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色小鎮是新型城鎮化方式的探索,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實踐。總結了特色小鎮的基本內涵,并分析了特色小鎮規劃中市政給排水規劃的相關特點,最后對某特色小鎮規劃中市政給排水規劃進行了剖析。認為特色小鎮市政給排水規劃應根據特色小鎮的類型,合理預測用水量及污水量,并根據特色小鎮所處位置合理選擇水源及污水處理方式。
關鍵詞:特色小鎮;市政給排水;規劃
市政工程規劃主要是指在各類規劃中涉及給水、排水、燃氣、供熱、電力、電信、環衛、防災等各項管線及其附屬構筑物等的部分。市政工程規劃是保證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設施。在實踐中,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規劃等規劃中的市政工程規劃主要為中心城區、鎮區配套基礎設施,而對離城區較遠地區的市政設施規劃深度不足,指導意義不強。根據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我國城鎮化率由2018年的52.6%提高到58.5%,我國城鎮化已經進入下半程[1]。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指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城鄉融合發展。如何提高城鎮化的質量,融入更多的人文氣息,成為當下研究的熱點。特色小鎮既是新型城鎮化方式的探索,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實踐。
目前,有關特色小鎮的報道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研究特色小鎮與產業的關系[2,3],二是研究特色小鎮的金融模式[4,5],三是研究特色小鎮空間結構[6,7]。然而,有關特色小鎮市政工程規劃的報道卻鮮有提及。市政給排水程規劃做為特色小鎮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特色小鎮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依據,也為特色小鎮未來發展提供了物質保障。本文總結了特色小鎮規劃中給排水規劃的相關特點,并對分析了特色小鎮的給排水設施的發展趨勢。
一、給水工程規劃
特色小鎮按地理位置可分為城鎮型和鄉村型,靠近城鎮的特色小鎮用水可考慮采用城鎮的市政給水,并在上一級規劃編制過程中提出用水需求。鄉村型特色小鎮可考慮新建凈水廠或者和周邊農飲水工程聯合供水。特色小鎮用水量可根據人均綜合用水量計算,但應考慮散客用水。規劃給水管道一般沿道路敷設,并沿道路設置消火栓。特色小鎮應特別注意需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地,防止水源地周圍被開發從而污染水源。
二、污水工程規劃
特色小鎮排水方式應選擇分流制。特色小鎮污水量預測可根據給水量合理預測。特色小鎮污水處理方式可選擇分散式或集中式,一般某一片集中建設區可考慮單獨設置污水處理設施。如污水量較小可選擇生態處理方式如氧化塘或者人工濕地,如污水量大可采用一體化設備。污水廠選址一般選擇下風向及河流的下游,并利于特色小鎮整體排水。在規劃方案階段,應合理預留污水處理設施用地。污水管道規劃應根據地形地勢,利用重力流排水,不設或少設泵站。污水管道埋深應考慮接戶管的要求,同時滿足和其他管線的間距要求。另一方面,在特色小鎮規劃過程中應合理考慮近遠期建設要求,合理預留未來發展需求。
三、雨水工程規劃
特色小鎮雨水工程規劃前應收集詳細的基礎資料,如現狀管線、易澇區域等。另外一方面,需特別關注特色小鎮所在區域的河流的防洪水位,防洪水位和雨水工程規劃密切相關。特色小鎮雨水管渠設計重現期,應根據匯水地區性質、地形特點和氣候特征等因素確定。特色小鎮雨水管渠的布置和特色小鎮內部水系密切相關,要求雨水就近排入附近水體。同時,應將海綿城市理論合理融入用地規劃方案當中,合理確定各區域的徑流系數。另一方面,考慮雨水初期污染,合理設置雨水初期處理裝置。
參考文獻:
[1]鄭善文,何永,歐陽志云.我國城市總體規劃生態考量的不足及對策探討[J].規劃師, 2017,033(005):39-46.
[2]盧梅,童興娣.特色小鎮與其特色產業的耦合協調發展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9(05):166-170.
[3]席麗莎,劉建朝,王明浩.“文化源”+“產業叢”——新時代特色小鎮發育的動力及其機制[J].城市發展研究,2018,25(10):151-155.
[4]李清文,陸小成,資武成.新時代特色小鎮建設的綠色金融模式研究[J].生態經濟,2018,34(10):114-118.
[5]魏婷,張懷川,馬士龍,趙文姜,曲淑華.基于“PPP創新金融支持模式”視野下我國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設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8,37(05):1-7.
[6]時浩楠,楊雪云.國家級特色小鎮空間分布特征[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9,33(03):39-44.
[7]段進軍,翟令鑫.關于特色小鎮空間生產實踐的思考[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9(05):112-119.
作者簡介:池春榕(1991.11-),男,漢族,江西贛州人,助理工程師,碩士學位,江西省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為市政工程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