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本刊記者

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國之基。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出臺《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為進一步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規劃新的“施工圖”。這一中長期行動聚焦當前主要健康問題和影響因素,圍繞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兩大核心,將開展15個重大專項行動,努力使群眾不生病、少生病。
一是全方位干預健康影響因素,針對影響健康的行為與生活方式、環境等因素,實施健康知識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煙、心理、環境6項健康促進行動。
二是維護全生命周期健康,針對婦幼、中小學生、勞動者、老年人等重點人群特點,實施4項健康促進行動。
三是防控重大疾病,針對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四類重大慢性病及傳染病和地方病的預防控制,實施5項防治(防控)行動。
本期將就全方位干預健康影響因素中部分專項行動進行解讀:
煙草煙霧中含有多種已知的致癌物,有證據表明吸煙可以導致多種惡性腫瘤、呼吸系統和心腦血管系統等多個系統疾病。我國現有吸煙者逾3億,迫切需要對煙草危害加以預防。每年因吸煙相關疾病所致的死亡人數超過100萬,因二手煙暴露導致的死亡人數超過10萬。
行動目標
到2022年和2030年,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分別低于24.5%和20%;全面無煙法規保護的人口比例分別達到30%及以上和80%及以上;把各級黨政機關建設成無煙機關,逐步在全國范圍內實現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煙;將違反有關法律法規向未成年人出售煙草的商家、發布煙草廣告的企業和商家,納入社會誠信體系“黑名單”,依法依規實施聯合懲戒。
提倡個人戒煙越早越好,什么時候都不晚;創建無煙家庭,保護家人免受二手煙危害;領導干部、醫生和教師發揮引領作用;鼓勵企業、單位出臺室內全面無煙政策,為員工營造無煙工作環境,為吸煙員工戒煙提供必要的幫助。
根據國家體育總局2014年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我國城鄉居民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比例為33.9%,其中20~69歲居民經常鍛煉率僅為14.7%,缺乏身體活動成為多種慢性病發生的重要原因。同時,心肺耐力、柔韌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體成分等指標的變化更是不容樂觀。居民定期適量進行身體活動有助于預防和改善各種慢性病,并能促進精神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和幸福感,促進社會和諧。
行動目標
到2022年和2030年,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分別不少于90.86%和92.17%;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每周參加體育鍛煉頻度3次及以上,每次體育鍛煉持續時間30分鐘及以上,每次體育鍛煉的運動強度達到中等及以上)人數比例達到37%及以上和40%及以上;學校體育場地設施開放率超過70%和90%;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分別達到1.9m2及以上和2.3m2及以上;城市慢跑步行道綠道的人均長度持續提升;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不少于1.9名和2.3名;農村行政村體育設施覆蓋率基本實現全覆蓋和覆蓋率100%。
提倡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工間操;鼓勵個人至少有1項運動愛好或掌握1項傳統運動項目,參加至少1個健身組織,每天進行中等強度運動至少半小時;鼓勵醫療機構提供運動促進健康的指導服務,鼓勵引導社會體育指導人員在健身場所等地方為群眾提供科學健身指導服務,提高健身效果,預防運動損傷;鼓勵公共體育場地設施更多更好地提供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服務,確保符合條件的企事業單位體育場地設施全部向社會開放。
當前,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總體仍比較低。2017年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只有14.18%。城鄉居民關于預防疾病、早期發現、緊急救援、及時就醫、合理用藥、應急避險等維護健康的知識和技能比較缺乏,不健康生活行為方式比較普遍。科學普及健康知識,提升健康素養,有助于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水平。
行動目標
到2022年和2030年,全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分別不低于22%和30%,其中:基本知識和理念素養水平、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素養水平、基本技能素養水平分別提高到30%、18%、20%及以上和45%、25%、30%及以上,居民基本醫療素養、慢性病防治素養、傳染病防治素養水平分別提高到20%、20%、20%及以上和28%、30%、25%及以上;人口獻血率分別達到15‰和25‰;建立并完善健康科普專家庫和資源庫,構建健康科普知識發布和傳播機制;中央廣電總臺對公益性健康節目和欄目,在時段、時長上給予傾斜保障;建立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績效考核機制;醫務人員掌握與崗位相適應的健康科普知識,并在診療過程中主動提供健康指導;中醫醫院設置治未病科室比例分別達到90%和100%。鼓勵各主要媒體網站和商業網站開設健康科普欄目。提倡個人定期記錄身心健康狀況;了解掌握基本中醫藥健康知識;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識和技能。人員掌握與崗位相適應的健康科普知識,并在診療過程中主動提供健康指導;中醫醫院設置治未病科室比例分別達到90%和100%。鼓勵各主要媒體網站和商業網站開設健康科普欄目。提倡個人定期記錄身心健康狀況;了解掌握基本中醫藥健康知識;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識和技能。
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國之基。實施健康中國行動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從當前講是為人民謀幸福、謀健康,從長遠講則是為民族謀復興。因此,不僅要倡導政府、社會、家庭和個人共擔健康責任,更要動員全社會行動起來,全民參與、共擔責任、共享健康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