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菁 鄒勇 宋敏靈 張虹
【摘 要】針刺在治療急性胰腺炎腹痛方面具有中醫特色與優勢。通過查閱與分析近年來針刺治療急性胰腺炎的相關文獻,分別從腧穴的近治作用、遠治作用相關方面探討針刺治療急性胰腺炎腹痛的選穴規律,為急性胰腺炎腹痛的針刺治療選穴方案提供思路。
【關鍵詞】急性胰腺炎;腹痛;針刺;選穴規律
【中圖分類號】R5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7X(2019)19-0115-01
急性胰腺炎由多種因素導致胰腺組織自身消化所致的胰腺水腫、出血及壞死等炎性損傷。腹痛是其主要的臨床表現。目前以中西醫結合治療方式為主要模式,其中針刺治療以其獨特的安全、價廉、效優、無毒副作用越來越備受推崇,近年國內多個臨床研究報告提示針刺療法可明顯改善患者癥狀和預后[1-3]。但本病治療中,針刺選穴無統一標準,且尚未分期分型。故本文通過分析和研究近年來關于針刺治療急性胰腺炎的相關文獻,探究其穴位的選取規律,以便為臨床治療急性胰腺炎腹痛選穴提供科學的依據和清晰準確的臨證思路。
急性胰腺炎常引起整個上腹部的疼痛。《靈樞·經筋》載有“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腧。”元代醫家于《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中寫到:“渾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宜細詳,....。但疼痛便針,針則臥。”都是對疼痛局部進行針刺治療。可見以腧穴的近治作用指導局部選穴在治療疼痛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1.1天樞
天樞穴位于臍中左右旁開兩寸,是大腸精氣匯聚于腹部之募穴,為足陽明胃經所過。具有化瘀活絡、理氣止痛、導滯消積之功效。《千金方》云:“天樞主腹中盡痛。主腹脹腸鳴,氣上沖胸。”有研究顯示天樞單穴治療腹痛累計15頻次,占比率9.38%,位于治療病證的第二位;配伍治療腹痛累計18頻次,占比率9.33%,排在第三位,根據這個統計結果,臨床上治療腹痛時,可選擇該穴。徐聯春等人采用電針天樞穴、足三里治療對100例急腹痛患者,好轉18例,好轉率18%,治愈82例,治愈率82%,總有效率100%。
1.2中脘
中脘穴臍上4寸。為任脈所過,胃之募穴,八會穴之腑會及交會穴。中脘穴治療腹部疾病屬于近治作用,具有疏通腹部經絡止痛,補氣健脾和胃之效。《太乙神針附方》記載“中脘...凡翻胃,吐食,心下脹滿...針此穴”。李太平整理清代及其以前的文獻的研究中發現:中脘穴單穴治療38種內科病癥中,統計出累計243頻次適應癥,腹痛出現頻次為30次,所占比例12.3%,居所有治療病癥之首位;在配伍適應癥中,總計42種內科病癥,394頻次的適應癥中,治療腹痛的頻次為35次,占比8.8%,排在所有病癥首位,故得出中脘穴在腹痛的治療上具有明顯優勢。羅彪采用電針刺激中脘、足三里穴的方法對重癥急性胰腺炎伴腸麻痹患者的腹痛程度的緩解有積極臨床治療作用。
“經脈所過,主治所及”,除局部選穴外,還可選取循經所過的腧穴,配合經絡辨證選取相關腧穴,達到針刺鎮痛的作用。現有研究結果表明:目前臨床治療急性胰腺炎運用的遠端穴位使用頻率最高的包括“足三里、上巨虛、內關”等穴。
2.1足三里
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之合穴,當犢鼻穴下3寸。其在治療腹部疾患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肚腹三里留”于《四總穴歌》中所記載。足三里穴可以疏通胃氣、益氣健脾,使不通得通、不榮得養,從而緩解疼痛。鄭琪等人采用針刺足三里的方法治療急性胰腺炎患者,其腹痛腹脹癥狀較單純西醫常規治療改善程度更顯著。
2.2內關
內關通陰維脈,屬手厥陰心包經的絡穴,為八脈交會穴。當曲池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內關穴擅治腹痛,“胸滿腹痛刺內關”記載于《針灸大成·標幽賦》中。在《素問·至真要大論篇》中有記載:“痛則神歸之”,“諸痛癢瘡,皆屬于心”,疼痛可屬一種感覺,故其離不開心神的調控,而內關穴同時善調心神,故該穴為治療痛證的遠端要穴。
2.3上巨虛
上巨虛當犢鼻穴下6寸,屬足陽明胃經腧穴,為大腸之下合穴,具有調理腸胃,通腑化滯,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止痛之效。上巨虛可治療腹痛、腹脹等腹部病癥。高志雄等人通過研究發現電針上巨虛穴具有減輕內臟痛敏的作用,且多次電針的效果較佳。
多種方法的聯合運用治療急性胰腺炎腹痛已成主要模式。西醫常規的鎮痛方式雖有一定效果,但其毒副作用較大,且具有成癮性的可能。而針刺治療急性胰腺炎腹痛作為中醫治療方式的一種已經推廣于臨床。通過回顧近年來針刺治療急性胰腺炎的相關文獻,以腧穴的近治及遠治作用指導選穴,可達到較好的針刺鎮痛效果,可為急性胰腺炎腹痛的針刺治療提供思路。但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復雜,且目前針刺鎮痛的機制研究尚未成熟,同時由于各家經驗皆有不同,且針刺選穴無統一規范,故如何篩選出療效最佳的最優選穴方案尚需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李佳,趙雨,文謙,等.電針干預重癥急性胰腺炎伴麻痹性腸梗阻: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針灸,2016,369999(11):1126-1130.
[2]羅艷紅,鐘廣偉,趙雙平,等.應用電針干預重癥早期急性胰腺炎并發腸麻痹[J].中國針灸,2011,31(2):105-109.
[3]徐文豪,廖雋芾.針藥結合治療急性胰腺炎腹脹的臨床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09,2(19):18-19.
作者簡介:秦可菁(1994-),女,成都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碩士,研究方向:針灸防治腦血管疾病的臨床研究
*通信作者:張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