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卓
曹操有一名言,想必大家耳熟能詳:“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我欽佩曹孟德的才學與韜略,但對他的這句話卻不敢茍同。我以為借酒解憂,解得了一時,解不了一世。醉得再深,也有醒來的時候,一旦清醒,這憂依然會卻上心頭。飲者李白的“舉杯消愁愁更愁”才稱得上是至理名言,它告訴我們:以酒解憂,徒增憂愁。
對待人生中的喜和憂,我倒是很欣賞汪國真的話:“人雖然是哭著生,卻一定要笑著活。”人生中難免坎坎坷坷、跌跌撞撞,如果遇上一點挫折和不順,便憂心如焚甚至痛不欲生,從而將自己的整個生命浸泡在淚水之中,這樣的人生還有什么意義?所以,笑應該是我們應對苦痛和煩憂的最佳方式。
但是,這種笑絕不是為了掩飾苦悶,更不是麻醉自己,而是如魯迅所言:“用笑臉迎接悲慘的命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面對生命中的各種艱難險阻,拿出直面的勇氣和戰而勝之的決心。誠如張愛玲所言:“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里面爬滿了虱子。”可是,有些人只看到華美的袍,有些人眼里只有虱子。而我們所需要的,是能透過華麗的袍,找出暗藏的虱子,并剔除掉它們,還原我們生命的華美。
英國小說家簡·奧斯汀曾遇到過人生中最大的失意。她與流亡貴族湯姆一見如故,相愛至深。然而,為了家族的復興,湯姆卻選擇悄悄地離開了她。面對失戀的苦痛,奧斯汀也曾在長夜里痛哭過,但她卻很快走出了這一人生困境,她勇敢地面對自己的遭遇,理性地分析自己的處境,決定用寫作替代情緒的消耗。那段時間,她寫下了《理智與情感》《傲慢與偏見》等著作,成為全球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在《傲慢與偏見》一書里,她這樣寫道:“與往昔怨恨,是今時之陰影。”所以,她拋卻怨恨,直面人生,最終將苦難的經歷轉化成了財富。沉湎于個人悲歡,往往難以自拔;只有敢于直面苦難,才能走出人生困境。
駱以軍在散文《我愛羅》中講了一個故事:一個女孩,受了情傷,整日麻醉自己,過著每天在酒吧中等待天明的日子。一天,她又喝得爛醉,蹲在巷口吐得滿地都是,頹廢中,突然聽到一陣密集的腳步聲,抬頭望去,發現是一群人,正迎著朝陽跑步。“他們已經開始了今天的生活。”女孩長嘆道,“而我還留在昨夜。”
叔本華說過:“一切生命的本質都是苦惱。”人這一生中,誰都會遭遇苦惱,但我們不能一味在長夜里痛哭。否則,你就會被苦難吞噬,從而失去明天。唯有擺脫陰暗,追隨陽光,我們才會擁有全新的生活。“有時看起來你被生活選擇,其實你也在選擇生活。”馮驥才一語挑明了人生與生活之間的辯證關系,值得我們好好記取。
我們可能無法選擇自己的生活境遇,但可以選擇自己對待生活的態度,這就是,直面生活中的悲歡榮辱,做到“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如此,我們定能收獲充實、有益的人生。
指導教師? 王淦生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