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程
摘要:勞模精神是工業發展的精神動力,也是時代進步的文化力量,新時代工人隊伍的建設離不開勞模精神。因此,本文簡要介紹勞模精神的內容,并從三個層面給出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勞模先進的先樹、宣傳的具體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先進勞模;產業工人隊伍;模范宣傳
黨的十九大之后,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中都發表講話,強調全社會都應該尊敬勞動模范、弘揚勞模精神,讓誠實勞動、勤勉工作蔚然成風[1]。其中傳遞出的理念正是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重要理念,研究勞模先進的先樹和宣傳,能夠激勵更多勞動群眾參與到新時代的奮斗和建設中。
一、勞模精神的概述
在革命戰爭的時期,我國開始出現勞模精神,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勞模精神的具體內容得到了充實但也發生了變化,可無論怎樣變化,勞模精神始終包含艱苦創業和無私奉獻的精神,象征著一個時代的先進文化和人文精神,它反映的是中華民族在每個時代表現出來的價值取向和思想層次。
新中國自成立以來,在勞模身上可以看到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勇于拼搏的優秀品質,正是因為勞動模范表彰制度的形成,才讓勞模精神發揚光大,這項制度對艱苦奮斗的勞動模范者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勞模精神就是從模范者的三觀和精神風尚中提取出來的。具體地說,勞模精神包含為民族振興不斷奮斗的主人公精神;與時俱進、積極進取的創新精神;吃苦耐勞、艱苦創業的拼搏精神;不為名利、無私奉獻的犧牲精神;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勞模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工人階級先進性的集中體現[2]。
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已經步入嶄新的階段,工業的轉型勢在必行,但同時壓力重重。在這樣的情況下,新型工業的發展就需要積極融合中國多年累積的勞模精神,從中獲取力量,攻克難關。要在傳統工業的發展中找到精神來源,并不斷創新,提升效率,找到轉型的新途徑。要讓勞模精神成為工業生產的文化和精神力量,實現我國變為制造強國的偉大目標。
二、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勞模先進的先樹、宣傳的具體措施
(一)從勞模精神中汲取文化力量
從古至今,我國涌現了一批又一批勞模。例如,解放戰爭時期的吳運鐸,制造出了我國第一支步槍,在沒有科學儀器的輔助之下,他每年為戰爭前線生產60萬發子彈,同時,他還自主創新,研制出了槍榴彈,為戰爭提供了巨大的幫助。他曾說,只要他活著一天,就要為黨和人民奉獻一天;新中國成立初期,梁軍成為我國第一個使用機械墾荒的女性,加入北大荒的拓荒行列中,成為我國翻耕歷史上的耀眼明星,她的名字不被大眾熟知,但是她的形象永遠印在了第三套人民幣的一元紙幣上;新時代的大國工匠高鳳林,自技校畢業之后,就加入到火箭發動機焊接行列中,在工作的幾十年內,他一次又一次作為世界第一人克服了發動機噴管焊接技術中的難題,為嫦娥探月、載人航天等國家重點工程的順利實施作出了突出貢獻。中國雖然經歷過最貧窮、物資嚴重不足的時期,但是卻從不缺少勞模和勞模精神,一個個平凡的勞模,堅守崗位,默默無聞,在自己的行業內奉獻全部力量。
縱觀中國目前的工業制造,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大國工匠成為新時代的勞模,他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精益求精,靠著堅持不懈的鉆研精神,傳承和堅守著文化和精神的追求,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中國制造”。在工業產品中,無論是何種形式的產品,都體現著勞模精神,凝聚著厚重的文化內涵,這一點也是組成新時代工業文化的一部分。他們制定了產品規范、質量標準,在行業內樹立起了標桿,這是一種創新,也是一種堅守。最關鍵的是,勞模在工作中表現出來的工作態度和工作精神,已經成為新時代工人隊伍的模范。這些將是工業文化的精髓。因此,要想樹立先進勞動模范,就需要現在勞模精神中汲取文化力量。
(二)加大勞模精神的宣傳力度
