力的發展
在游戲中,幼兒要學會利用各種材料進行游戲,對材料怎么處理,用什么方式玩,這些都是幼兒對自我能力的挑戰,在不同的游戲中對于不同能力層次的幼兒都具有不同的挑戰度。在本土化運動材料游戲中,班內有一部分幼兒的動作發展相對薄弱,對于挑戰性強的游戲缺乏信心,如在“爬高山”的游戲中,幼兒在高低不等的材料上進行攀登,針對這樣的幼兒,教師便在攀登的材料上進行調整,讓幼兒對凳子的高度消除心理的阻礙,當幼兒有了一定的信心后,再讓幼兒爬上高的凳子,通過從低到高的不斷嘗試與探索,幼兒對游戲材料產生了運動的興趣。
總之,本土化的運動材料不僅幫助幼兒建立了運動的自信,而且也促進了幼兒動作協調能力的發展。
作者簡介:
黃麗平,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泉山鎮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