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新
河南省鄭州市現有各級各類中初等教育學校(幼兒園)3196所,在校師生240余萬人,接近全市總人口的1/4。教育系統龐大、人員眾多,學校分布廣泛,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復雜,故教育安全問題成為當地政府和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近年來,在河南省教育廳的指導下,在鄭州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鄭州市教育局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積極探索和構建學校安全工作的“四四”模式,不斷夯實學校安全基礎,使全市學校安全工作持續穩定,市屬學校平安校園達標率達到100%。
一、重視過程管控,堅持安全機制“四到位”
要做好學校安全工作,必須抓住學校安全的每個環節,建立一套有效的安全工作機制,以促進過程管理,確保安全責任、投入、治理、獎懲“四到位”。
1.責任到位
抓好學校安全工作,必須層層落實責任。鄭州市教育局一直堅持局黨組統一領導、局主要領導主抓安全工作,建立了局黨政聯席會議研究解決學校安全問題的機制,使教育系統安全工作責任實現了全覆蓋。市教育局主要領導時常組織召開教育安全會議,就當前存在的安全隱患、形勢特點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部署教育安全工作。在局領導和機關的帶動下,鄭州市教育系統“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三管三必須”的要求得到了高標準落實,保證了安全工作責任的全覆蓋。
2.投入到位
在安全工作硬件建設上,鄭州市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前幾年,每年安全經費預算在250萬元左右,近幾年增加至500多萬元,2019年預算達到了1000多萬元。2015年,鄭州市在正常年度預算經費的基礎上,又投入專項經費4500多萬元,升級改造了市直學校、局機關和二級機構共68個單位的監控設施,建設監控點位5448個,增設學校電子圍墻407段近4.2萬米,使安全監控基本達到了高清晰、全覆蓋、無死角的要求。
3.治理到位
近年來,鄭州市不斷加大安全隱患的排查力度,堅持把事故苗頭消滅在萌牙階段。僅2018年,市教育局就圍繞安全工作開展了各類安全檢查、暗訪達12次,參加檢查督查的人員達300多人次,發現各類隱患900多個,下發隱患整改通知書294份。同時,市教育局還協助其他部門開展了聯合檢查活動。此外,每年的5至10月份,市教育局都要與市直相關局委開展預防未成年人溺亡工作,使未成年人溺亡數量大幅下降。
4.獎懲到位
在安全工作責任追究上,鄭州市始終堅持事前問責與事后追責相結合的原則,既“打板子”又“打預防針”。對那些思想上不重視、采取措施不得力和隱患排查整改不徹底、不到位的單位(學校),啟動問責機制,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同時,加大事前問責力度,變“亡羊補牢”為“未雨綢繆”,提前壓實責任、分擔壓力,形成“人人謀安全、人人管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局面。
二、重視安全培訓,堅持安全教育“四利用”
近年來,鄭州市在安全知識學習和安全技能培訓上不斷創新形式,堅持安全教育利用平臺、利用課堂、利用活動、利用評比的“四利用”,引導廣大師生積極學習安全知識,提高安全意識。
1.利用平臺開展安全教育
目前,鄭州市有2752所學校注冊了安全教育平臺,涵蓋了近4萬名教師和163.7萬名學生。平臺每年常規授課完成率達90%以上,學生作業完成率達88.9%。學校通過平臺開展安全教育日、“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防溺水、平安暑假、秋季安全第一課、禁毒教育、“119”消防安全教育、“122”全國交通安全日八個專題教育活動。通過一系列的學習、測試和技能訓練,學生的安全素養得到了全面提高,家長的安全意識也得到了提升。
2.利用課堂融入安全教育
各學校積極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把安全知識與各學科教學進行深度融合。比如,物理教師通過講解離心力,讓學生們提醒家長開車轉彎時要注意減速,防止因離心力過大而使車輛側翻;地理教師通過講解地球的構造,向學生們闡明地震的原理;語文教師通過分析語句,告訴學生們惡語傷人也是一種欺凌行為。
3.利用活動助力安全教育
省、市、區每年都會定時舉辦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主題宣傳活動的啟動儀式,組織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平安建設宣傳月活動和“119”消防宣傳月活動,組織召開鄭州市預防未成年人溺水專項治理工作推進會。鄭州市教育局工作人員還先后在成都市進行了應急疏散演練培訓,在焦作市、登封市組織了安全應急培訓,在青島市組織了校園安全防范體系建設能力培訓等,有效提高了安全隊伍的整體素質。
4.利用評比推動安全教育
為調動廣大師生參與安全教育的積極性,鄭州市教育局每年都要與市教研室一起,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安全教育優質課和優秀微電影評比活動,所獲獎項可作為教師職稱評定的依據之一。此外,獲得一等獎的安全教育優質課,將參加河南省教育廳的評比;獲獎的安全教育微電影,將在“學安網”上進行展播。這一舉措,使安全教育在師生群體中“熱”了起來。
