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鵬
市場方面,申萬宏源認為,8月初,海外環境擾動驅動市場階段性出清以來,A股便進入到了利好密集催化的時間窗口。在這個過程中,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后改革加速預期不斷夯實,8-9月風險偏好驅動反彈不斷走向深入。對于近期的利好,申萬梳理了五條線索:第一是資本市場改革,包括兩融標的擴容、放開合格境外投資者投資額度限制等;第二是寬信用加碼;第三是區域對外開放加速;第四是全球流動性寬松,中國通過全面降準和定向降準等手段跟隨;第五是海外整治環境改善。其認為,現階段風險資產已優于避險資產。從A股自身的性價比來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強勢行業進入了高位鈍化區域,非銀金融、國防軍工、計算機、通信和電子,以及創業板的MA60強勢股占比均已處于90%以上。全部A股的強勢股占比也已回升至80%。短期市場來到了強動量效應的階段,也來到了該且行且珍惜的階段。
國金證券的觀點與申萬一致,也是認為行情可能已步入下半場。其認為,當前支撐A股反彈的因子主要有如下五點:1)當前全球貨幣環境延續寬松;2)中美貿易爭端階段性緩和;3)A股國際化進程穩步推進;4)臨近“70周年慶”,A股具備維穩行情特征;5)9月份A股處于業績短暫的真空期,短期內企業盈利波動對A股的影響權重因子弱化。隨著A股中樞的不斷上移,若上證綜指在3050點及以上,將有三方面因素制約A股反彈的高度:1)年初至今,投資者尤其機構投資者獲利盤豐厚;2)豬價上行過快對通脹產生擾動;3)臨近月底,A股解禁規模環比增加。由此,站在當前點位,不建議投資者繼續提升倉位。
本周筆者推薦國恩股份。公司是國內新材料行業最著名的企業之一,專注于輕量化材料與功能性材料的研發生產二十年。推薦理由主要有以下幾點:1)改性塑料保持穩健增長,復合材料即將進入爆發期;2)人造草坪和導光板等功能性材料增長快速,未來大有可為;3)業績持續高增長,估值跌入歷史低位。
公司的業務有改性塑料、復合材料、光纖材料、體育休閑及藥用保健輔材等,看起來很復雜且無關聯性,實際上,主業務就兩大塊:一塊是輕量化材料,包括改性業務和高分子復合材料業務;另一塊是功能性材料,包括人造草坪、人工膠囊、導光板等光顯業務。
公司的輕量化材料應用范圍很廣,有家電、汽車、軌道交通、國防、5G等,其中傳統的改性業務運用于家電和汽車市場。從過往數據看,改性業務表現十分穩定,每年都保持增長,即便是在2018年家電和汽車市場表現不佳的背景下,也能保持8%的收入增長。2019年上半年白電產量同比增長8.5%,彩電同比增長5.15%,汽車產量則同比下降13.7%,受益于家電行業穩健增長及公司持續開拓家電相關業務的影響,期內改性業務同比增長17.5%,毛利同比增長5.7%。
公司的復合材料業務主要以玻纖和碳纖為主,由于質量比鋼材輕20%-30%,且具有抗沖擊性、耐腐蝕等特點,成為汽車節能的理想產品。公司卡位比亞迪、北汽、吉利、陜汽、寶馬等優質客戶,2018年多達49款新品開始批量供貨,2019年3.94萬噸的纖維復合材料產能開始投產,業務即將進入爆發期。今年上半年已實現營收同比增長135%,全年收入和利潤體量將大幅提升。
功能性材料業務的亮點在于人工草坪和光顯材料。人工草坪聽起來沒什么增長空間,實際上國家對這個行業的扶持力度很大,存在上百萬元的補貼情形,所以整個行業規模過去10年是逐年增加的,數據顯示,2008年國內人工草坪銷售不到20億元,到了2016年已經上升至百億元,增速高達23%,目前國內足球場還未達到國家要求每萬人擁有一塊足球場地的標準,券商測算,到2020年國內人工草坪市場規模將超過150億元,未來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公司的優勢就是擁有大批優質客戶,并且能提供研發、設計、生產、鋪裝及售后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和綜合服務。2018年人工草坪產品銷量同比暴增423%,收入同比增長超50%。通過參加國外展會,今年上半年公司新開拓海外客戶10余家,下半年這些客戶將會有訂單釋放,而在國內,公司完成了30余家新客戶的開發工作,持續中標學校塑膠跑道、市民運動公園等項目,可謂產銷兩旺。
光顯材料方面,該業務包括了導光板、擴散板和膜片材料等細分領域,由于背靠京東方、富士康、海爾、海信、長虹、夏普等大客戶,去年8月產線投產后便實現8500多萬的營收。國騏光電是業內唯一擁有光學涂布、光學布陣等完整制程工藝的產品制造商,尤其是在光學涂布擴散板領域,更是全球范圍內最先實現量產的企業。上半年該業務表現最為出色,營收同比暴增138%,2019年公司出貨量有望實現全球第一,全年高增長可期。
上市以來,公司經營數據表現出色,營收規模從2015年的7.5億元逐年提升至2018年的37.2億元,年復合增速70.5%,凈利潤從0.72億元逐年提升至3.14億元,年復合增速63.4%。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3%至20.29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35%至1.6億元,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之勢。更難能可貴的是,公司上市以來除了1.7億元并購益青生物外,沒有任何外延式發展,商譽為零,而且,并購的益青生物三年累計凈利潤也只有7000多萬,對業績實際影響有限,可以說,營收規模擴大和業績提升基本上來自內生性增長。
雖然公司每年業績不斷增長,但估值卻屢創新低,目前動態PE為20倍,PB為3倍,處于歷史最低位。若未來復合材料、功能性材料等新業務能爆發式增長,股價或將迎來戴維斯雙擊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