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玉鳳,屈慧如,羅博文,周小波,皋子純,任建軍
(沈陽師范大學糧食學院,遼寧沈陽 110034)
山藥,產于廣西、河北、河南等地。山藥中含有蛋白質、糖類、維生素,以及碘、鈣、鐵和磷等人體不可缺少的無機鹽和微量元素,除此之外,山藥中還含有豐富的甾體皂苷類化合物、游離氨基酸、黏液蛋白質等多種功能保健成分[2]。因此它不僅具有補肺益腎、補脾養胃的作用,而且能夠有效防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預防心血管疾病,具有益智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2]。
掛面具有烹調方便、食用便捷、經濟實惠的特點,深受廣大居民的喜愛。隨著我國經濟的蓬勃發展,人們對掛面的營養品質也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將山藥粉與掛面相結合,研制出風味獨特、口味俱佳的山藥掛面。這不僅豐富了掛面的品種,還增強了掛面的營養保健功能,為我國開辟山藥資源提供了新的途徑,對促進城鄉經濟發展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中裕高筋小麥粉、鐵棍山藥粉、食鹽(以上均為市售食用級)、蒸餾水。
TA-CT3型質構儀,美國Brookfield公司產品;JD2000型電子天平,沈陽龍騰有限公司產品;JYNYM1型壓面機,九陽京東自營旗艦店產品;和面機,小熊京東自營旗艦店產品;電磁爐,贛州九陽電磁爐有限公司產品。

1.4.1 掛面的質構分析
每次將3根蒸煮至最佳時間的掛面平行放置于載物平臺上的固定位置,掛面之間的間隔距離相等。每個試樣做5次平行試驗,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試驗采用TA-CT3型質構儀測定掛面的彈性、黏性、硬度、咀嚼性等特性[3]。掛面的彈性和黏性試驗測定采用TA4型探頭,模式為壓縮,測試速度0.8 mm/s,測試后速度0.8 mm/s,測試距離1 mm。掛面的硬度和咀嚼性試驗測定采用TA7型探頭,模式為壓縮,測試速度0.8 mm/s,測試后速度0.8 mm/s,測試距離1 mm。
1.4.2 掛面烹煮特性測定
(1) 掛面吸水率的測定。稱取20 g的山藥掛面記為M1,置于1 000 mL沸騰的蒸餾水中煮至最佳蒸煮時間,然后撈出面條,放在篩網上,瀝干水分15 min,再稱質量記為M2,計算干物質吸水率[4]。

式中:M1——煮前掛面質量,g;
M2——煮后掛面質量,g。
(2)掛面烹煮損失的測定。將測山藥面條吸水率時剩余的面湯轉入500 mL容量瓶中定容混勻,燒杯量取100 mL面湯放在電爐上蒸發至近干,將燒杯放入105℃烘箱內烘至恒質量,計算干物質損失率[4]。

式中:M1——煮前掛面質量,g;
M2——100 mL面湯中的干物質的質量,g;
W——煮前掛面的水分質量分數,%。
1.4.3 感官評定
山藥面條感官評定指標見表1。

表1 山藥面條感官評定指標
2.1.1 山藥粉添加量對掛面質構特性的影響
將山藥粉添加到小麥粉中,添加量分別為6%,9%,12%,15%,18%,研究山藥粉對掛面質構特性的影響。
不同山藥粉添加量的掛面質構特性見表2。

表2 不同山藥粉添加量的掛面質構特性
由表2可知,掛面的彈性隨著山藥粉添加量的增加波動范圍很小,說明山藥粉添加量對掛面的彈性造成的影響很小。掛面的黏性、硬度、咀嚼性隨著山藥粉的添加量變化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趨勢,從彈性、黏性、硬度、咀嚼性4個質構特性的參數分析[5],山藥粉添加量為12%時,掛面的綜合評價更高。因此,12%的山藥粉添加量為最適添加量。
2.1.2 食鹽添加量對掛面質構特性的影響
將食鹽添加到小麥粉中,添加量為0.8%,1.2%,1.6%,2.0%,2.4%,研究食鹽對掛面質構特性的影響。
不同食鹽添加量掛面質構特性見表3。

