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針對建筑框架結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綜合研究,并結合具體的建筑工程實例,簡要介紹了妥善解決建筑框架結構設計問題的重要性,提出良好的優化策略,保證建筑框架結構設計方案得到更好實施,減少建筑結構失穩現象的發生,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一定的幫助與參考。
關鍵詞 建筑工程;框架結構;失穩現象
建筑框架結構可以實現規模化施工目標,而且其施工成本比較低,屬于一種比較常見的建筑結構形式。建筑框架結構的承重能力比較強,空間布置較為靈活。為了保證建筑框架結構得到更好運用,做好相應的設計工作特別關鍵。鑒于此,本文重點分析建筑框架結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和優化對策。
1提升建筑框架結構設計水平的重要價值研究
第一,建筑框架結構設計質量的提升,能夠增強建筑框架結構的穩定性,防止建筑框架結構出現失穩現象。
第二,從居民角度來分析,建筑框架結構設計水平的提高,能夠為居民提供一個更為舒適、安全的居住空間,進一步滿足居民的居住需求。
2建筑結構優化設計原則
(1)剛柔并濟優化設計原則。由于科學技術的持續進步,各種新型的建筑材料越來越多,對于設計人員來講,在保證建筑整體結構安全性的基礎之上,對建筑結構設計方案進行全面優化,針對剛化的建筑物進行柔化設計,保證各項材料的使用性能得到充分發揮。
(2)節能環保優化設計原則。現階段,人們越來越關注建筑工程的綠色節能環保問題,在建筑結構優化設計環節,通過遵守節能環保設計原則,做好生態設計工作,能夠推動我國建筑行業朝著綠色節能方向發展。
(3)功能性優化設計原則。對于建筑框架結構優化設計人員來講,在實際設計工作之中,要全面發揮出建筑框架結構的使用功能,保證建筑結構更加完整。例如,在某建筑框架結構優化設計環節,設計人員通過遵守功能性優化設計原則,能夠保證建筑框架結構更加穩定、可靠,提高了建筑框架結構的承載能力,使得建筑的多功能性得到全面體現。
(4)減少工程結構造價優化設計原則。在對建筑框架結構進行優化設計時,設計人員要遵守經濟性設計原則,在保證建筑結構安全性與可靠性的同時,提升建筑產品的經濟效益。
3建筑框架結構的設計問題與優化策略分析
3.1 計算模型不合理
條形基礎在建筑工程當中應用較多,設計人員需要準確計算條形基礎寬度,但是,在具體的計算環節,由于設計人員選用的力學模型不合理,缺乏綜合性考慮,影響計算結果的精確性,降低建筑框架結構的安全性能。例如,在該建筑框架結構設計環節,因為墻體發生應力集中現象,此應力會經過條形基礎,直接傳遞到地基當中,若條形基礎寬度不合理,特別容易出現建筑失穩現象。
現階段,建筑行業當中的大部分軟件,均需要對梁、柱進行受力分析,但是,在實際的建筑框架結構當中,部分梁柱的截面尺寸不一致,梁柱出現相交,分不出主次結構。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設計人員運用的分析軟件不合理。
為了保證建筑框架結構設計計算模型更加合理,設計人員要科學選擇分析軟件,在此建筑框架結構設計環節,設計人員可以采用ABAOUS有限元分析軟件進行結構分析,此項分析軟件的科學運用,能夠保證建筑框架結構設計中比較復雜的問題得到更好解決,該軟件具有較強的非線性計算能力。與ABAOUS有限元分析軟件不同,PEPFORM-3D有限元分析軟件,則能夠對建筑框架結構重力二階效應進行準確的計算,而且具備建模功能,利用纖維截面,模擬建筑框架結構中的梁、柱[1]。
另外,建筑框架結構設計人員也可以采用SATWE分析軟件,模擬建筑框架結構當中的梁與柱,也能夠模擬建筑剪力墻受力狀態。對于建筑框架結構設計人員來講,在框架結構設計環節,要根據框架結構特征,科學選擇分析軟件,保證建筑框架結構設計方案更加科學,降低建筑框架結構失穩現象的發生概率。
3.2 抗震設計問題
在建筑框架結構設計環節,做好抗震設計工作特別關鍵,特別是在地震高發區域。例如,在我國西南地區,建筑框架設計人員通過不斷加強抗震設計,能夠保證建筑框架結構更加安全、可靠,減小地震對建筑工程產生的影響。但是,在部分建筑工程當中,框架結構設計人員對抗震結構設計問題缺乏重視,一旦出現地震災害,建筑結構特別容易發生失穩現象。
為了更好地提高建筑框架結構的抗震性能,建筑框架結構設計人員在具體設計工作之中,要選擇合理的計算參數,結合該地區的地震區劃分狀況,明確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值,并加強建筑框架結構抗震設計,保證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得到更好提升。如果建筑框架結構中有填充墻,設計人員計算的框架結構剛度會超出理論計算值,地震作用效應比較小,降低建筑框架結構的安全性能。為了防止此類問題的出現,設計人員需要科學選擇建筑框架結構周期折減系數。
3.3 配筋設計問題
建筑框架結構配筋設計不合理,會降低建筑工程的穩定性。在此建筑工程項目之中,因為建筑高度比較大,建筑結構頂部承受比較大的風荷載,若屋面荷載傳遞到邊柱軸向總力比樓層邊柱總力小,會增加柱頂部偏心力,故設計人員需要適當增加高層建筑頂層邊柱配筋[2]。
在進行大跨度柱網框架結構設計工作時,設計人員要結合建筑樓梯間部位框架柱和平臺梁間的連接情況,進行科學的配筋設計,如果建筑樓梯間部位出現短柱現象,會降低樓梯間結構的安全性。因此,建筑框架結構設計人員在進行配筋設計時,要加強短柱設計,并適當加密短柱箍筋,保證建筑框架結構更為可靠。設計者還要遵守相關規范標準要求,合理控制建筑框架節點部位的箍筋率,建筑底層柱箍筋加密區范圍不能夠超過三分之一框架柱凈高。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建筑框架結構的設計問題與優化策略進行有效分析,例如計算模型不合理、抗震設計問題、配筋設計問題等等,提出良好的優化策略,能夠保證建筑框架結構設計更加合理,提高該建筑框架結構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參考文獻
[1] 周暉.以異型柱框架為例淺淡房屋建筑結構設計優化技術應用[J].綠色環保建材,2019,(05):72,75.
[2] 張百振.多層鋼結構模塊與鋼框架復合建筑結構設計與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8,(30):93-94.
作者簡介
王輝(1986-),學歷:本科,工程師,現就職單位:湘潭市規劃建筑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研究方向:建筑結構設計。