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春雷
我在路口等紅燈,驕陽似火,那滋味很不好受。這時,來了一位騎電動車的年輕媽媽,帶著一個五六歲的男孩。那電動車安裝了遮陽棚,所以母子二人不大受驕陽的影響。那孩子還挺精明,他看到馬路上這時比較空,就催促媽媽:“可以走呀?!边@時令我沒有想到的一幕發生了,那年輕媽媽居然聽從了孩子的話,騎著電動車就駛過了馬路。
我在想,要是馬路上突然沖出一輛車呢?因為這是一個重要的交通路口,隨便從哪一個方向沖出一輛車來,都會導致災難性的后果。而這位年輕媽媽,居然就聽從了她無知孩子的話,貿然闖了紅燈。
我在心里哀嘆:這真是個失敗的媽媽!她失敗的地方,就是不能以身作則,為孩子做了一個很壞的榜樣。作為一個母親,她應該教會孩子敬畏規則,而交通規則直接連著人的生命。一個人如果連交通規則都缺乏敬畏之心,那么他還會畏懼世上其他的規則嗎?
我們常常在哀嘆國人的素質差,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國人的素質為何這么差?那天,我在交通路口看到的這一幕,讓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
我們總是喊,電腦教育要從娃娃抓起,足球訓練要從娃娃抓起,一切都要從娃娃抓起。這都是很迫切的,但是我們忽略了一個最根本的東西,人的公民素養更要從娃娃抓起。關鍵的是,該怎么抓?
娃娃是無知的,在交通路口,他只想快點走,不想被太陽曬。這時,作為孩子的監護人,作為一個成熟的懂得社會規則的成年人,就應該及時引導孩子,讓孩子明白,任性是要危害自己生命的。紅燈停,綠燈行,這是一條基本的交通規則,這條規則就像我們飯前便后要洗手一樣,是應該從孩子一出生以后,就要讓他明白的。媽媽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位老師,媽媽應該成為孩子的引路人,一個正確的有良知的引路人。所謂正確,就是要將孩子引向一條遵守社會規則的道路上;所謂有良知,就是成為一名遵守社會規則的合格公民。
我寫這篇短文的目的,絕不是要苛責這位年輕的媽媽。我只是想說,做一個合格的媽媽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有很多東西要學。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自己懂得以身作則,做一個合格的社會公民。要知道,媽媽在孩子成年之前,幾乎是天天與孩子在一起的,母親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如果媽媽是一個敬畏規則的人,能嚴格遵守一個社會公民必須遵守的一些基本的社會規則,比如購物、上公交、買車票都應排隊、不插隊;在公共場合不大聲喧嘩;不在大街上亂扔果皮紙屑;不損害公物,不將公物據為己有;在沒有預約的情況下,不貿然闖入他人辦公室,等等。一個媽媽如果能做一個嚴格奉行社會規則的人,那么她的孩子,也一定會在長時間的模仿學習中,成為一個遵守社會規則的人。
若要提升國民素養,先從父母開始。我相信年輕的父母們,一定會為和諧社會貢獻出最大力量。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