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森林撫育間伐是森林培育過程中的重要手段,借助人工合理的調整森林結構性,加強異齡多層混交林建設,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重點。所謂的森林撫育間伐措施主要是指將一些病蟲害以及質量不高的樹種,為其他林木的生長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加速推動林木的生產,產生合里的林分結構,從根本上推動我國林業生產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為林業帶來更高的收益。伴隨著我國林業的發展,撫育間伐工作會出現一些問題,為了能夠更好的推動森林建設工作的有序開展,本文對此提出了幾條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希望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這類問題。
森林撫育間伐工作主要是在森林剛培育階段開始的,聯系樹木的生長情況、稀疏規律等,將灌木以及藤木等樹種砍伐掉,調節樹種的成本、林分密度以及光照條件,為林木的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加速踢動林木的生長。森林的培育水平和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從目前的發展來看,我國森林撫育工作已經初具成效,但是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1、加強森林資源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森林資源是可再生資源的一種,在利用森林資源的過程中,如果不能合理有效的利用各類森林資源,那么部分區域森林覆蓋面積會大幅減少,給當地的生態系統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分析目前的發展,森林資源管理上存在有一定的不足,出現濫砍濫伐的現象,給森林的整體發展造成了消極影響。但是如果能夠做好森林資源的管理工作,可以妥善的解決上述問題,一方面森林資源的利用率得以保證,另一方面還減少了水土流失,對生態系統的平衡具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可見,加強森林資源管理工作具有著重要意義。
2、提升森林撫育間伐效率的重要舉措
(1)轉變思想
作為林業工作人員需要提升對森林撫育間伐的認識,尤其是要充分認識到森林撫育間伐的重要意義以及作用,要認識到傳統的重視砍伐,忽視撫育的思想理念已經無法滿足發展的需要,需要轉變認識上的不足。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出發:第一,要認識到撫育是主要的目的。通過間伐的方式推動撫育工作的有序開展,間伐是撫育的重要手段。在實際的工作中,要合理的使用間伐的方式,一些生長緩慢、病態明顯的林木需要盡早砍伐掉,減少森林營養的流失,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證遺留的林木能夠吸收到充分的營養,推動林木的健康生長;第二,要轉變理念,傳統的林木種植認為經濟效益處于首位,但是追求生態效益就要求重視撫育間伐,要認識到撫育間伐工作能夠創造經濟以及社會效益,要將這三部分密切聯系起來,推動森林撫育間伐工作的有序開展。
(2)完善撫育間伐理論,健全撫育間伐評價機制
其一,可以考慮建立試驗基地的方式,但是在確定試驗林區之前,需要確定林區間的情況,要根據試驗的要求合理性布局。尤其是植物保護研究部門,更應該重視對當地情況的調研,要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之上,統計各類數據,找到有價值的數據,進而確定能夠滿足當地撫育間伐的方案,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提供數據和理論上的支持。
其二,不同地區、不同林種的撫育間伐工作,需要根據當地以及種植樹種的情況展開,需要將重心放在強度、頻率以及間伐時間上,通過實踐不斷的驗證,產生科學合理的方案,為其他地區間伐工作的開展提供借鑒,確保各地的撫育間伐工作的有序開展。
其三,完善評價機制,要保證評價系統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一些表現比較優秀的工作人員需要適當的給予獎勵,不管是精神上的亦或是物質上的,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工作人員更加主動的學習,進而從根本上提升不同林區撫育間伐的工作效率。
(3)加大經費投入
首先,森林撫育間伐的資金投入比要增加,要聯系森林撫育間伐作業面積以及質量等,劃撥充足的經費。撫育砍伐的病木以及次林木都要最大限度的利用起來。
其次,做好撫育間伐的經費管理,對資金的流向加強管控,保證撫育間伐的資金能夠高效使用,專門設置賬套,做好資金的管理和檢查工作,臺賬的記錄工作也要定期檢查,要將其和實際工作中的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確認,要善于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制定更加詳盡的計劃,保證資金的合理使用。
最后,需要做好分類管理,要根據用途以及經營目的,將林木劃分成經濟林和公益林,做好分類管理。
(4)組建優秀的人才隊伍
撫育間伐的工作人員在撫育間伐工作中占據著重要作用,從目前的發展來看,森林撫育間伐的很多工作人員專業素養存在有明顯的缺陷,極大的影響了森林撫育工作間伐的質量以及目的,提升人才質量的工作就顯得尤為迫切。要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工作人員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為林業建設的有序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綜上所述,加強森林資源的管理工作,一方面可以提升森林資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還可以推動社會經濟健康有序的發展。撫育間伐是森林資源培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控制是推動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保證。在未來的工作中,要想提升林業經濟的發展,就需要對森林資源管理以及森林資源的撫育工作加以重視,將撫育間伐的措施全方面的落實下去,更好的推動林業建設健康有序的發展。
(作者單位:333000江西省景德鎮市林業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