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星洋
科學合理的農田水利灌溉工程規劃設計在促進農作物健康生長、保障作物產量、降低農田旱澇災害、提高農民的經濟效益以及節約灌溉用水總量等各個方面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從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的重要性出發,并結合現階段農田水利工程的規劃現狀,分析研究了幾點關于科學規劃設計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議,為發展我國農田水利灌溉打下基礎。
一、農田水利灌溉工程設計標準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作物收成影響著我國十四億人民的日常生活。在水資源持續短缺的背景下,如何更加高效科學地利用水資源已經成為各個領域都十分關注的問題。
1、保障農田正常灌溉
規劃設計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保證農田能夠實現正常用水與正常灌溉,這也是衡量一個農田水利灌溉工程是否合格的唯一標準。一般來說,農田水利灌溉設計的供水情況通常用灌溉率來表示,所謂的灌溉率指的就是農田灌溉用水所滿足的數值除以水利灌溉工程使用年限所得出來的一個數值。當一個水利灌溉工程的灌溉率達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則證明該農田的水利設計是基本合格的。當然,這個數據也并不是衡量一個水利灌溉工程的唯一標準,還要結合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以及所種植作物的種類進行上下調整。比如,對于水稻這種對水的需求量相對較大的農作物來說,種植水稻的農田灌溉率就應該調整至百分之九十為最佳;而對于冬小麥這種抗旱能力較強的農作物,相應的灌溉率數值則要下降至百分之八十左右為宜。
2、保障農田抗旱防澇功能
抗旱防澇設計在農田水利灌溉工程規劃中非常重要,它不但能提高農田的產量,更能最大限度發揮經濟效益,但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各地區氣候環境多樣,各地區降雨量不均,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對農作物正常生長造成旱澇影響,這就需要農田水利灌溉工程在極端天氣出現時能夠為農田提供有一定的抗旱防澇功能,一般情況下,一個標準的農田水利灌溉工程設計要能夠滿足農田連續兩個月的水源供給。當然,在不同的地區與不同的農作物類型下,也要注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不管怎樣,水利工程的建設在發揮農田抗旱防澇作用時,應以合理科學的規劃理念為出發點,在綜合考慮當地的氣候條件、土壤條件、作物類型以及經濟發展等各個方面之后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要在不影響生態平衡和當地城市建設改革的趨勢中自我完善與突破,促進農村經濟建設和農田生態化全面發展。
二、農田水利灌溉工程設計原則
1、總體規劃設計原則
對于一個完整的農田水利灌溉工程來說,其規劃設計要充分結合所在地區的山勢地形、水源供應、農田形態、林木種植以及道路分布等情況,還要考慮到當地相關管理部門的需求,充分利用供電所、交通管理部門等各種資源與便利條件,實現灌溉面積與灌溉力度的全面規劃,實現農民與建設部門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2、統籌兼顧原則
在進行農田水利灌溉的規劃設計時,要盡量做到水流的自然排水與灌溉,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損耗,充分考慮到所在地區的地形地貌,將灌溉系統的主要排水渠道設置在農田最高點,利用農田自身落差,并結合水電部門,實現水資源的最大化利用。為了保證水利灌溉工程的系統化與完整化設置,要結合農田附近的池塘、水渠等天然水源,通過蓄水、引水等手段,建立農田自灌溉水利系統。
3、安全原則
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規劃設計最重要的還是安全,在設計時要盡量避免危險路段與之前出現過塌方的地區。尤其是對于地形比較復雜的農田,因此,灌溉管道要遠離河道與水壩,以避免洪水災害發生時被沖毀,在灌溉管道的使用過程中,使用者需要對管道的使用情況進行實時監督,以免出現管道斷裂等危險情況。
4、具體與動態性原則
①在雨水豐沛的季節中,農田水利灌溉的具體化建設,要根據具體的降水量建設儲水池合理儲存,保證旱季灌溉使用。在地勢起伏比較大的地區,要根據農田的具體位置,在盡量不破壞生態環境的情況下,將高處水資源利用管道引水方式,進行引水灌溉,并且在地里環境比較特殊的地方,當農田高于水資源地時,運用抽水技術將低處水資源引入農田。
②農田水利灌溉工程因時間、氣候、降水量的變化都會對農田灌溉造成很大的影響,具有一定的多變性和不確定性,因此,為了保證農田水利工程灌溉的科學合理性,就必須要對農田進行動態化實時檢測,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要不定期進行實地勘察,并將所有勘察數據及時分析,最后根據所得數據調節整體水利灌溉方案。此外,對于灌溉動態數據勘察也要及時結合農田作物的生長情況進行分析,根據農作物在不同季節和生長期內的需水程度調節灌溉方案。
5、分布局規劃設計原則
①地形起伏較大地區。面對地形變化比較復雜、地勢起伏較大的地區,在進行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規劃設計時要充分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灌溉渠道的走向、交叉建筑物的位置以及具體施工方案。以位于溪谷河道之間的農田為例,該類型的農田上游地區坡度較大,且平緩面積較窄,在進行灌溉系統設計時要采取水不低頭的方式,即最大限度的提高水位,盡量使農田通過自流灌溉實現水源補給,并通過挖掘截水溝,有效攔截并利用夏季暴雨資源,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水源浪費。
②地形平緩地區。地形平緩地區的農田大多位于河流沖擊而成的下游平原地區,地勢開闊平坦,水利灌溉工程的設計相對便捷。以排水條件較好的平原農田為例,要充分利用周邊河流等灌溉水源,通過合理地使用周邊河流等灌溉水源,可以增加對地面水源的開發,平原地區的農田也會得到持續的灌溉支持,保證干旱少雨季節的農田灌溉。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的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規劃設計中,農田水利灌溉是事關農作物健康生長的關鍵因素,也是作物產量與農民經濟效益的重要保障,水資源的有效利用與節約在科學合理的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規劃設計中是重中之重。做好這項工作,應因地制宜,充分考慮當地氣候條件、地形地貌、水利交通、電力供應等各因素的基礎上,結合水利工程的設計標準,通過總體設計與分布局設計相結合的原則,規劃設計出科學合理的農田水利灌溉工程。
(作者單位:276400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