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云凡
摘要:中國紙雕源于漢代,不斷發展,紙雕燈便是其創新形式之一。紙雕以其層層疊疊的景深為著眼點,加上光影效果呈現層次美感,如今在文創市場小受歡迎。青島以多國建筑而被著稱為“萬國建筑博覽會”,獨特的地標式建筑形成青島與眾不同的人文景觀。本文是以青島建筑為主題對立體紙雕燈進行創新設計的研究,挖掘紙雕藝術的內涵,為青島文創的發展添磚鋪瓦。
關鍵詞:立體紙雕;青島建筑;文創產品
一、紙雕的分類與特點
藝術紙雕從維度上可分為平面紙雕與立體紙雕兩種[1]。平面紙雕,顧名思義即一個平面的紙張雕刻,與剪紙極為相似。而立體紙雕,由前景,中間與背景多層重疊,其間相互鏤空,距離相等,頗有意蘊。在立體紙雕中又可分為可折疊與不可折疊,可折疊紙雕如日本設計師大野有資創作的《富士山》,整個作品未展開時是一本書的樣子,360°展開重合后,立體的藍色富士山與紅色太陽伴著些許白色浮云像是魔術一樣映入眼簾。國內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也是可折疊藝術紙雕,雖然是180°折疊展開紙雕,但在細節與折疊方式上卻毫不遜色。而不可折疊紙雕又因材料與用途的不同,呈現百家爭鳴的樣子。首先要說的是便箋貼式紙雕,日本紙品公司Omoshiroi Block與建筑模型屋合作推出一款名叫清水寺的便箋貼,用戶在使用時每撕下一張都會留下一部分,當便利貼不斷被撕下,清水寺的建筑也隨之一點一點顯現出來,這中可交互式的紙雕藝術不僅完美結合技術與藝術,也是文創中的尖塔。接下來是盒裝藝術紙雕。用木質或塑料等材料做框,留出正面,并用明面板做外層,框內則是十層左右的平面紙雕,通常由前景,中景,背景構成,這也是本文探討的青島建筑紙雕的形式。還有一種是體驗式交互式的紙雕,如王一菲的《叢林仲夏夜》一書。該書前篇圖文并茂教讀者如何制作紙雕,后面大部分則是刀版圖,讀者可以用美工刀輕松劃出,按照指示做出紙雕,這種方式給讀者操作空間,增加趣味性。
二、立體紙雕燈的設計與創新
立體藝術紙雕的設計與創新需要一定的空間理解能力,數學基礎與藝術修養。通常盒裝的不可折疊紙雕會在其中穿插加上燈帶,以達到增加光影層次的效果,同時增加了用戶的使用價值與紙雕的觀賞性。以青島建筑主題紙雕為例,所設計的方式主要為前期調研,創意構思,電腦制圖,工藝制作,組裝拼接。設計選取青島的十個地標性建筑,依次為五月的風、棧橋、花石樓、天主教堂、基督教堂、膠澳總督府、小魚山、海底世界、火車站和迎賓館。在此簡單闡述幾個青島建筑立體紙雕燈的設計與思路。
(一)棧橋紙雕燈設計。棧橋位于海面之上,與火車站極為接近,舊時是封建時期作為軍事專用的碼頭,后于1982年由國務院首批成為著名的旅游景點,長長的橋面直通底部的回瀾閣,常年游人如織,絡繹不絕。對棧橋紙雕燈的設計,采用了橫向的構圖。考慮到其地理環境,設計上將許多海洋元素添加了上去。前景分別是兩側的水草、氣泡、海馬、水母等,底部則增加貝殼,海螺等元素作為裝飾,而后幾層以海魚與海浪增加動感。中景選用側視棧橋的角度并做出層次與鏤空效果,增加畫面的結構感,回瀾閣建筑同樣也做了多層次的處理。背景用“小青島”與海鷗等增加景深。燈光選用藍色,凸顯海洋味道。(圖一)
(二)花石樓紙雕燈設計。花石樓位于青島八大關南端,舊時由俄國人修建定居,花石樓的設計結合了歐洲古堡與哥特建筑的特點,整個建筑大量采用花崗巖與鵝卵石,臺階眾多,周圍樹木成勢。花石樓紙雕燈的設計上也結合了環境因素與特點并采用豎向構圖。前景用數層植物重疊交錯,如芭蕉,丁香花等。中景將建筑分為數層,在保持建筑本身特性的基礎上做了鏤空設計。背景則采用樹木枝杈增加空間感,燈光選用中性色。(圖二)
