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霞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在老齡化背景下對社區智慧養老模式的服務過程提出智慧化管理。社區智慧養老服務作為目前社會發展的新興行業,具有較強的綜合性,涉及眾多專業領域。由于處在發展初期,服務過程的管理仍處于探索和試驗階段。因此,通過智慧化手段,建設服務過程智慧化管理模式,來實現其過程管理的高服務質量、高運行效率、高技術水平要求。
關鍵詞:社區智慧養老;服務過程;智慧化管理
隨著科技飛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傳統的養老服務已經無法完全滿足市場需求和老年人的需要。目前,中國養老服務發展正處在從“傳統人工養老”向“人工+智慧養老”逐步過渡的關鍵階段,智慧養老服務是自我養老、家庭養老、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異地養老等多種養老模式的助力器,其核心是將現代高科技手段融入滲透到諸多養老服務領域,有效彌補其他養老服務模式“做不到、做不好、不能做”的事情,在滿足老年人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調動老年人主觀能動性、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和效率、降低人力和時間成本、優化區域間養老服務資源配置、擴大多層次養老服務供給等方面均具有積極意義。
一、養老產業現狀分析
據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2.5億人,占總人口比重的17.9%。預測到2050年,中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達到4.8億人,占總人口比重的34.1%。隨著養老人口的持續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社會科技的進步發展,單一的國家福利已經難以滿足老年人生活多樣性的需求,多元化的養老模式應運而生,其中智慧養老模式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
養老工作主要是由民政部門主管,且涉及多個部門。以大連市最大的區甘井子區為例,通過對大連市甘井子區紅旗福利中心、大連市幸福養老公寓、大連市甘井子區敬愛之鄉養老院、大連市期頤老年公寓等7個養老院調查分析顯示:公辦養老院收費主要在500元~2300元,床位在60元~200元區間內波動,而民辦養老院在2000元以上居多,服務更為周到,但床位相對公辦機構較少。
二、社區智慧養老服務過程智慧化管理措施
(一)社區智慧養老基礎設施設備建設
1.引入社區智慧養老平臺
社區智慧養老模式的實現基于現有的養老服務平臺,由政府篩選并推出合適的平臺,圍繞平臺提供的各項服務,實現服務過程的智慧化管理。同時,為老人及參與服務的各主體提供與平臺對接的智能終端設備和開發相關的應用程序等。
2.安裝“一鍵式”智能按鈕
為實現養老需求與養老服務的有效對接,需要為住戶統一安裝“一鍵式”智能按鈕。老人可通過智能按鈕向平臺發送需求,平臺對需求信息進行智能識別后,為老人提供相應的服務,滿足其需求。
3.可穿戴設備及智能監測設備的引入
為獲取用于過程管理的相關信息,引入可穿戴設備及智能監測設備,如通過智能手環,實時監測老人的健康狀況、通過智能監測設備,對服務過程進行監管等。
(二)打造由政府主導的新型智慧養老服務模式
產業的主要運營方式是通過企業與政府的聯合為老年人提供生活上的保障,有針對性地對老年人進行服務。它以智慧孝老為理念基礎,以智慧居家養老作為核心業務,以政府云服務平臺為核心,深度貫徹黨的十九大相關精神,以遠程健康管理、咨詢管理、慢病檢測管理、機構平臺信息化服務等功能模塊,打造適合老年人,可應用性強(風險回避型)的智能養老體系。政府作為企業最有利的后盾,購買相關基建,提供政策支持,建設社會公益性質的養老服務平臺;養老服務企業提供服務,社區養老服務站完善事后監管,構建“老年終端+公共養老服務平臺+企業+社區養老服務站”產業鏈。
(三)拓展智慧養老產品購買渠道,提升老年人購買智慧產品的能力
一是針對老年人無處購買智慧養老產品的問題,建立適合老年人選購的線上產品和使用信息平臺,把產品信息展現給老年人,讓老年人自由選購;打通線下零售渠道,小型、基礎的智慧養老產品可以在連鎖藥店、器械專賣店等老年人比較認可和便于購買的正規渠道進行銷售。二是針對老年人對智慧生活的需求特點和趨勢,政府及相關部門可廣泛組織發動老年大學(學習點)、社區、學校、社會力量開展各類型的科學素養課程、培訓或講座,讓老年人了解當今科學技術發展的最新趨勢,以及科技發展帶來的新變化,智慧養老產品能為個人生活帶來的改變,還要引導更多老年人主動參與學習,教會他們如何佩戴使用智慧養老產品,如何在網上選購心儀的智慧養老產品,這不僅能讓更多老年人享有全方位的高質量服務,還能增強老年人與親朋、與外界交流的能力和自信心,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老年人信息獲取閉塞、對外溝通不暢和融入社會困難等問題,促進了代際和社會融合,有助于實現老年人與年輕人共享智慧成果的新局面。
(四)營造良好的智慧養老服務互助交流氛圍
充分發揮智慧養老服務人才團隊里心理咨詢專業的人才技能,定時向老人們送去必要的關懷,定期在平臺上組織文娛交友活動,促進老年人的溝通交流;還可以通過對生活上可以自理,有獨立社交能力的低齡老年人進行基礎的護理照料培訓,使其充實到養老服務中來,與高齡老年人之間有效互動,彼此照顧,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智慧養老專業護理人員不足的問題。
三、結語
在老齡化不斷加深的背景下,社區智慧養老模式必然會成為一種極具優勢的養老方式。在社區智慧養老實現的過程中,實現服務過程的智慧化管理能更好地服務于智慧養老模式的運行。在對服務過程的管理中,要切實利用好各項先進技術,結合高素質專業人才,在政府的引導下,實現社區智慧養老服務過程的智慧化管理。
參考文獻:
[1]康鍵,鄭兆紅,湯萬金.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及標準體系研究[J].世界標準化與質量管理,2018 (1):49-51.
[2]溫海紅,王怡歡.“互聯網+居家養老”服務平臺構建及其實現路徑[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 (6):138-145.
[3]睢黨臣,彭慶超.“互聯網+居家養老”:智慧居家養老服務模式[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7 (5):12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