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淇琳

標題?
2018年3月,被稱為“天才科學家”的中國博士生曹原,因為解決了困擾全球物理學界107年的世界超導物理學難題,榮登世界頂尖學術期刊英國《自然》雜志2018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榜首。
95后的曹原,2歲時隨父母舉家從成都搬遷到深圳,順利入讀以“超常教育”聞名的耀華實驗學校。在課堂上,他的學習速度遠遠超過其他同學,無論什么課程都是一聽就懂;在課堂外,他也有與眾不同的愛好,他喜歡動手做實驗,拆卸、安裝電子元件,研究電子線路。為此,曹原還在家里搭建了一個實驗室。由于缺乏實驗所需的硝酸銀,曹原決定自己制作,他買來硝酸,把媽媽的銀鐲子放進去,人工合成了硝酸銀。這件事驚動了校方,校長當即決定將他送進少年班,接受超常教育。
2010年,年僅14歲的曹原以669的高分,考入蜚聲中外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學院,并入選“嚴濟慈物理英才班”。讀大學時,曹原曾多次想起中學老師黃佳堂告訴他的,如果誰能在常溫狀態(tài)下,發(fā)現(xiàn)一種超導材料,就可能顛覆世界。老師的一句話,成了曹原念念不忘的夢想。為了實現(xiàn)這個“不可能”的夢想,曹原在曾長淦教授的指導下進行石墨烯超晶格等離激元的理論研究。此后,曹原憑借忘我的努力,獲得中科大“頂尖海外交流獎學金”和 “郭沫若獎學金”,并且在導師的推薦下前往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
讀博4年,曹原立志解開困擾全球物理學界107年的世界超導物理學難題,他日夜?jié)撔难芯渴┑某瑢щ娦裕ㄟ^實驗意外發(fā)現(xiàn)石墨烯的排列結構中具有非規(guī)超導電性的因子。曹原據(jù)此推測出:當兩層石墨烯疊在一起發(fā)生輕微偏移的時候,材料的特性會發(fā)生劇變,并因此催生出超導體的性能。
然而,諸多外國物理科學家對此結論嗤之以鼻,他們想當然地認為,無數(shù)頂級前輩歷經(jīng)107年都不曾解決的難題,怎么可能被這么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中國學生解決,更何況他才23歲。面對種種質疑聲,曹原并沒有做出任何回應,他依然堅持自己的判斷,在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失敗與日夜不眠之后,曹原把兩層石墨烯材料旋轉到特定疊加值,即旋轉到特定的“魔法角度”(1.1°)疊加時,超導體誕生了。
2018年3月5日,曹原把論文投給《自然》雜志,編輯部一片嘩然,他們在一天之內(nèi)連續(xù)刊登曹原的兩篇關于石墨烯的論文。2018年3月6日,全球科學界無人不為曹原的研究而震撼,他的這一研究結果成了改變世界的“神操作”,所有人都無視了曹原23歲的年紀。哥倫比亞大學一位物理教授驚呼:“曹原為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我們能做的太多了。”如今,數(shù)百位世界級學者正在試圖復制、拓展曹原的科研成果,而一旦成果落地,將為世界能源行業(yè)節(jié)省數(shù)千億美金。為此,無數(shù)外國頂級大學和科研機構都向曹原發(fā)出邀請函,但曹原不為所動,他說:“我是一個中國人,我學成以后要回到中國去,希望將更多的時間,用來為中國科技創(chuàng)造更多的奇跡。”
“天才科學家”曹原,從此在全球物理學界占有一席之地,很多人對此心生羨慕,曹原說:“其實每個人都值得擁有閃亮的人生,如果你對某個事物感興趣,不妨瘋狂地投入嘗試,忘我地努力付出,定會有所收獲。”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