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貴鵬
新時期林業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林業是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并舉的產業,大力發展林業能夠極大的改善人民生活環境,促進生態健康,同時林業發展帶來的經濟效益不斷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促進國家的繁榮昌盛。在新時期,加強林業建設是必然的,是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推動經濟發展的有力武器。林業規劃設計是林業建設工作的重點,通過林業規劃設計提高造林的科學性,促進造林技術的提高,創造綠色財富。本文主要通過分析林業規劃設計要點,著重對造林技術進行探究。
一、林業規劃設計要點
林業規劃設計必須以科學為依據,不斷提高種苗成活率,打造綠色生態環境,提高環境質量。不科學的林業規劃設計,不僅起不到改善環境的作用,還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林業規劃設計時,要注意以下幾點設計要點:
1、科學選擇造林地理位置
造林是一項繁雜巨大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在進行造林前,要充分的做好造林規劃,分析造林的范圍以及數量,詳細分析造林所帶來的效益,選出最佳的造林地理位置。林業規劃設計造林時,要著重注意以下幾點:
(1)切合實際。造林位置的選擇要切合實際,根據所在位置的地理環境、土壤情況、氣候條件選擇最適宜栽種的種苗,這樣不僅能夠發揮地方優勢,還能夠極大提高種苗成活率,實現理想的造林效果。造林要注重規劃區域,根據區域位置中的環境問題選擇種苗,改善區域內生態環境,提高環境質量。比如,針對裸露山地種可以種植耐旱的松柏。除此之外,造林位置還要考慮到工作的困難度,造林地理位置選擇考察難度較低的地方,不僅方便種植,也有利于工作人員進行種苗培育的研究,提高造林技術,幫助林業工作人員提高工作效率。
(2)確保種植面積的科學性。林業規劃設計要考慮到造林的規模,確保種植面積的科學性。國家要積極的鼓勵企業或地方政府進行造林工作,提高山林綠化面積,不斷擴大綠化規模,充分發揮林業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造福人民。
2、科學選擇種苗品種
種苗的質量直接關系到造林的效果,種苗的選擇要符合當地的地理環境、氣候特點以及土壤情況,保證種苗的成活率。種苗的選擇需要注意一下幾點:
(1)以本土種苗為主。本土的種苗是依托本地區環境而生長的,本土種苗的適應性強,成活率高,適合大面積的種植,可以較快的提高植被覆蓋率,改善當地生態環境。
(2)以外來種苗為輔。在造林中可以適當的引入外地的一些植被品種,促進區域內生物的多樣性。但是引入外來樹種要慎重的考慮,防止出現種苗不適應本地環境的情況,浪費資源。還要考慮到外來種苗是否會對當地的生物造成傷害,防止出現物種危機。
二、林業造林技術探究
林業造林技術直接關系著造林的效果,不斷提高林業造林技術是新時期林業建設的要求,通過林業造林技術,能夠科學的對林苗進行管理,促進我國造林技術水平提高。造林技術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對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造林技術越高生態環境越好,造林技術也因此受到了更多的關注。造林技術對林業工作人員的能力要求較高,需要林業工作人員不斷學習,注重培養造林技術人員,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
1、適地化物種
造林時,需要深入的了解種植區域的土壤情況、氣候等,了解當地環境污染的情況,積極進行樣本采集,對種植區域進行全方位的考察,包括光照強度、降水、土壤等,選出最適合的種植林苗,確保種植的種苗與當地環境相適應,促進種苗成活率的提高。比如,東南丘陵土壤呈酸性,可以種植耐酸的“茶樹”,不僅有利于綠化,提高環境質量,還能夠獲得巨大的經濟收益。又比如,紅土是種植“柑橘”的最好土壤,根據“柑橘”特性,大面積種植“柑橘”,既能夠獲得經濟效益,也能夠充分利用土地,發揮土地作用,改善生態環境。
2、保持林苗的多樣性
在造林中要保持林苗的多樣性,充分利用林地資源,增加林業的經濟效益。保持林苗的多樣性,種植多中品種的林苗,豐富我國林業資源。造林時,要將耐旱植物、喜光植物、喜陰植物、匍匐植物等同時進行種植,最大程度的實現對林業資源的利用,包括土壤資源、土地資源、水分等,建立起良好的林業生態系統,形成良性循環的生物鏈,實現林業的健康法發展。嚴禁種植單純一類植物,純林不僅浪費更多的林業土地資源,所創造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較低。
3、造林結構復層化
對造林技術的研究除了研究適地化物種與植物的多樣性,還要對種植結構進行深入的研究。種植結構直接影響林苗的生長狀況,與林業的發展息息相關。林苗的種植不僅要保持植物的多樣性,充分利用林業資源,還要在種植結構上精心安排。種植結構要錯落有致,呈高低錯落分布的結構,科學設計喬灌草的種植,建立起復層結構。除此之外,還要做好林苗生長的觀察與跟蹤工作,監測林苗生長情況,選擇出適合大面積種植的林苗,培育出抗病性強、生命力旺盛的優質林苗。
綜上所述,新時期林業建設作為重點工作,要重視林業規劃設計的作用,科學造林,不斷提高我國造林技術,培育高素質的造林技術人才,造林要優先考慮適地化物種,保持林苗的多樣性,造林結構要復層化,最大程度的利用林業資源,建立起良好的林業生態系統。
(作者單位:122000遼寧省朝陽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