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彬
摘 要:近些年國內園林規劃行業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已成為國內國民經濟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產業,發揮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按照現今發展形勢能夠預測,國內經濟后續建設階段,園林規劃仍屬于基礎行業。除此之外,對于園林規劃設計期間存在的問題,必須做好全面有效分析工作,尤其是鄉村景觀設計的各種缺陷,應當作為重中之重。鄉村景觀設計作為園林規劃設計中必不可少一部分,地位非常顯著,簡單來講,它與工程品質息息相關,必須引起人們高度重視。
關鍵詞:園林規劃;鄉村景觀;設計現狀
中圖分類號:TU986? ? ? 文獻標志碼:A
0 引言
近些年,國內關于園林規劃管理標準逐漸完善。園林規劃管理部門及有關人員,必須端正態度,強化理念,通過科學措施提高鄉村景觀設計的管理能力,推動園林規劃快速、穩定發展。有關部門應當將規劃設計管理作為重點內容,既要考慮規劃設計問題,又要注重可持續發展要求。設計單位應當在多方面增強自身素質水平,吸納及培養專業管理人員,由此組建專業化管理團隊,最大程度地提高管理效果。關于園林規劃,必須持續加大資金投入,避免整個發展過程受到影響。為做好相關資料歸檔工作,防止數據信息遺失與泄露,必須準確進行收集分析與整理,認真完成歸檔,為設計技術管理奠定重要基礎。此外,還需改善相關部門預防管理及精細化管理能力,依托獎罰制度,對表現優異者進行獎勵,嚴肅處理所有問題與錯誤,提高管理人員主動性,全面挖掘管理部門及管理人員潛力。具體實施階段,應當積極學習、靈活使用國內外主流理念及措施,進而提高園林規劃鄉村景觀設計管理總體水平。
1 園林規劃中鄉村景觀設計現狀及發展趨勢
1.1 注重人文規劃設計
1.1.1 村民參與規劃設計
由于設計師本身對當地鄉村的資源環境、居民生活方式及風俗習慣等了解甚少,往往在設計中忽視村民的意愿與需求,甚至違背村民利益,脫離鄉村景觀的實際情況,影響鄉村景觀特色的發揮。所以園林規劃中鄉村景觀設計必須尊重村民主體,無論是調研鄉村景觀項目、制定景觀規劃還是具體實施資源建設方案,都應力邀當地村民、民俗專家參與其中,鼓勵村民暢所欲言,這樣不僅有利于維護當地村民的合法利益,加大村民對開發鄉村景觀的支持力度,也有利于村民樹立主人翁意識,提高服務能力。同時在村民的配合與支持下,全面推廣鄉村景觀文化與民俗習慣,拉近游客與村民的距離,提升鄉村景觀的品質與口碑。
1.1.2 景觀人性化設計
在鄉村景觀設計中考慮人性化問題,就是關注游客游玩過程的主觀感受,希望通過人性化的設計,促使游客與景觀的和諧共處,盡量滿足每一名游客的需求,讓他們獲得舒適、愉悅的體驗。鄉村景觀的發展要基于不同城市居民的需求,綜合考慮生理、安全、社交、榮譽和自我實現5個需求,并針對不同層次需求的具體內容設計不同的景觀環境、空間構造等,通過采用多樣化景觀要素及獨特的造景技術,構造游客所需的景觀空間,讓他們在游玩過程保持新鮮感和愉悅感。
1.2 實現空間資源化
1.2.1 景觀空間精明式增長
鄉村景觀空間的開發要向高效、集約的方向努力,將鄉村景觀空間劃分為核心保護區、增長邊界區、適宜開發區及緩沖過渡區等幾個部分,圍繞生態性原則提高各地區的土地利用效率,尤其合理利用空地及劣質地,不能隨意占用山地、林地、農田等,保持生態平衡,形成科學、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景觀空間。
1.2.2 景觀空間特色化營造
鄉村景觀空間不僅屬于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場地,同時也是一種極富開發價值的旅游資源,為游客提供賞景、游玩、住宿的活動空間。象開發鄉村旅游產品時,多以村莊聚落作為景觀中心點,圍繞村莊開發各項旅游資源,以“圈式循環”的模式挖掘鄉村景觀的內涵與價值。在傳統村落中發展旅游項目,必須依靠當地獨特的景觀來吸引游客、留住游客,這就需要營造特色化的景觀空間,實現空間資源化發展。
