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李興然
8 月15 日,瀚藍環境(600323)發布2019 年半年報。2019 年上半年,瀚藍環境實現營業收入約26.70億元,同比增長16.63%;實現凈利潤4.61 億元,同比下滑7.78%;扣非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47億元,同比增長25.75%;扣非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7.38%,同比增加0.76 個百分點。而今年一季度,瀚藍環境的營收增速為10.50%,扣非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速為9.72%。
整體看,瀚藍環境的這份半年報向投資者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顯示出二季度業績增長加快。分業務看,固廢業務取得超過30%的同比增長,十分亮眼。不過,這份半年報也反映出了一些指標的惡化,比如短期貸款和應收賬款激增,以及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惡化等。
財報顯示,瀚藍環境4 項主營業務均實現增長。其中,固廢處理業務實現收入10.98 億元,同比增長37.01%,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核心動力。固廢業務毛利率為40.10%,同比提升0.90 個百分點。
瀚藍環境方面表示,公司對“大固廢戰略”的堅定執行和業務拓展,進一步打造和夯實了固廢處理縱橫一體化的業務格局。縱向:在具備較為完備的后端處理設施基礎上,向前端垃圾分類及收運環節發展,在現有項目所在地探索垃圾分類和環衛業務,實現與后端餐廚垃圾處理有效協同,進一步完善了涵蓋前端環衛、中端收轉運、末端處理的固廢處理全產業鏈。橫向:實現市政垃圾、工業危險廢物、農業有機垃圾等污染源治理全覆蓋;初步具備為“無廢城市”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
固廢處理業務在運營管理、工程建設、市場拓展方面,均取得較好成績。在垃圾焚燒量、餐廚垃圾處理量、污泥處理量等持續攀升、設備負荷較大的情況下,加強運營管理,進一步提升效率;各地項目有力推進,其中哈爾濱餐廚項目已進料調試、漳州南部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已完工將進入調試階段、南海垃圾焚燒發電三廠項目預計在9 月底完工、佛山綠色工業服務中心工程(南海)危廢項目預計在年底建成。江西贛州危廢項目于本年度投入運營,作為公司首個投產的危廢項目,該項目的順利運營為危廢業務的后續拓展及運營打下了良好基礎。
公司還表示,與盛運環保在固廢處理項目層面的合作事項,在6 月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后,經積極溝通,截至目前,公司已初步確定承接濟寧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二期項目(800 噸/日)、宣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二期項目(1000 噸/日)、海陽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500 噸/日)、烏蘭察布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1200 噸/日)、蒙陰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500 噸/日)和淮安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二期項目(800 噸/日);共6 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特許經營權,并與各相關地方政府、盛運環保等多方簽署了投資建設協議,著手推進各項目的建設工作。
除了固廢處理業務外,瀚藍環境其余3 項業務增減不一。其中,燃氣業務實現收入9.27 億元,同比增長17.17%,毛利率為18.20%,同比下降5.20 個百分點;供水業務實現收入4.22 億元,同比微降0.78%,毛利率為24.10%,同比下滑6.60 個百分點;排水業務實現收入1.42 億元,同比增長37.37% ,毛利率40.50%,小幅下降0.70 個百分點。
以上數據顯示,固廢業務已經是瀚藍環境增長的核心動力,隨著更多項目的投運以及與盛運環保的6 個合作項目進一步推進,公司異地擴張進一步加速,有望打開成長空間。
凈利潤出現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去年同期非經常性損益金額較大。去年同期處置官窯市場獲得收益約1.40 億元,如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增長為25.75%,保持了穩健增長的勢頭。
作為環保企業,去年以來因為現金流問題而出現經營困難,除了業績,投資者較多關注的也是該項指標。財報顯示,瀚藍環境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4.13 億元,較上年同期的4.34億元,出現了4.90%的小幅下滑。另外,公司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高達-16.27 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超過7 億元,這一方面說明公司正在加快擴張,另一方面則是對財務健康帶來更大的壓力。
數據顯示,瀚藍環境上半年的短期借款為8.85 億元,較去年末的2.40億元劇增268.89%。瀚藍環境方面表示:“短期借款增加是由銀行借款產生的,主要用于公司生產經營。公司目前資產負債率處于正常水平。”誠然如此,但短期借款爆炸性增長,勢必增加財務費用支出。另外,環保項目多數屬于長周期投資,使用過多的短期資金,萬一產生久期錯配問題,這將反噬公司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瀚藍環境因“保證金存款”和“質押借款”方面的原因,受限資產賬面價值高達51.92 億元。對此,瀚藍環境認為,公司受限資產主要是,用BOT 項目收費權質押辦理固定資產,再用其貸款形成的資產,而固定資產貸款全部用于BOT 項目的工程建設,是行業通用的融資模式,是正常的受限資產,不存在風險。
2019 年上半年,瀚藍環境應收賬款為6.77 億元,較上期期末增加63.32%,主要是收入增加及部分垃圾發電項目的可再生能源補貼未收回所致。瀚藍環境方面表示,垃圾焚燒發電的可再生能源補貼以及處理費、污水處理費等都在合理賬期內,可回收性好。
另一比較顯著變化的財務指標是管理費用,管理費用本期發生額較上期增加了3341.70 萬元,增幅為27.87%,主要是計提了高管虛擬股權激勵費用以及業務擴張增加所致。
總的來說,固廢業務(包括垃圾焚燒發電)給瀚藍環境帶來了持續增長的動力,其它業務相對穩定,需要密切關注的是幾項財務指標的惡化,尤其是現金流、應收賬款,另外需要警惕資金短貸長投的風險。

表:瀚藍環境主要財務數據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