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博 剛永和 裴生權 杜江
摘 要 飼草料加工調制是提高畜牧業穩定高效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今后,應以綠色環保為導向,加大飼草料基地建設力度,創新飼草料加工調制方法,全面實現飼草料生產加工自動化,促進畜牧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飼草料;加工調制;發展建議
本文的目的就是通過闡述飼草料加工調制方法,為今后提高飼草料利用和發展提供合理化建議。
1 飼草料的調制加工方法
1.1 生物法
粗飼料生物處理法就是利用有益微生物和生物酶,分解粗飼料中纖維素和木質素,并通過微生物繁殖增加菌體蛋白、維生素等有益物質,軟化質地,改善味道,從而提高粗飼料的營養價值和消化吸收率。生物法處理粗飼料常用的主要方法有微貯和青貯兩種。
1.1.1 微貯
是一種在商業上被稱為“海星微貯王”的復合微生物菌在體外發酵處理粗飼料,以提高反芻家畜對粗飼料的利用率。制作方法是按照1000kg切短粉碎的粗飼料加入3克“海星微貯王”活干菌溶于200ml水中放置1-3小時,然后用0.8-1%的食鹽水稀釋至1200-1400L將活干菌復活,均勻噴灑在粗飼料上,壓緊密封30d后飼喂牲畜,育肥羊干物質采食量較未處理提高了8.63%,增重提高13.41%。
1.1.2 青貯
青貯飼料就是利用乳酸菌將新鮮的青綠飼草,在密封厭氧的環境下大量繁殖生成乳酸,促進和抑制微生物發酵,當PH值下降到一定程度,所有微生物停止活動,而形成質量穩定可長期保存的青綠飼料。在青貯過程中青綠飼草營養損失一般在5-10%左右,飼喂牲畜消化吸收率可達到60%,采食量大幅增加,飼喂各類牲畜增重非常明顯,在畜牧養殖上經濟效益非常顯著。
1.2 化學法
畜牧業養殖中的飼草料化學處理法就是利用化學制劑作用于低質粗飼料,使粗飼料內部結構發生變化,有利于瘤胃微生物的分解,從而達到提高飼草料采食量和消化吸收率,提高粗飼料營養價值。常用的化學法處理主要是通過氨化與堿化處理。
1.2.1 氨化處理
氨化處理主要是利用常見的農作物秸稈含有大量粗纖維,直接用作牲畜的飼料,口感差,難以消化。農作物秸稈通過氨源(尿素、氨水、碳酸氫銨等)進行氨化處理后,味道甘甜,質地松軟,口感好,消化好,能夠提高家畜的食用率與秸稈的纖維利用率。再者,秸稈在氨化以后,會貯留銨鹽與銨態氮,能夠增加秸稈飼料中的粗蛋白質含量,能夠進一步減少飼料的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氨化處理的方法為,在切碎的秸稈料(100kg)中,加尿素4-5kg(氨水25%12L或碳酸氫銨12-15kg)和35-40kg水,并將尿素溶解在水中,均勻噴灑在在秸稈后壓實,在炎熱季節密封10d至15d,寒冷季節密封20d至30d。在棄封喂養家畜之前,氨化粗飼料晾曬通氣1d后進行飼養。進行氨化處理后,秸稈飼料的消化率從原本的58%上升到64%[1],飼料的總營養價值也有所提高,用于喂養犢牛與產奶的母牛,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
1.2.2 堿化處理
堿類物質是一種會破壞纖維素、溶解蛋白質的處理流程,能夠使粗飼料中的半纖維素得到溶解,有利于反芻動物對粗飼料中纖維素的消化吸收利用。堿化處理的粗飼料對象為粗纖維含量高、蛋白質成分與胡蘿卜素成分較低的秸稈飼料,通過堿化處理后,能保留大部分的粗纖維與蛋白質成分,能增加牲畜的食用率和飼料的利用率。常用的堿化處理方法有:將切碎的秸稈料(100kg)+生石灰(3kg)或是熟石灰(4kg)+水(200L-500L),若想要改善秸稈飼料的口味,還可以增加0.5kg-1kg的食鹽,在加工處理后放在水泥地面上亦或是木板上晾曬24小時至36小時;在其中增加一些精飼料,用于喂養肉牛,效果更好。
1.3 物理法
最常用的物理法其實就是將粗飼料切短、粉碎、蒸煮、浸泡、制作顆粒等過程。主要應用物理法制作的畜牧飼料是青干草,青干草的調制方法:牧草在最合理的收割期(豆科類的牧草應該在盛花期收割,禾本類的牧草應該在抽穗期收割),選擇一個合適的晴天,在收割牧草后平鋪到地面,在日光下暴曬,暴曬期間應該勤翻動,促進提高牧草中水分的蒸發,保證干草的質量[2]。
2今后飼草料發展建議2.1加大飼料基地建設,提倡良料良育現今,我國的畜牧業生產水平還較為落后,畜牧業所飼養的家畜質量不高,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再者,畜牧產品種類過于單一,牛肉、羊肉產量較低,仍舊無法成為人們日常食用的肉類之一。究其根源在于我國飼草料產業生產落后,無法提供高質量的飼草料,也無法生產出高質量的畜產品。因此,我國的飼草料產業應該與畜牧業聯合,出臺支持飼草料產業發展優惠政策,大力調制種植業結構,擴大飼草料種植面積,實施良料良育配套建設,打造高產、穩定、優質的飼草料基地,在種植飼草時應該提升豆科類牧草與優質青草的混合播種比例,綜合利用地域條件,充分發揮土地資源的優勢,擴大糧飼兼用和飼用玉米種植面積,合理利用玉米、秸稈等農作物,生產高質量飼草料,改善高品質飼草料供給不足的現象,實現高質量喂養,生產高質量畜產品,滿足社會市場需求。
2.2 提升飼草料的加工轉化率
近年來,隨著農產品價格下跌和農村勞務人員進城務工,我國很多地區都存在耕田荒廢的現象,國家可以制定相應的政策,大力推廣農作物和飼草料種植,全面落實飼草料產業與大農業結構調整的有機結合,從而提高飼草料的產量。再者,飼草料行業人員應該積極的創新飼草料加工方法和轉化方法,及時吸納先進的科技手段和技術,以綠化環保作為導向,全面實現飼草料生產加工自動化,將飼草料的加工與動物營養學聯合,實施飼草料精細分段加工,提高飼料加工質量,從而提高家畜的質量。
3 結論
飼草料的加工調制方法與畜牧行業的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穩定、科學和高質量的發展,有助于飼草料產業鏈的全面提升和延伸,有助于促進畜牧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吳海峰.試論青貯飼料加工方法及利用[J].農業工程技術,2016,36(5):62.
[2] 王宏,張龍,李鶴齡等.膨化加工方法對獼猴飼料營養成分的影響[J].中國飼料,2018,(15):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