1.3 凸顯鄉土特色
鄉村景觀的設計者要始終把握“生態文明”建設原則,景觀的規劃設計要走品質化路線,深入挖掘鄉村景觀的鄉土特色,包括突出其中蘊含的鄉村性、地域性及文化性特征。凸顯鄉土特色,一方面要以本土化的景觀資源為主,減少對自然景觀的破壞,尊重大自然、尊重當地居民、尊重當地風俗習慣。另一方面,大力宣揚和傳承優秀的鄉村傳統文化,在景觀設計中充分考慮人文性因素,引入民間傳說、歷史人物等關鍵元素,挖掘鄉村景觀的潛在價值,體現鄉村景觀的豐富性與獨特性,減少鄉村景觀建設的同質化現象。
1.4 謀求可持續發展
1.4.1 低碳式開發
生態文明強調的是綠色文明,倡導低破壞、低污染、低能耗的低碳環保資源利用形式,通過采用清潔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方法,保護自然生態資源,推動鄉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近年來,我國鄉村景觀發展迅速,雖然這在一定程度改善了鄉村地區的生活水平,提高當地居民收入,獲得顯著的經濟效益,但是同時產生的環境保護問題也不容忽視,如消耗大量資源與能源、嚴重打破生態平衡等,實行低碳式開發模式勢在必行。從鄉村景觀的規劃設計環節就引入低碳環保的理念,包括合理設計空間、充分挖掘綠色新能源、應用綠色鄉土材料、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等,從根本實現生態化、持續化發展目標。
1.4.2 保護生態環境
生態視角下的鄉村景觀營造,首要前提就是保證鄉村環境的整體性,減少破壞與浪費。在規劃設計時,要考慮鄉村景觀項目、游客行為與鄉村環境、旅游景觀的影響關系,不能盲目追求旅游產業的經濟效益而肆意破壞生態環境,無論是鄉村景觀項目布局、劃分活動空間還是選擇景觀要素,應始終堅持保護生態環境的原則,既要實現經濟目標,更要維護環境效益與社會效益,爭取實現鄉村景觀項目與自然、環境、人類的有機統一。
2 結語
園林規劃已成為國內國民經濟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產業,發揮著巨大推動作用。按照現今發展形勢能夠預測,國內經濟后續建設階段,園林規劃仍屬于基礎行業。除此之外,關于園林規劃設計期間存在的問題,必須做好全面有效分析工作,尤其是鄉村景觀設計管理各種缺陷,應當作為重中之重。站在全局角度來看,近些年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園林規劃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發展速度非常迅猛,各方面均有明顯進步,不管是設計工藝還是設計措施,亦或設計人員與管理人員方面,成果都非常突出。鄉村景觀設計作為園林規劃設計必不可少一部分,地位非常顯著,簡單來講,它與工程品質息息相關,一旦產生問題,必將給整個工程帶來影響,甚至出現惡劣后果,因此,必須引起人們高度重視,經科學分析與探討,促使設計過程更加科學合理,全面保證設計質量與效果。
參考文獻
[1]王紀武.生態型村莊規劃理論與方法:以杭州市生態帶區域為例[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
[2]劉黎明.鄉村景觀規劃[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3.
[3]王婷婷.城市邊緣區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研究——以成都市三圣鄉幸福梅林為例[D].四川:成都理工大學,2007.
[4]林若琪,蔡運龍.轉型期鄉村多功能性及景觀重塑[J].人文地理,2012(2):45-50.
[5]劉新燕.鄉土景觀元素的表達手法研究[J].中國園林,2012(2):49-52.
[6]顧曉玲.新農村景觀設計藝術[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