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曉漫
農業機械的發展應該以實現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目的,不斷優化、調整裝備結構,以科技為引領,以強化服務為手段,以大農業為立足點,以大農機為發展目標,滿足農業生產對農機的需要,增強農業的科技含量,進一步推進農機化整體水平的提升。
1、進一步調整和優化農機結構
隨著農業的發展,農業生產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由原來更多地注重產量的增加逐步向提質增效的深層次轉變,由原來更多注重糧食和油料生產向發展經濟作物、生態農業、設施農業和畜牧業轉變,為適應農業生產結構的轉變,農機管理部門應及時調整農機結構,在抓好農機保有量的同時,優化農機質量,提高農機配套水平。在農機結構調整中,應針對重點農作物、重點農畜產品及農機發展中存在的薄弱環節,推廣先進適用、質優價廉、生產效率高、投資成本低的農機新技術、新裝備。以增加大中型農機保有量為重點,做到大中型農機與小型農機相結合,確保質量和效益共同提高,將技術含量低、陳舊老化、能耗高的農機具及時更新或淘汰,促進農機結構不斷升級。
2、積極推進種植業機械化
黑龍江省具有肥沃的黑土地、而且氣候冷涼,發展綠色農業的優勢明顯,農產品的品質好、污染少、無公害,特色突出,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農機部門應要根據綠色農業發展的要求,進行統籌研究,重點發展。在積極發展糧食、油料和飼料生產機械化的同時,突出做好經濟作物的機械化配套和服務,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種植業機械化發展的良好局面。
3、不斷加大畜牧業機械化的發展力度
根據當地畜牧業不斷發展的實際需要,積極發展畜牧業機械化將是發展農業機械化的重點方向之一。農機部門要將切入點找準,力求通過畜牧業機械化的發展,促進當地畜牧業加快發展步伐。在畜牧業機械化發展中,應在畜牧業發展的各個環節推廣應用機械化,比如在飼料的采集、加工、飼喂及畜牧產品的收獲、加工、儲運等方面。通過發展畜牧業機械化,進一步促進當地畜牧業的發展,使畜牧業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4、加快農業機械化創新發展步伐
實現農業機械化是促進農業發展的重要手段,加快農業機械化的創新發展將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農機部門應積極圍繞科技創新推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推廣和應用農機新技術、新機具。根據農牧業結構調整的需要,積極引進先進適用的農機具,使糧食和油料作物生產迅速實現機械化的目標。在畜牧業的發展中,應針對當前存在的薄弱環節,注重科技創新,開發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農業機械,以適應畜牧業發展的新要求。另外,還應加快建立高水準的農機科技示范基地,以農機科技示范拓展農民的視野,提高對農業機械化的認識,帶動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應利用好國家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并多方籌集資金,增加農機的保有量,提高農機的質量,更新陳舊的農機裝備,彌補農機發展中的不足和缺陷,從而推動農業機械化的不斷發展。與此同時,還應注重對農機管理人員和農機戶、操作人員的培訓,提升他們的科技素質和操作技能,確保實現農機應用中的高效率和安全性。
5、提高農機的社會化服務水平
實施農機的社會化服務,對農機進行市場化運作,是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因此,應轉變觀念,解放思想,以創新的思維和工作方法,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工作的開展。充分發揮農機合作組織的作用,改變松散的農機應用機制,進行集約化的管理,開展跨區域、跨行業的農機經營服務。扶植和培育農機化的龍頭企業,以龍頭企業為示范,推動農機化的發展步伐。轉變農業機械更多應有竽生產作業的現狀,向產前、產中和產后全面實現機械發展。同時發展精深加工機械化,提高農畜產品的附加值,使農民的收入得到增加。開展好農機的社會化服務,應著重建立服務網絡、形成強有力的農機服務體系。
6、依法完善農機管理政策和法規
隨著農機化的不斷發展,現有的政策和法規有的已經不能適應發展的新要求,農機部門應根據政府賦予的職能,一方面要繼續落實現有的農機政策和法規,另一方面經按照發展的要求,制定和完善新的農機政策和法規。依法開展農機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應用和監督管理,以法律的形式為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保駕護航。
7、強化對農業機械的監督和管理
首先是抓好農機的安全生產管理,強化安全隱患的排查及處理,按規定做好農機的維護與保養,提高操作者的安全意識和操作水平,加強對農機的檢審力度,降低農機安全事故的發生率。其次要在質檢部門的有力配合下,依法有效打擊假冒偽劣的農機產品,使農機戶和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護。
8、提高農機項目的儲備和建設水平
農機項目的儲備和建設是推動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重要手段,建設農機大項目可以使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力度更大,更有力促進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農機部門應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抓住農牧業結構調整給農機發展帶來的機遇,積極爭取上級的支持,切實做好農機項目的論證、立項及實施,爭取建設一個儲備一個,注重建設和儲備關系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點農機項目,更有力地促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和進步。
綜上所述,在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工作中,應深入調查研究,積極掌握當地農業機械發展的趨勢及特點,針對農機化發展的薄弱環節,確定農機化發展的思路和對策。希望本文對推動農機化的不斷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
(作者單位:164007黑龍江省長水河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