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曉強
近幾年,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畜牧養殖行業當中,就雞的養殖而言,是養殖畜牧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很多養殖戶認為該類牲畜養殖難度較低,但是實際上雞十分容易染病,尤其是大規模養殖背景下,傳染性法氏囊病就是常見疾病之一。因此,對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及治療方案分析有著鮮明現實意義。
1.病原分析
傳染性法氏囊病主要是由病IBDV病毒引起,該病毒可以引起雞群的大面積感染,發病時將會損害雞的淋巴細胞,死亡率較高,并且發病率較高,傳播較為迅速。除此之外,該類病毒還可以降低雞的免疫能力,致使部分免疫功能喪失。研究表明,IBVD病毒存在兩種大小,大顆粒直徑大概在60nm、小顆粒直徑約為20nm,但是結構相同,全部為20面立體結構。病毒基本組成部分為核算以及殼衣,其中殼衣主要是由殼粒構成,這些殼粒的基本排列順序為5、3、2。在雞舍正常環境下,該類病毒可以存活三個月左右,不僅耐熱,而且不受紫外線影響,但是當溫度超過70攝氏度之后將會迅速失去活性,除此之外,病毒可以在PH2~8環境下正常存活,但是對于堿性溶液的適應性較差,例如漂白粉溶液以及福爾馬林等都可以起到滅殺作用。
2.流行特征
傳染性法氏囊病的發病不受季節性影響,無論是春、夏、秋、冬都存在染病的可能性,就目前養殖情況而言,傳染性法氏囊病發生之后,舍內雞群死亡率可以控制在15%左右。20~60日齡的雞群發病率最高。傳染主要以病毒形式進行,通過雞的呼吸道進行傳染,病毒在雞體內大約為潛伏3天左右,發病過程中,同時伴有大腸桿菌等,死亡率較高。發病之后,存活七天以上的雞通常被稱之為耐過雞,今后的生長與發育都會受到重要影響的影響。
3.診斷
對于傳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與分析主要通過兩種方法進行,一種方法為臨床診斷,一種為實驗室診斷。就目前應用情況而言,實驗室診斷方法較為常見,主要是通過瓊脂擴散試驗達到檢測目的。具體而言:保證所有操作均在無菌環境下進行,試驗樣本為病雞法氏囊,需要將法氏囊研研磨,然后應用其制作懸浮液,在懸浮液中加入鏈霉素、青霉素,加入計量全部為1000μg/mL,之后將懸浮液進行恒溫保存,保存溫度設置在4攝氏度,保存時間為3小時。最后將懸液與血清進行瓊脂擴散額,如果存在有明顯的白色沉淀線,則可以確定檢測結果為陽性。
4.治療方案
傳染性法氏囊病的治療必須對癥下藥,最好采用多種治療方法共同進行。就當下治療情況而言,常見的治療方法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種:化學藥物治療法。當下養殖過程中,化學藥物治療方法是較為常用的方法之一。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①對病雞應用傳染性法氏囊病高免血清。如果發病雞群在2~8周,注射量為0.4mL每只,注射方法為肌肉注射。超過8周的大雞需要酌情提升注射量,通常情況下最高不能大于0.6ml,最小不能低于0.4ml。成雞可以直接注射0.6ml血清。所有血清注射一次即可。
②高免蛋黃注射液。該類藥劑以雞實際重量為標準,規定一公斤雞配比1ml藥劑。
③復方炔酮。同樣按照重量進行給藥,一供給配比2片,最高不能超過4片,給藥方法為口服,融水效用較低,一天兩次,喂食2~3天之后根據病雞情況進行給藥。
④速效管囊散。通常情況下會將藥物拌制在飼料當中進行口服,藥物在服用之后8小時達到巔峰,藥量為每公斤0.25g,用藥周期為3天,3天之后根據病雞情況進行治療調整。
⑤鹽酸嗎琳胍+板藍根沖劑。鹽酸嗎琳胍拌制與飼料當中,一公斤試料拌制4片;10g板藍根沖劑混合到一公斤飲用水當中,每半日供給一次。上述配方為10~15羽病雞藥量,治療周期同樣為3天。
第二種,中藥治療方法。中藥材料有蒲公英200g、板藍根200g、川穹50g、連翹50g、金銀花50g、甘草100g、黃芪100g、白芷100g、大青葉200g。熬制兩次為一劑,給藥在一天內分為四次完成,用藥周期為3天。
上述內容對常見治療方法以及用量進行了簡要論述,實際治療過程中,需要養殖戶根據雞群病情進行給藥。以下本文給出一套常用的治療方案。
如果雞群染病程度較低,需要對病雞立即進行隔離,采用兩種不同的治療方法進行處理。對于病雞,可以直接注射高免蛋黃注射液、并且口服復方炔酮;沒有發病的雞群送服鹽酸嗎琳胍+板藍根沖劑,之后根據發病情況對方案進行調整。
如果雞群染病經程度中等,死亡率在可控范圍之內,對病雞注射高免蛋黃注射液,口服復方炔酮以及速效管囊散,送服中藥配方;沒有感染的雞群喂食速效管囊散,并且送服鹽酸嗎琳胍+板藍根沖劑。
如果雞群感染程度較高,死亡率超過控制范圍,需要立即注射高免血清,同時口服復方炔酮以及速效管囊散,三天之后注射高免蛋黃注射液,送服進鹽酸嗎琳胍+板藍根沖劑。
5.防控方案
因為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適應性較強,在雞舍環境中很容易存活,所以,消毒質量關系著病毒發病概率。具體消毒方法可以總結為以下內容:①清洗。首先需要對雞舍環境進行清理,應用泡沫清洗劑進行處理。②應用火堿進行消毒。火堿消毒一天之后應用碘制劑進行二次消毒。最后應用福爾馬林進行熏蒸,熏蒸時間需要保證在12小時之上。
免疫接種是有效控制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的重要途徑,也是養殖過程中經常應用到的一種疾病預防犯法,此種方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主要是將母原抗體注入到雞身體當中,進而在體內產生傳染性法氏囊病免疫能力。一般來說,選擇種雞18~22周齡、40~45周齡,給予優質法氏囊滅活疫苗,各免疫1次。與此同時,在種雞強制換羽的過程中,也需要注射法氏囊滅活疫苗,以此來保障代肉雞本身的高母原抗體。除此之外,疫苗的接種雖然有效,但是仍然屬于后天方法,會對雞群的生長產生一定影響,要求養殖者重視種蛋消毒工作,這樣可以提升種蛋安全性,降低病毒感風險。從實際養殖角度而言,雞舍環境往往決定了雞群的健康經狀況。養殖戶需要保持雞舍的通風、適宜溫度,嚴格按照規定開展預防接種管理。
(作者單位:150100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雙城區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