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水
噪音可導致人的大腦中應激激素水平的升高,長期如此,會引起人體內“壓力荷爾蒙”處于較高水平,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相反,安靜環境有益于人們緩解壓力和緊張。找個安靜的地方讓自己沉默兩分鐘,比聽音樂放松更利于改善人的大腦血液循環,起到更好的減壓作用。
科學家認為,安靜環境或將成為治療癡呆癥、抑郁癥的有效方式,可以改善這些患者大腦中神經元減少、不活躍的問題。當人們不被外界噪音所干擾,情緒較為平和時,思考問題會更為深刻,同時也更有想象力,收集和分析信息的速度也能大大提高。
安靜包括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你處在安靜的環境中;二是你處于安靜的狀態里。前者強調外界環境的安靜,后者強調內心世界的安靜,兩者不分伯仲,對人的大腦健康都很重要。
不過,現實生活中做到這兩點并非易事。首先,我們的生活環境越發嘈雜。早在19世紀末,德國醫生羅伯特·科赫就曾預言:“早晚有一天,為了生存,人類將不得不與噪音進行斗爭?!惫黄淙唬缃?,噪音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一般來說,生活中的噪音主要來自交通、施工、鄰居,還有商業經營。隨著城市和交通的發展,建筑、交通噪音問題將越發突出。噪音對人的身心還有許多危害,如損傷聽力和心血管.讓人急躁、失眠、疲倦。可怕的是,人們正逐漸習慣嘈雜,甚至竭力回避安靜。環境一旦安靜下來,有些人就會難以忍受,從而耳機不離手、音樂不能停。
其次,內心難以安靜。俄國文豪普希金曾說:“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以內心的安靜作為基本特征?!奔词股硖幰粋€安靜的環境中,如果一個人內心焦慮急躁、暗潮涌動,也是不安靜、不幸福的,更別提維護大腦功能了。生活中這樣的大有人在:他們行色匆匆,干啥都著急,匆忙吃飯、睡覺,過馬路闖紅燈;他們愛發牢騷,抱怨不斷,消極的心理暗示使其焦慮不堪……讓內心世界回歸安靜,或許比隔絕噪音更難,因為它考驗的是一個人的品質和悟性。
家里減少噪音最好注意五點:安裝隔音門窗,如噪音明顯就緊閉門窗,緊靠公路的住宅尤其應注意這點;裝修時,使用吸音棉、石膏板等做隔音處理;窗邊多擺綠植,尤其是體積大、葉子多的綠植,吸聲效果相對較強;選購布藝家居和窗簾,少裝大鏡子,及時更換老化電器;必要時佩戴耳塞、耳罩,以及有源降噪耳機。
辦公室噪音直接影響工作人員的腦力和效率,更要引起重視。如區分談話區和辦公區,自由討論或商議事情有專門的地方,這樣不會打擾他人;及時更換老化的燈管、空調、電腦,設立專門的打印、復印室;樓道鋪上地毯,建議員工穿軟底鞋,既輕松舒適,又不會因為腳步聲影響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