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曉輒有丹霞流宕,照耀城頭霞光萬道."這里是位于山東半島東北部的煙臺棲霞市.作為"世界蘋果之城""中國蘋果之都",棲霞市以130多年的蘋果種植歷史、128萬畝種植面積、22多億公斤的蘋果年產量,蜚聲海內外.
兩年前,棲霞市蘋果產業遇
到了發展難題:農業轉型升級難、土地產出效益差、集體經濟不強、村級政治功能弱.
治理土地 厚植根本
棲霞市蘋果因果樹老化和種植過程中不合理施肥等原因,導
致了蘋果園土壤酸化、板結嚴重、蘋果根系受土傳病害嚴重、吸收
根密度低、吸收能力弱、優果率降低、果皮表光差等問題,亟需從土壤深處解決問題.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博文")針對果區土壤進行了分析診斷,并采取了一系列科學治理措施.通過優選本地及周邊區域產生的粉絲下腳料、木薯粉等安全、優質的生物質資源,采用國家技術發明獎專利技術進行有機廢棄資源的高效轉化,依托本地大型有機肥廠搭建土壤改良配肥體系,實現了土壤改良精準配肥與生產.經過監測,改良后的土壤物理、化學、生物學及安全性等指標得到了大幅改善,更多蚯蚓出現了,土質明顯疏松了,酸化明顯改善了,保肥供肥能力明顯提升了,土壤生態系統更健康平衡了.
引進良種 更新換代
果樹老化是棲霞市蘋果產業面對的主要問題之一.據統計,該地60%~70%的果園樹齡已達25~30年,屬于"超期服役",部分果實品質下降、單產下滑,亟需更新換代.為此,棲霞市專門培育了抗病性強的脫毒蘋果苗木,并進行了大規模栽種.2018年,在流轉的1.13萬畝土地上栽種了抗重茬脫毒苗木、矮化自根砧蘋果苗木、荷蘭阿森泰克、富布瑞斯等52個優良新品種116萬株.
黨建引領 模式創新
如何以黨建引領"蘋果革命",帶動鄉村振興?棲霞市將村黨支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群眾優勢和農民合作社的經濟優勢、市場優勢、生產優勢疊加,走出了一條由黨支部領辦,通過組織振興引領產業振興、帶動人才振興、促進文化振興、加快生態振興的鄉村振興新路.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模式,抓住了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機遇,采取股份合作方式,以"股"連心、連利、連責,與龍頭企業建立了集體與群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共同體,有效解決了資金投入、品種改良、技術管理、產品銷售等"一攬子"問題,充分激發了群眾投身鄉村振興的熱情,掀起了一場"紅色黨建"帶領下的轟轟烈烈"蘋果革命".
棲霞市第一家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在蛇窩泊鎮東院頭村.早在2013年策劃成立合作社之初,就堅持把保障群眾利益最大化放到首位.他們以1元為1股,每畝地折合8000元,即8000股,籌集2400萬股成立土地合作社、建立蘋果示范園,并從合作社純收益中,提取3%公益金、5%公積金后,將剩余92%全部按股分給社員.2019年6月份第一次分紅時,每股就實現分紅0.5元,每畝地分紅高達4000元,預計今年底每股分紅0.8元,明年將達到1元.
幾年間,棲霞全市已經有73.2%的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入社農戶達4.7萬戶,共計10.2萬人,增加了村集體收入2.7億元,促進農民增收了3.6億元.
通過治理土壤、更新苗木、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等一系列措施,棲霞市蘋果產業的一個個難題得到了有效解決.今后,"嘉博文"愿繼續為鄉村振興戰略做好改土養地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