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霞
8月11日,2019山西省星火創業大賽鳴槍開賽。8月15日起,創業大賽在太原、長治、運城、晉城四市按組別進行半決賽,8月22日進行總決賽。此次大賽在全省創業者中反響熱烈,吸引了上千個創業項目報名,創歷年之最。
與往屆活動相比,本次大賽亮點頻出,特別是參賽組別由通常的高校畢業生創業組擴大到退役軍人組、返鄉農民工及新型職業農民組、其他創業人群組,這樣一來,擴大了參賽人群和項目征集范圍,可以說,幾乎只要是在山西省創業打拼的“追夢人”都能報名參加大賽,獲獎者不僅能夠參加培訓學習,還能獲得不同額度的經費獎勵。最終,勢必會角逐出一批具有示范性、引領性和帶動性的優秀創業項目和創業者,從而激發全社會勞動者的創業熱情,營造創業氛圍,提升創業意識,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山西落地生根。
縱觀國內的各種創業比賽,容易獲頭獎的多集中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納米材料等熱門領域,評委在賽場上也一致鼓勵科技創業。然而,如此多領域的科技創業,背后的評價標準又是怎樣?評委顯然不可能是各學科“樣樣精通”,知悉各領域的前沿技術,而且創業大賽的評委多來自商界,那么以商業的眼光來評價科技的價值,所評的項目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熱門領域技術成熟度的研判。對于那些研發周期長、技術生僻的項目,由于其短期內市場價值不突出,難免會遭冷落。當然,并不能說這些冷門項目參賽完全沒有價值,畢竟鼓勵創業,真正鼓勵的是創業精神。真正的創業精神是指開創一番事業,以永不妥協的勇氣和堅忍不拔的毅力最大限度地創造人生的價值!
由18個原子組成的環碳問世
碳家族再添新成員!據英國《科學新聞》雙周刊網站近日報道,科學家創造了一種名為環碳(cyclocarbon)的分子,并對其結構進行了成像:該分子是由18個碳原子組成的環。
化學家認為,應該有可能制造出環狀的碳分子,但迄今為止,沒有人做到這一點。
為此,IBM蘇黎世研究實驗室物理學家凱瑟琳娜·凱撒和同事們從氧化環碳分子著手。在氧化環碳分子內,碳原子排列成環,原子上附著著一氧化碳基團。這些基團有助于分子保持穩定,因此,去除一氧化碳創造環碳并非易事。利用原子力顯微鏡,研究人員通過對分子施加電壓,成功去除了一氧化碳,得到了一個裸露的碳環。
黏土增強水凝膠可更好促進骨愈合
據《自然·通信》最新報道,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開發的一種新型多孔水凝膠,能誘導天然存在的干細胞的遷移,有效促進組織修復和再生。小鼠模型實驗顯示,這種水凝膠可更好地促進骨愈合。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將促進開發具有高孔隙度的下一代水凝膠系統,并大大改善目前的骨移植材料。這種納米復合水凝膠系統將在藥物輸送、細胞載體和組織工程等方面具有潛在應用價值。利用水凝膠將活細胞和生物活性分子制成組合制劑,有望成為治療人體不健康或受損區域的非侵入性優選方案。
人類首次觀測到“行星際激波”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近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組航天器終于觀測到了科學家搜尋多年的一個現象:行星際激波。
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員繪制了一副動畫,展示了激波以及這些激波沖刷NASA的MMS航天器后其所反射的離子。不同顏色代表觀測到的離子數量,暖色表示離子數量更多,黃色像素代表反射的離子。
當一個速度快的太陽風區域移動超過一個速度慢的區域時,科學家們認為,速度快的區域將能量傳遞給速度慢的區域,并在此過程中產生激波。在2018年1月的觀測中,MMS航天器首次捕捉到這種能量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