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九華
2006年9月,世界汽車巨頭福特,對外發布了一個驚人消息,聘請49歲的艾倫·穆拉利出任公司的首席執行官。穆拉利雖有多年的高管經驗,卻從未在汽車領域工作過,所以這個決定有點冒險。但此時的福特正處在災難的邊緣,面臨高額虧損,雖關閉了許多工廠,也大量裁員,可依然無法止虧,因此才決定冒險聘用穆拉利這個“門外漢”。
上任后,穆拉利開始大刀闊斧地改革,將精力放在福特的核心產品上,削減了一些非主流產品,并花大氣力投資了一批新型節能的汽車產品。但他很快發現福特有一個阻礙其進步的大頑疾——高管與高管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不會坦承各自所面臨的問題,也不會尋求幫助,從不會向董事長和他報告壞消息,都在刻意地對外營造一種假象——我和我的部門沒有任何問題,我很努力,公司虧損不是我和我的部門造成的。
穆拉利決心打破這一局面,他決定在每周四的上午召開一個由15名高管組成的“圓桌會議”。會議開始時,每個人都用不同顏色的線條,標注出各自職責范圍內的工作進展情況,然后展示給其他人看。其中,紅色線條表示有問題,黃色線條表示警告,綠色線條表示一切都順利,穆拉利將它們統稱為“線條項目”。
但連續兩個月的會議下來,卻無一人標注紅線,就連黃線都極少,這讓穆拉利著急不已。被隱藏起來的問題對福特很致命,隱藏得越多,后果越嚴重。
直到有一次,福特北美分部運營主管馬克·菲爾茨,發現新款福特銳界汽車的生產有問題——部分汽車上的液壓升降門系統運轉不靈。馬克知道前期定好的新品發布會不能如期進行了,銳界不能按時入市,他糾結了很久,決定在標注時畫上紅線,準備接受穆拉利和同事們的問責,甚至是幸災樂禍。
匯報此事時,會議室里彌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氛,讓人呼吸都感到困難,馬克就更緊張了,他深知嚴格執行新款入市計劃的重要性,覺得穆拉利一定會失望至極,狠狠批評他和高級生產主管。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匯報結束,在一陣尷尬的沉默后,穆拉利從座位上站了起來,然后抬起雙手,鼓掌,熱情、使勁地鼓掌!
“謝謝您,馬克,你如此開誠布公,公開透明!”穆拉利說道,“這太好了,現在你需要團隊什么樣的幫助?”
接下來,大家開始提意見,一場建設性的討論隨之產生。“如果在過去,高管們會互相推卸責任,看我的笑話,但現在爭著幫忙。”馬克感慨不已。最終,升降門的問題得到了快速解決,銳界的入市只推遲了一周。
此事解決后,接下來的圓桌會議上,紅線開始變多了,“它們如同一條條美麗的彩虹,穿插在黃綠之間”。
福特的環境和企業文化變了,處理關鍵問題時,團隊成員間的對話更加坦誠和有建設性,從上至下都是。“一個場景勝過千言萬語,那個場景就是穆拉利給馬克的掌聲!”一位高管如是說。
2006年,穆拉利剛加盟時,福特全年凈虧損達127億美元,但5年后,福特便扭虧為盈。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穆拉利送給馬克的掌聲價值百億美元!
(摘自《思維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