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光
口腔潰瘍多因脾胃積熱,心火上炎,或素體陰虛,虛火上浮所致。復發性口腔潰瘍屬虛證,治療應以清熱瀉火、解毒斂瘡為主。采用自制二黃地骨皮炭治療,往往可獲得滿意療效。
具體方法:取黃柏20克,大黃、地骨皮各15克。將黃柏、大黃炒炭,地骨皮炒焦,共研細末,裝瓶備用。使用時取藥末適量撒于患處,每日2~3次,一般連用3~5日即可愈。
方中黃柏性味苦寒,具有清熱燥濕、清火殺菌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柏有治療瘡瘍、潰瘍的作用。黃柏在發揮抗菌解毒作用的同時尚可促進血管新生,迅速消除炎癥水腫,改善創面微循環,促進肉芽生長和加速傷口愈合。另外,黃柏能增強單核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力,從而使患者及早恢復健康。
大黃性味苦寒,有瀉熱毒、行瘀血、破積滯的作用,外用可斂瘡生肌。
地骨皮性味甘寒,有涼血退熱、滋陰降火的功效,善治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并能抑菌鎮痛、去腐生肌、促進創面愈合。我國古代醫家及民間郎中常將地骨皮外用治療瘡瘍。
三味中藥合用,共奏清熱瀉火、解毒斂瘡的功效,外用藥末直達患處,能促使潰瘍很快愈合。
值得注意的是,患者治療期間要保持口腔清潔衛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酒,應多吃新鮮蔬果及含鋅豐富的食物,如牡蠣、動物肝臟、瘦肉、蛋類、花生、核桃等。保持心情舒暢,勞逸結合,適當休息有利于潰瘍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