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然
半年報已經全部披露完畢,要論上半年業績增幅靠前的公司,維信諾(002387)絕對算之一。維信諾半年報顯示,其上半年營收為11.16億元,同比增長134.6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76億元,同比增長988.48%。
作為純OLED面板公司,與京東方、TCL集團、深天馬A等不同,它的產品只有剛性OLED和柔性OLED面板,主要用于手機和可穿戴產品。今年以來,股價已上漲1.2倍,自5月中美貿易摩擦再次升級以來,股價明顯強于其它面板股,從10元附近上漲到目前17元附近。
不過,維信諾當前靚麗的業績,其實主要來自于非經常性損益,扣非后的凈利潤實際上為負。從產品來看,當前應用維信諾柔性屏的幾款手機銷量都不大,其柔性屏還暫未獲得主流品牌青睞。
8月28日晚,維信諾發布2019年上半年營收報告,數據顯示上半年營收為11.16億元,同比增長134.6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76億元,同比增長988.48%。基本每股收益為0.13元,同比增長749.67%。
這么一看,業績相對其它面板股來講,簡直逆天。但細看后不難發現,維信諾扣非后的凈利潤實際上為負,金額約3.22億元。從2018年借殼黑牛食品上市以來,維信諾連續5個季度扣非后凈利潤為虧損,不過在今年二季度終于轉為正(見表一)。
而上半年營收和凈利潤能獲得大幅度增長的主要因素還是去年同期基數太低以及向子公司技術轉讓。6月14日晚間,維信諾公告稱,為順利推進合肥第6代有源矩陣有機發光顯示器件(AMOLED)面板生產項目,公司擬與參股子公司合肥維信諾簽署《技術許可與咨詢及管理服務合同》。公司將為合肥維信諾提供第6代AMOLED技術相關的知識產權支持、技術支持、管理服務和其它業務咨詢和支持等技術服務,合肥維信諾按合同約定的條款支付相應的技術服務費。初步測算,本項交易預計將產生收益18.8679億元,對公司2019年年度利潤總額的影響約為9.4340億元。
這筆交易一舉讓維信諾從一季度的利潤總額4.90億元變為二季度的7.18億元,也因此讓上半年的利潤總額及凈利潤變為正。
雖然合肥維信諾是參股子公司(直接持股18.18%),向其收取技術轉讓費從法規上可行,但這在面板行業是不多見的,京東方也擁有多條面板線的少數股權,例如上半年已滿產的合肥10.5代TFT-LCD生產線股份占比還不足10%,但是還沒有看到其向子公司收取技術轉讓費這樣的例子。
合肥維信諾目前進入主廠房封頂施工階段,距離量產還需一年多時間,即使量產后,距離盈利還需一定時間。公司目前控股比例小,合肥維信諾不納入合并報表范圍,通過轉讓技術從參股子公司獲取收入的做法,顯示出維信諾“突出的財技”。問題是,日后合肥維信諾若是大規模量盈利后,借鑒京東方與地方政府合作的模式,維信諾若是也從合肥地方政府平臺回購股份,所支付的對價當然也要包含這部分技術轉讓費,相當于先左手進,后右手出,真正意義多大?反而令市場詬病其只是為資本運作。
半年報透露,維信諾OLED產品已獲取LG、小米、中興、努比亞等眾多品牌客戶認可,合作范圍由原有的硬屏產品擴大至高端柔性產品市場。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獨供中興5C手機、全球首款腕機‘努比亞α,進入LG手機供應鏈,獨供LG量產機型G8S ThinQ的OLED屏幕。同時,協同小米進行全球首款雙折疊手機和屏下攝像頭全面屏手機等前沿創新產品的開發,以技術創新能力吸引更多知名廠商與公司進行合作。
除了G8S Thin Q由于不在大陸地區銷售因而無數據可查以外,中興5G手機、努比亞α的銷量都似乎不慎理想(以京東自營旗艦店評論量為參考,具有一定價值),評論量只有1400多條和2900多條。目前中興和努比亞在各類手機銷量排名中,都被歸類為“其它”當中,淪落為小眾品牌,這是因為蘋果、三星、華為、小米和OV占據了全球智能手機的絕大部分份額(合計63.30%)。當前柔性屏用于高端手機,采用維信諾柔性屏的中興、努比亞的高端手機銷量和份額可想而知,比整體份額會更小。智能手機已經出現飽和狀態,如果不能打入一線主流品牌客戶,其產品將難以走量。
蘋果柔性屏采用的是三星+LGD(明年可能會加入京東方),華為采用京東方,OV發布的柔性屏手機采用三星。顯然,維信諾的柔性屏目前暫不能打入主流一線手機品牌供應鏈名單。
眾所周知,一線品牌高端機型選擇柔性屏,從送樣驗證到采用,整個過程大概需要半年,需要考慮面板廠的產能、良率、品質等眾多因素。
記者給維信諾發去的采訪提綱問道:“公司當前不能進入一線客戶,主要是品質問題,還是產能和良率問題?”但未收到公司回復,致電問詢也未能接通電話。
維信諾近期的大動作之一,是在廣州投建模組廠。維信諾8月8日公告,擬與廣州市增城區政府成立合資公司,投資112億元,在增城上馬一條6代柔性AMOLED模組生產線,以滿足珠三角地區智能移動終端廠商的需求。
據公告,維信諾與廣州市增城區政府將合資設立項目公司,注冊資本56億元,其中由增城區政府指定國有企業出資46億元、占82.14%股權;維信諾方面出資10億元、占17.86%股權。該項目主要從事曲面、對折、穿戴和車載等高端AMOLED模組生產、研發及銷售。
維信諾表示,珠三角是國內智能移動終端廠商的聚集地,新項目有利于貼近客戶,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維信諾目前擁有昆山5.5代剛性OLED產線、固安G6柔性OLED產線、在建合肥G6柔性OLED,從廠址來看,主要位于華東以及華北地區。
此次選址廣州增城建設模組工廠,距離公司面板廠比較遙遠,涉及到的運輸成本問題顯然會不可忽略,而且珠三角人工成本較高(歐菲光、合力泰等都有往內地轉移模組線的趨勢)。作為對比,京東方成都B7、綿陽B11都有配套模組工廠,可實現面板、模組生產無縫對接,全模組出貨,生產成本顯然更具優勢。
面板廠就地模組出貨再運輸至珠三角客戶,與面板運輸至廣州經過模組階段加工后再就近運輸至客戶,到底哪種方式更節約公司成本?還是說公司此舉有融資、補貼的優勢?
記者就此也在采訪提綱中做了相關提問,但也未能獲得回復。

數據來源: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