(三)天主教堂紙雕燈設計。又稱圣彌厄爾教堂,位于市南區浙江路由德國建筑師畢哈婁設計,結合哥特與羅馬建筑風格,整個建筑采用花崗巖與混凝土。多年以來一直被作為拍攝婚紗照的圣地。在天主教堂紙雕燈的設計上,采用豎向構圖。前景用了一些氣球,鏤空的氣泡(常年有人賣泡泡機),樹木。中景則是穿著婚紗與西裝相依的戀人。背景用數層天主教堂的建筑和幾座山巒做襯。整個設計的靈感由生活而來,燈光選用暖色的橙黃色。(圖三)
(四)火車站紙雕燈設計。火車站位于市南區,緊靠海邊,始建于光緒年間,同樣具有哥特式尖塔,后多次修繕重建,才有了如今集地鐵公交火車高鐵多位一體的交通樞紐的地位。在火車站紙雕燈設計上,采用橫向構圖。前景用一些植物做陪襯,中景用汽車,拖著行李箱的人等,背景將建筑拆分幾層做鏤空處理,增加天空的飛機等物體做裝飾。燈光上選用漸變色光源。
(五)五月的風紙雕燈設計。五月的風位于市南區五四廣場,毗鄰海邊。由藝術家黃震設計,材料為鋼材輔之以紅色的噴涂,螺旋上升是愛國情懷與革命熱情。在五月的風紙雕燈設計上,采用橫向構圖。前景用海浪,水珠等元素。中景是建筑主體,背景用一些附近的建筑做陪襯,襯托主體。燈光上采用紅色烘托氛圍。
三、立體紙雕燈的工藝與材料設計應用
立體紙雕燈在材料和工藝上的要求遠超過平面紙雕藝術。首先是工藝,立體紙雕燈在電腦制圖后需要雕刻圖紙,最簡易的是手工雕刻,用美工刀或刻刀逐層雕刻。但是產品如果需要批量生產,手工就顯得極為乏力。這時候通常會采用激光雕刻或鐳射激光雕刻,激光雕刻比較常見,應用廣泛,但由于激光雕刻后正面常常會因高溫而產生焦黑,并且激光雕刻因器材問題,常常無法做到高精度的雕刻,解決辦法是將圖紙反向雕刻,并將細節調大,避免出現雕裂紙張的問題。而鐳射激光雕刻則會避免焦黑的問題。其次是材料上,紙張的選擇影響著最終效果,太厚透光性不好,太薄的紙張韌性差容易彎曲。初學者可以用白卡紙嘗試,專業或商用生產這里推薦160g的畫刊紙或牛油紙,既有一定的硬度也保持了一定的透光性。其他紙張也可嘗試,如有色卡紙等。紙雕燈的外框可選用木框或塑料或其他復合材料,木框稍重,適合小件紙雕。紙雕層級之間的夾層可使用kt條或小木條用雙面膠或膠槍粘合交接。至于燈光,LED微小型燈帶最為合適,通常是5V,USB接口并有開關,顏色自選,可做顏色疊加設計,而長度則與具體紙雕燈的長寬與層數相關聯,建議使用具有一定間隔的光源。在光源使用過程中可以用紙膠帶包裹控制光源的亮度。
四、立體紙雕燈在文創市場的發展與影響
談及文創,不可避免的要說到故宮文創。故宮文創是中國文創的引領者,優秀紙雕作品也不在少數。如2019年故宮與國家博物館聯合推出了《清明上河圖》和《大觀園》紙雕燈,精湛細致的畫面和精心安排的人與物的布局讓紙雕燈的品質和熱點到達一個新的高度。在文創產業中,藝術紙雕燈在大眾的手賬類的文創產品中鶴立雞群,以其觀賞性和實用性拿下了一片稱譽,受到大眾歡迎。因此,國內各地幾乎都有一些藝術紙雕燈的文創產品。紙雕燈從材料材質的不斷創新,到轉化為書籍增加交互趣味,都無不彰顯出紙雕藝術的進步與發展。在未來,紙雕的形式和應用領域可能不僅局限于目前我們所觀察到的方向[2]。
五、結語
論文將立體紙雕燈為研究對象,明確了紙雕燈的相關特點與分類,通過實地考察調研青島建筑、頭腦風暴與創意設計、材料與工藝分析實踐對青島建筑進行了加工設計,使其成為具有一定商業價值的文化創意產品,對相關設計的思路與模式的總結與探究,對地方建筑紙雕燈的設計起到參考借鑒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鄒家興,吳丹.析剪紙藝術的傳承與創新——光影紙雕燈[J].戲劇之家,2019(05):118-119.
[2]唐雯霏.紙雕藝術在國內外發展現狀[J].今傳媒,2019(0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