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華
暑假的日子即將來臨,一些影視劇列在了度假單上?!渡倌昱伞防?,步入“精英中學”的林妙妙等人在聽語文老師講《逍遙游》,我初次讀到這篇課文時還是20年前。那時的夏天,初中的操場上懸掛著白色大幕布,夕陽灑在三層樓頂上,肥綠的毛毛蟲簌簌地從柳樹上滾落,我們搬個小板凳占著前排的好位置。《花季·雨季》里的謝欣然流利地背出了“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整整一段,讓我呆了。等到步入高中,我卻不知道深圳到底在哪里,只能把《記念劉和珍君》全文背誦下來。直到大學畢業后,才跟著堂哥去了南山區,那時,深圳大學周邊還只種著光禿禿的樹。
在礦山子弟學校里,我把《沁園春·長沙》背得滾瓜爛熟,里面有“鷹擊長空、魚翔淺底”的逍遙。高一課本里并沒有《逍遙游》,我是在課外讀物讀到“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幾句。一天,曉娟帶來了耳機,磁帶里唱著任賢齊的《任逍遙》:“英雄不怕出身太單薄,有志氣高那天也驕傲。”曉娟從吉安來,出場不凡,理著短發,穿著黑色西服,她的叔叔與她不是同姓,是我們學校的語文老師。曉娟插班到我們班的時候,我并不知道自己能和一個假小子打成一片。后來,曉娟去學了財會專業,給沉浸在文學經典中的我寄來了一封“練功鈔”,厚厚的一沓紙鈔,讓我聞不到銅臭味。
我給曉娟起了“螃蟹”的綽號,她果然在職場上橫行無礙,如今已在國稅系統工作13年,還去北海道吃過了大魚。只是她一直保持著單身貴族的狀態,在圍城之外逍遙。她的叔叔在我們上大學的第二年考上了研究生,在贛州山頂一家并不旋轉的餐廳請我吃了烤魚。我在曉娟口中是“鍋巴”,理想與現實的兩面都在文火中烤炙,我們都沒有“任逍遙”,只是身心的一部分在仰望幾萬里長空、遠眺三千里煙水的時候,會宛若大魚海棠,一剎那解凍。
鳳凰花朵的嘆息中包含著喜悅的心情,又是一屆年輕人畢業了,鐵樹一次次開花,命運卻絕不輪回。7年前,小京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績考入了北大,沒有就讀熱門專業,而是選擇了哲學,如今即將讀博士,回顧成長,他也覺得成長意味著忍痛割愛。融融的高考成績是614分,雙一流大學的大門正為她敞開,她在大部分的時光里都埋頭讀書。他們的高中時代就讀于小縣城,要面對一次次激烈的競爭。他們用奮斗的方式劃出了逍遙的天際線,在腳踏實地中仰望星空?!皻q月難得沉默,秋風厭倦漂泊”,胡歌的《逍遙嘆》唱出了90后的心聲,壯志難酬、知己難留時,唯有發出一聲“逍遙嘆”。胡歌在唱這首歌時,臉上還沒有刀刻的痕跡,那時的他也許還只是“李逍遙”。但經歷了車禍之后,他大量地讀書,讓自己沉淀下去,出演話劇,從而蛻變成了梅長蘇,實現了超越生死的“逍遙游”。
逍遙的風箏飄呀飄,我們追著風跑。五年來,我考博,想學術“逍遙”,未能如愿,如今想來也已經無憾。任逍遙是追求、努力的過程,不會徒留暗淡的底色。1年前,離開了2年的那所中學新修了一處噴泉,女生思妍兒問我應該給其中的一條小魚起個什么名字,沉思片刻,答以“任逍遙”。當張無忌的英文名被直譯為“whatever zhang”,任我行被意譯為“let me go”,希望有一條小魚可以音譯為“ren xiao yao”,它未必有鯤鵬志,在一方水域里遨游,不必隨波逐流,只要在逆流而上的時光里無悔此生。
賈樟柯的影片《任逍遙》里,小季和斌斌整日無所事事,以騎摩托車兜風為樂,他們的逍遙灰撲撲的,在喧囂中涌動著孤獨的潛流。世俗喧囂,何不在孤獨中逍遙?《倚天屠龍記》里光明左右使的名字湊成了“逍遙”,生活是一片江湖,楊逍、范遙兩人都曾“愛不能,求不得”,他們在亂世中能夠不違背初衷,也算是心靈上實現了逍遙。世界是怎樣,取決于我們如何看待,取決于我們的創造力。一位文學教授手書“舉世譽之而不加沮,舉世非之而不加勸”贈給學生。世間并無幾人能徹底實現“逍遙游”,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逍遙,升學、就業的成功與逍遙就像小數點后的約數,就像物理中的“測不準”,在生命這架天平中,放入時間、努力、忍耐、樂觀,方能稱出“任逍遙”的重量。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