無論是新中國成立前還是建國后,黨和政府都對勞模精神的宣傳高度重視,通過勞模的評選,肯定勞模作出的貢獻,并在全國范圍內積極宣傳偉大的勞模精神。最明顯的就是勞模的評選人數,截止至目前,由黨和國家授予的全國先進工作者和全國勞動模范已經有數萬人,并且評選勞模已經成為一種制度。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后,多次肯定和關心全國的勞動者,在2018年的春節團拜會中,曾發表講話,“奮斗者是精神最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總書記還引用馬克思的一句話,“歷史承認那些為共同目標勞動因而自己變得高尚的人是偉大人物;經常贊美那些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對辛苦工作的勞動者給予了肯定,并鼓勵新時期的工人隊伍應該有自己的自豪感和榮譽感。為加大勞模精神的宣傳,中央電視臺特別推出《大國工匠》的系列節目,向廣大受眾展示了一批堅守崗位的先進勞模,這些勞模的事跡得到了受眾們的強烈反響。此外,黨和政府也提出,要加強工業文化精神的新聞宣傳力度,要在全社會范圍內,弘揚勞模精神,充分調動精神具備的感染力,為新時代工人隊伍的建設提供堅實的精神力量。
(三)重視勞模精神的企業文化建設
勞模精神中有一項內容是以振興民族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每個勞動者都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企業管理者在建設企業文化時,就需要激發出員工內心深處的主人翁意識,調動員工積極向上的拼搏和奮斗精神,這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同時也是企業文化中最重要的核心內容。企業管理者需要定期開展學習會,了解勞模的先進事跡,學習勞模的偉大精神,要使員工主動向勞動模范看齊,時刻將國家和民族的振興當成自己的任務,要有遠大的理想和志向,胸懷天下,發揮自己作為國家主人的作用,將自己充足的責任感和工作熱情投入到日常的工作中,要在工作內容中發揮自己的價值,奉獻自己的力量。
企業在弘揚勞模精神時,要側重于勞模精神的愛崗敬業,吃苦耐勞。干一行就要愛一行。企業的管理者要以身作則,向新時代的大國工匠學習,要立足本職,不斷在自己的專業范圍內刻苦鉆研,積極進取,奮發向上。企業員工要有大局意識,識大體,并且敢于奉獻,當自身利益和社會利益發生沖突時,要使用正確的方法調整利益關系,將國家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前,將整體的利益放在個別的利益之前,將長遠的利益放在暫時的利益之前。企業的管理者要引導員工愛崗敬業,創造小崗位上的大價值。這些偉大的精神,既是企業文化的精神來源,也是我國實現工業強國的力量來源。
企業在宣傳企業文化時,要重視勞模精神中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進取精神,創新是時代進步動力的源泉,也是企業不斷發展的關鍵。而創新的主體,就是每一個企業的員工。如果企業沒有創新精神,其發展一眼望得到頭,如果國家沒有創新精神,發展進步將失去活力。因此,企業的文化中應該包含勇于創新的精神,要鼓勵員工不斷學習先進的技術,不斷充實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同時積極在自己的領域內創新。運用先進的科學知識和豐富的文化知識來當做自己的資本,要在企業競爭中不斷創新,推動企業乃至國家各行業的進步和發展。
(四)做好勞模的管理工作
做好勞模的管理工作對企業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企業的員工是企業創造價值的主體,也是企業的主人公。他們代表著企業的活力,為企業的創造性提供源源不斷的活力。勞模本身就是各行各業中的模范,他們在普通的職工群眾中出生,也在普通的職工群眾中成長。因此,要想做好企業的勞模宣傳,就需要做好勞模的管理工作,通過勞模的先進事跡激勵更多普通的員工向其靠攏,及時將勞模創造出的先進生產經驗傳遞給企業的員工,激發出員工的積極性,為企業的發展創造動力。企業可以建立規范的勞模推選獎勵機制和勞模交流機制,公開、透明的將員工公認的勞動模范推選出來,并讓勞模主動接受其余員工的監督。同時,定期開展勞模交流會,讓勞模精神在企業內部傳遞,真正發揮勞模的示范引領作用。
三、結論
勞模精神是一種偉大的精神動力,也是一種先進的文化追求,無論是黨和國家,還是全體社會成員,都要重視勞模精神的宣傳和充實,積極樹立時代典范,宣傳勞模精神,組建新時代的工人隊伍,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推動國家的工業轉型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新哲.弘揚勞模精神 引領工業文化[J].廣西節能,2017 (04):11-12.
[2]趙亮亮.關于進一步做好勞模管理服務工作的研究與思考[J].北京市工會干部學院學報,2017,32 (03):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