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娟
摘 要 剪力墻結構不僅有很強的剛度,在水平荷載作用下不會產生過大的變形,整體性較好。在高層建筑工程中普遍采用,其優化設計對建筑工程技術合理、經濟效益等有著重要的意義。剪力墻優化設計需要設計人員結合實際項目情況,與各專業協調配合,滿足各方功能要求等諸多要素,經反復推敲比較,完成一個安全適用、經濟合理的優化結構布置方案。
關鍵詞 高層建筑;剪力墻結構;優化設計
引言
城市人口的不斷遞增,高層建筑已儼然成為城市建設發展的趨勢,剪力墻結構因其橫向剛度大,豎向和水平承載力能力大而被廣泛應用。其優化設計對整個建筑工程的抗震性和經濟性有重要的意義。大部分項目都存在優化設計空間,結構優化設計是通過調整結構布置,提高結構性能,使其更加經濟合理,同時降低工程造價,滿足業主方要求。優化后間接縮短了施工工期,節約有效資源,保護自然環境。
1剪力墻結構的優化設計原則
剪力墻結構設計優化的基礎是結構概念設計,優化的措施是合理的布置墻體,優化的目的是產生較好的技術經濟指標。結構優化設計的前提是設計人員應在方案階段就要介入,對建筑方案在結構概念設計方面進行合理判斷,加強與建筑師以及業主溝通,結合地區、場地條件等信息,使建筑方案在最大程度上滿足結構設計,符合相關規范的規定,同時滿足建筑的各項使用功能和業主的要求。剪力墻優化設計需要設計人員考慮諸多設計要素,設計人員與工程負責人應先實地考察項目現場,與業主多溝通,各專業間互相協調配合,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進行結構概念設計,選擇合理的設計方案確定剪力墻使用的數量、位置等,結合軟件加以計算,并對數據結果進行細致研究,確保結構體系滿足抗震性、安全合理性以及經濟性[1]。
剪力墻結構主要應用于住宅、公寓和旅館。在低層的建筑中,其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荷載內力以及位移要相對較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計。然而隨著建筑物不斷增高,其所承受的位移也在逐漸加大,其次彎矩對建筑的影響也在不斷增大,高層結構不僅要承受結構自身的重力荷載,對水平位移以及地震也必須要有較好的防御性,結構需要保證承載能力并將側向變形控制在規范要求之內。 剪力墻結構由于平面外承載力和剛度相對較小,應控制平面外的彎矩,采取相應的措施保證平面外的穩定性。在滿足周期比、位移比、最大層間位移角等各項指標的前提下確定剪力墻的墻體布置,使剪力墻的抗側剛度得到充分的發揮,同時也考慮軸壓比、穩定性和相關構造要求,讓優化設計更加全面。
2剪力墻結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很多項目方案階段僅建筑單專業完成,建筑師追求立面,造型等效果,加上對結構、設備等專業知識欠缺,在整體的布置上會有不合理處。方案確定進入施工圖階段,各專業加入,互提各方功能要求,此時,結構設計人員對項目優化調整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合理的結構方案,為了達到國家現行規范要求,額外增加的構件會直接影響項目的工程造價。因此,結構及設備等專業要將設計工作提前,方案階段積極參與,各專業在方案階段提出相關功能要求,使結構設計人員將建筑物各方面的要求考慮到設計環節中,優化結構布置方案,使方案更合理化,也為后期施工圖的開展提供了便利,使各項功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3剪力墻結構設計的優化措施
3.1 制定合理的剪力墻結構設計方案
設計人員應根據結構概念設計適當增加剪力墻外部剛度,相對地削弱內部剛度;盡量使縱橫兩個方向布置剪力墻協調一致,使兩個主軸受力方向的抗側剛度接近。在豎直方向上要做到從下往上連續布置,有效避免發生剛度的突變情況。規則、簡單的墻肢截面設計,可以使高層建筑的受力更加均衡,保證應力分布的均勻和規則,從而增強剪力墻的整體受力抗壓能力。剪力系數的調整要以總體的剪力墻設計方案為基礎,減少高層建筑中剪力墻的實際布置面積,從而確保結構在側向剛度上能夠滿足高層建筑的要求,進而使樓層的剪力系數與規范的數值相接近,以減輕建筑剪力墻本身在結構上的自重,從而減小高層建筑因地震而受到的損害。
3.2 進行合理的成本控制
剪力墻結構在設計優化過程中,需要結合經濟合理性進行目標的設置。相對來說,剪力墻的剛度越大,所需的成本就會越高,對此,設計人員需在確保剪力墻安全性的前提下,對剛度與剪力墻的數量有合理的把握,以免造成額外的成本支出。加強建筑材料的合理應用、避免浪費能夠對建筑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在剪力墻結構設計中應減少短肢墻與小肢墻的采用。在高層建筑的整體結構體系中,除了必要的門窗洞以外,還需要進行結構洞的設計,因此在剪力墻設計時,盡量選擇長墻,減少結構洞的數量,降低建造所需的成本。
3.3 剪力墻平面布置
剪力墻基本設置原則均勻、分散、對稱和周邊布置,同時盡量使側向剛度沿豎向宜均勻變化,盡量避免結構轉角位置無豎向構件。剪力墻布置在結構外圈周圍,提供較好的側向剛度,減小結構的位移,同時提供較好的抗扭轉剛度。內部剪力墻布置的原則是能減則減,盡量做到均勻布置,讓梁布置更合理,傳力簡潔,內部剪力墻太多,對結構扭轉計算不利。墻體豎向布置應上下層連續布置,避免剛度突變,造成對結構抗震不利。墻的形狀要簡單,優先選用L型、T型,少用一字墻,少布短肢墻,盡量對稱布置,要盡量保證樓層質心和剛心基本重合。布置剪力墻過程中,要注意對地下室車道位置有無影響,盡量避免轉換。梁的設置原則為可設可不設的不設,減少梁數。
為了保證剪力墻在整體上的穩定性,應對剪力墻外平面的彎矩進行適當控制,在外平面同墻肢的連接時一定要對其進行加固,以免梁端的彎矩對墻體造成不利影響。充分考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對剪力墻的位置進行合理的選擇,應盡量選擇平面形狀較大的區域,如樓梯間、電梯間等位置。為確保剪力墻作用的發揮,注意墻體與墻體之間距離的把控。同時,應沿著主軸的方向對剪力墻進行針對性的設置,從而有效發揮出剪力墻的抗震效果。
4結束語
隨著高層建筑的發展,剪力墻結構在高層住宅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裝配式剪力墻結構在建筑行業廣泛推行,產業化已成發展趨勢,剪力墻結構的優化布置變得更為必要,剪力墻結構的優化調整,在設計上必須采用科學合理的措施,結合實際項目,完善結構設計,從而確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合理性以及經濟性。
參考文獻
[1] 楊現東.高層建筑剪力墻結構優化設計研究[J].四川建材,2016,(0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