三、完善制度標準,堅持安全措施“四規范”
近年來,鄭州市不斷完善制度標準,堅持安全規范“三防”標準、規范工作制度、規范檢查內容、規范考核辦法的“四規范”,為學校安全工作提供了可行性依據。
1.規范“三防”標準
一是出臺了《學校保安日常使用管理指導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幼兒園保安服務管理工作的意見》,對學校保安的年齡、資質、聘用、培訓、管理、使用、待遇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要求,較好地把好“人防”這一關。二是制訂并下發了《關于加強校園保安物防器械配備的通知》,要求每所學校要配齊鋼盔、防刺背心等“十件套”安保器械,使學校的物防建設得到了進一步加強。三是要求學校的視頻監控系統必須符合《中小學、幼兒園安全技術防范系統要求》(國家標準GB/T 29315-2012)中的明確規定,如數字視頻格式分辨率應不低于352×288像素等。
2.規范工作制度
鄭州市建立了學校安全工作“曬、商、報、查、考”制度。“曬”,即對各縣、區和局屬學校安全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通報。“商”,即每年召開一次全市教育系統的安全工作會議,總結、部署安全工作,表彰獎勵先進;每季度召開一次“六員工作”研討會(六員,即法制輔導員、公安聯絡員、消防指導員、食品監督員、護校巡防員和心理疏導員),研究解決制約學校發展的重大問題。“報”,即各縣、區和局屬學校于每月5日前向安保處匯報上月的工作情況。“查”,即市教育局每學期在全市教育系統組織開展一次安全隱患大排查,要求學校做到全時查、全員查、全面查,并建立安全隱患臺賬。“考”,即每年年底對學校安全工作進行一次全面考核,考核結果作為評先和向市政法委推薦表彰的依據。
3.規范檢查內容
鄭州市堅持每學期開學后組織安全工作大檢查,規范九個方面的檢查內容,涉及學校大門、辦公樓、教室、宿舍等20多個場所共234個項目,涵蓋了學校安全的方方面面。從2018年開始,鄭州市就已借助“學安網”通過手機進行打分,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4.規范考核辦法
鄭州市修訂完善了《局直屬學校安全工作考核辦法》,明確了學校安全工作考核標準和具體實施辦法,將大項檢查、獎懲考核和平時考核相結合,對涉及學校安全的各項工作進行細化與量化,使學校安全工作考核有據可依。
四、善借他山之石,堅持安全工作“四結合”
學校安全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不能僅靠教育系統的人去做。在實際工作中,鄭州市積極采取借勢、借智、借眼、借力的“四借”方式,保證了安全工作上下結合、內外結合、家校結合和部門結合的“四結合”,形成了齊抓共管、共謀安全的良好局面。
1.上下結合——借勢
鄭州市牢牢把握形勢和政策的優勢,做好學校安全工作。比如,受市政府的委托,市教育局在起草《鄭州市中小學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意見》時,把需要社會各部門解決的問題列入各部門的職責之中,以市政府的名義發文。又如,河南省教育廳等20個部門聯合下發了《全省“校園及周邊安全建設年”活動方案》,由市教育局聯合市委政法委員會,以政法委的名義,協調22個單位牽頭開展了這項工作。
2.內外結合——借智
近年來,鄭州市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多次邀請中國教育學會的專家、學者前來指導工作;積極主動地借鑒上海、南通、福州等地市的寶貴經驗,有效提高了鄭州市教育系統安全工作的質量;成立校園安全工作室,聘任市消防支隊、市公安局、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等單位的36名專家擔任校園安全工作室成員,推進鄭州市教育安全工作的開展。
3.家校結合——借眼
鄭州市各學校注重發揮家長的監督作用,通過校訊通、印發《致家長一封信》、召開家長會等方式,動員家長協助學校做好學生的安全工作。如鄭州第二中學、鄭州外國語中學、鄭州市實驗幼兒園等二十多所學校(幼兒園),開展讓家長進校園幫助查找隱患的活動,借家長的眼睛發現學校的安全隱患,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4.部門結合——借力
鄭州市教育局與市政法委、市公安局等9個單位,在全市學校開展了“‘六員進校園、合力保平安”專項行動,并為每一所市屬學校配備了法制輔導員、公安聯絡員、消防指導員、食品監督員、護校巡防員和心理疏導員各1名,健全了校園安全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形成了職責明確、風險可控的管理格局。自“‘六員進校園、合力保平安”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市教育局直屬學校共派出195名人員,主動作為,盡職盡責,為維護校園平安、保障師生生命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六員進校園、合力保平安”專項行動在全國范圍內是一個創新舉措,曾受到多家媒體報道。2018年7月18日,河南省教育廳在官網上發布消息,介紹了“‘六員進校園、合力保平安”專項行動。目前,這一專項行動已經向下延伸到鄭州市各縣(市、區)和開發區。
(責任編輯? ?張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