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民 楊愛霞 王一冰

豬瘟為重要的豬傳染病,對我國養豬業危害巨大。為了解盧氏縣部分地區豬群豬瘟免疫情況,2017~2018年在盧氏縣27個豬場共采集1622份血清樣品,應用正向間接血凝試驗對血清樣品中豬瘟抗體進行檢測。結果表明:該地區豬瘟血清抗體平均合格率為74.16%(1203/1622),高于國家農業部規定的最低要求(≥70.0%),其中2017年和2018年豬瘟抗體合格率分別為72.58%(503/693)和75.34%(700/929);散養場豬瘟抗體合格率較小型和大型規?;i場低,分別為63.21%(67/106)、76.06%(429/564)和74.26%(707/952)。盧氏縣部分散養場豬群存在豬瘟感染風險,養殖場相關人員應及時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豬瘟又稱為“爛腸瘟”,是一種在豬群中較為常見的高接觸性傳染病,同時該病的發生與流行對養豬業造成的損失巨大。我國于上世紀研制的豬瘟兔化弱毒疫苗株對豬瘟野毒防控效果較好,很多國家或地區利用該疫苗株凈化了豬瘟。我國目前雖然強制對豬群必須免疫豬瘟疫苗,對豬瘟的防控起到較大的作用,但該病仍然在部分地區有爆發的案例發生。為了解盧氏縣地區豬群豬瘟免疫情況,筆者及團隊于2017~2018年應用正向間接血凝試驗對該地區27個豬場共1622份血清樣品進行豬瘟抗體水平監測,評估免疫效果,為該地區豬場豬瘟疫苗免疫程序程序優化提供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樣品來源
本次研究收集的1622份血清樣品來自于盧氏縣部分地區27個豬場,所有被檢豬場均免疫接種豬瘟兔化弱毒疫苗,其中2017年和2018年采集樣品數分別為693和929份。根據豬場存欄情況,從每個豬場懷孕母豬、哺乳仔豬、保育豬和育肥豬等不同豬群隨機分別選擇5~20頭豬作為檢測樣本。前腔靜脈采血約2-3ml/頭,實驗室常規方法分離血清,將血清分別標記后保存于4℃,待檢。
(2)主要試劑
本次研究所用豬瘟抗體檢測試劑盒購自于中國農科院蘭州獸醫研究;不同規格移液器和多道移液器均購自于德國艾德本股份公司,振蕩器購自于杭州瑞誠儀器有限公司。
(3)檢測方法
檢測方法與步驟、判斷標準等均嚴格參考試劑盒提供說明書進行。
2、調查結果
(1)盧氏縣地區豬群豬瘟抗體檢測結果
通過對盧氏縣地區1622份豬血清樣品進行豬瘟抗體水平檢測,結果顯示,共1203份血清樣品檢測為豬瘟抗體陽性,平均合格率為74.16%;其中2017年和2018年檢測樣品數分別為693和929份,豬瘟抗體陽性樣本數分別為503和700份,豬瘟抗體合格率分別為72.58%和75.34%。從結果(表1)可以看出,2017年抗體合格率較2018年稍低,但均高于國家所規定的最低標準(≥70%)。
(2)不同養殖規模豬場豬瘟抗體檢測結果
根據豬場存欄量差異,我們將養殖規模低于100頭的豬場劃定為散養戶,養殖規模為100~300的豬場劃定為小型規?;i場,養殖規模為300頭以上的豬場劃定為大型規?;i場。本研究在散養戶、小型規?;i場和大型規模化豬場采集血清樣品數量分別為106份、564份和952份,其豬瘟抗體檢測合格率分別為63.21%(67/106)、76.06%(429/564)和74.26%(707/952)。從表2結果所示,散養戶豬瘟抗體檢測合格率最低,僅為63.21%,低于國家規定的最低標準,提示部分散養戶豬群存在豬瘟爆發的風險,但小型和大型規?;i場合格率均高于70.0%,提示豬群豬瘟免疫程序效果較好。
3、討論
豬瘟抗體水平監測對疫苗免疫效果評價和免疫程序制定與優化具有重要參考價值?;鶎荧F醫部分或實驗室普遍采用正向間接血凝試驗或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對血清中豬瘟抗體進行檢測,其中正向間接血凝試驗具有試驗操作簡單、使用實驗儀器設備種類少、快速且敏感等特點,在豬瘟抗體檢測應用中較為常見。
在本次研究中,筆者及團隊采用正向間接血凝試驗對盧氏縣地區豬群進行豬瘟血清抗體檢測,為豬瘟免疫措施制定與優化提供參考。結果顯示,被檢測的1622份血清中有1203份檢測為豬瘟抗體水平合格,平均合格率為74.16%,高于國家所規定的最低標準(70%),其與劉琨[5]等2016年對河南信陽的調查結果基本一致(75.0%)。進一步調查結果表明,不同養殖規模豬場豬瘟抗體合格率存在一定的差異,其中以散養戶最低,為63.21%,而小、大型規?;i場合格率均高于70.0%,分別為76.06%和74.26%,提示該地區部分散養戶豬場存在發生豬瘟疫病的風險,主要原因可能是散養戶養殖場免疫程序不合理和免疫操作流程不規范等有關。相關文獻報道,豬瘟穩定豬場的豬瘟抗體合格率需高于85.0%,而被調查地區豬群豬瘟抗體平均合格率僅為74.16%,相關養殖戶(企業)需要引起重視。
(作者單位:1.472200河南省盧氏縣動物衛生監督所;2.472200河南省盧氏縣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