表3 不同食鹽添加量的掛面質構特性
由表3可知,隨著食鹽添加量的增加,掛面的彈性波動范圍很小,掛面的黏性和硬度呈先增后減的趨勢,在食鹽添加量為2%時都為該參數的最大值。掛面的咀嚼性呈持續上升的趨勢,當食鹽添加量為2.4%時,咀嚼性最大,但根據感官評價表示,超過2.4%的食鹽添加量制作的面條過咸,因此2%的食鹽添加量為最佳的添加量。
2.1.3 水添加量對掛面的影響
將水添加到小麥粉中,添加量為30%,35%,40%,45%,50%,研究水對掛面質構特性的影響。
不同水添加量的掛面質構特性見表4。
由表4可知,掛面的彈性隨著水添加量的增加小幅度波動,參數在0.9 mm上下波動,水添加量為45%時,彈性出現最大值。掛面的黏性呈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趨勢,掛面的硬度呈先減后增的趨勢,掛面的咀嚼性在一定范圍內波動。綜合以上質構特性得出,45%的水添加量為最佳添加量。

表4 不同水添加量的掛面質構特性
2.2.1 山藥粉添加量對掛面吸水率的影響
山藥粉添加量對掛面吸水率的影響見圖1。

圖1 山藥粉添加量對掛面吸水率的影響
由圖1可知,隨著山藥粉添加量的增加,掛面的吸水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在山藥粉添加量為9%時出現最大峰值,吸水率達到151.5%。在山藥面條蒸煮過程中,糊化的淀粉和蛋白質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山藥粉提高了混合粉的蛋白質含量,使掛面的吸水率增加。吸水率越高,做出來的面條表面更加光滑并且更富有彈性,添加山藥粉的面條比未添加的品質更好,面條出品率越高。
2.2.2 山藥粉添加量對掛面烹煮損失的影響
山藥粉添加量對掛面烹煮損失的影響見圖2。

圖2 山藥粉添加量對掛面烹煮損失的影響
由圖2可知,隨著山藥粉添加量的增大,掛面的烹煮損失呈現大幅度波動。其中,當山藥添加量為12%時,掛面的烹煮損失最低,當山藥粉添加量為15%時,掛面的烹煮損失最高。這是由于山藥粉的添加量增大,面條中的面筋網絡束縛能力下降,使掛面在烹煮過程中蛋白質和淀粉的損失率上升,表明山藥粉的添加量對掛面烹煮損失[6]有較大的影響。在煮制山藥面條的過程中發現,當山藥粉添加量超過15%時,面湯渾濁程度越來越嚴重,泡沫也起的越來越多,面團的加工性能變差,使山藥掛面的品質降低。
山藥粉添加量對掛面感官品質的影響見圖3。

圖3 山藥粉添加量對掛面感官品質的影響
由圖3可知,當山藥添加量為12%時,掛面的感官評分最高;在6%~12%的添加量中,感官評分處于上升階段,在山藥粉添加量大于12%時,感官評分呈下降趨勢。由此可見,山藥粉添加量為12%時,掛面的口感、色澤等感官指標都處于最佳的狀態。所以,從感官評價[7]角度來看,12%的山藥添加量為最佳添加量。
不同添加量的山藥粉和水的掛面彈性與咀嚼性在一定范圍內波動,添加山藥粉的掛面黏性和硬度呈先減后增再減的趨勢,添加水的掛面黏性呈先減后增再減的趨勢,硬度先減后增,不同添加量的食鹽掛面彈性小范圍波動,咀嚼性呈上升趨勢,黏性和硬度呈先增后減趨勢。綜合分析,12%的山藥粉、2%食鹽、45%水分別為各單因素的最適添加量。
隨著山藥粉添加量的增加,掛面的吸水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在掛面烹煮過程中,糊化的蛋白質有一定的吸水能力,山藥粉提高了混合粉的蛋白質含量,使掛面的吸水率增加,有利于提高山藥掛面的出品率。
山藥掛面的烹煮損失隨著山藥粉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增后減再增、逐漸過渡到穩定的狀態。由于山藥粉添加量的增大,面條中的面筋束縛能力下降,使掛面的蛋白質和淀粉的烹煮損失增加,從而降低了山藥掛面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